县直二小 姬利艳
童年,在每个人的脑海里,都是美好的,无忧无虑的,充满想象的多彩世界。可高尔基的童年却是灰黑的,苦难的,是命运多舛 的。
《童年》是高尔基自传体三部曲的第一部,这部作品是以作者自身童年经历为素材。小说书中再现了19世纪70年代俄国人民生活的社会环境,小主人公阿廖沙与父亲逝世后在外祖父家度过的艰辛岁月。这里根本没有一点家庭温暖,弱肉强食,尔虞我诈,为争夺财产而争吵打架,是这个小市民家庭司空见惯的事。只有外祖母真正关心与爱护阿廖沙,是他童年时代惟一的保护人。外祖母讲述的优美的童话故事和民间歌谣,不仅培育了阿廖沙对民间文学的热爱,而且使他产生了对正义事业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童年反映了具有希望的俄罗斯国民人性中的弱点,鞭挞小市民的卑鄙灵魂。在这部作品中,作者以凝练质朴的笔法,揭示出血淋淋的生活画面,并进行深邃的哲理思考,充满着深切的忧患意识,为读者塑造出一系列在艰难困苦中,仍坚持理想不同流合污的新人形象。其中主人公阿廖沙就是这一代新人的典型代表,这无疑为童年这部冷峻的现实主义作品,抹上了乐观主义精神的色彩。
本部小说中景物的描写很到位,几乎所有状写到的景物都会与要发生的事相契合。比如:早春。如嫩绿的草尖,刚吐芽,绽蕾的苹果树,泛绿的青苔,欢叫的小鸟,新鲜芳香的空气,以及被雪压断的枯黄蒿草等,均只有早春才能看得到的。可令人不解的是作者却仍称“没有春天的迹象”。预示着彼得大叔不幸的到来。
文中的主人公阿廖沙虽然生活不幸,生活在苦难中,但是他不屈从黑暗势力,追求光明,刻苦自学,探索革命真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