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才储
探索自我的挑战

探索自我的挑战

作者: 思维磨坊 | 来源:发表于2016-03-16 13:25 被阅读133次

    本文目录

    【前言】

    【一、我与测评的故事】

    【二、常见测评方式介绍】

    【三、测评资源】

    【四、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前言】


    “人总是去控制自己意识到的,却被自己意识不到的控制着。”

    这是我接触很多经典知识时产生的震撼感受。

    有些规律,你不知道它们,它们却支配着你的一生。

    性格测评应该算是这些规律中的一种。

    最近有很多年轻的90后朋友,问到我测评的知识,也引发了我的思考。

    真实自我究竟是什么样的,是终极一生都需要去追求答案的问题。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逐渐找到真我的力量。

    科学的性格测评,会帮助我们尽量客观的认识自己。

    下面就分享一些把我自己的使用心得,同时也会整理一些测评资源。

    需要强调的是,任何性格测评,都需要与你自身的真实处境和内心感受做对比,这涉及到心理学知识,在这里不展开。

    【一、我与性格测评的故事】

    接触性格测评,又可以追溯到遥远的大学时代。(为什么我要说又)

    那时候读到《哲学与人生》这本书,里面提到了荷兰哲学家克尔凯郭尔的"人生三绝望"理论:

    第一重绝望:不知道有自我。

    第二重绝望:不愿意有自我。

    第三重绝望:不能够有自我。

    这一段非常精彩,我以后会发布在原文内容。

    总之我看到了这三重绝望的说法,突然间对自己有了直觉般的认识:

    我要走的路,就是探索自我发展的道路。

    那种感觉,如同在浓云密布的天空,忽然云层翻滚,露出一道空隙,金色的阳光从缝隙中照射而下,照亮黑暗的心灵。

    那道光芒转瞬即逝,浓云复又覆盖天空。但那一刹那的“高峰体验”,足以让人追随终身。

    及至后来,花了5个月看了20本书,跨专业考上中文系;转换职业,进入培训和咨询行业;学习生涯规划和知识管理,不断去追求更好的状态。无一不是肇始于那次自我的刹那觉醒。

    探索自我,并不一定能带来巨大的财富,到今天,我依然在奋斗的路上。

    但是,现在我做的事业,我的做人方式,我所结交的圈子,会让我有一种心安、充实的感觉。

    从这个角度,也许追求自我,源于对安全感的焦虑,而安全感,只有真实的自我能够自给自足。

    作为在这个过程上的跋涉者,我分享3点个人认为非常重要的原则:

    1、探索自我是一个漫长的过程,不要有一劳永逸、一蹴而就的想法。

    2、探索自我并不能100%引导你到达你想要的的那个结果。

    3、探索自我是需要付出代价的。

    最常见的是放弃一些常规思路下的名利地位,这个代价要么自己承受,要么多半是自己的父母、亲人承受。

    但长期来看,你越来越对生活感兴趣、激情充沛过好每一天,创造出很好的结果,又会带来新的职业发展机会。

    【二、常见测评方式介绍】

    1、MBTI测评

    MBTI测评结果表

    以上是我的MBTI类型(弱点全部暴露了o(╯□╰)o),简单说,MBTI测评的角度如下:

    A 我们与世界相互作用的方式:

    外向型(E,Extroverts),偏向专注于外在的人和事,倾向将能量往外释放。

    内向型(I,Introverts),则专注于自己的思想、想法及印象,倾向将能量流往内。

    B 我们获取信息的主要方式

    感觉型(S,Sensing),喜欢着眼于当前事物,惯于先使用五感来感受世界。

    直觉型(N,Intuition),则着眼未来,着重可能性及预感,从潜意识及事物间的关联来理解世界。

    C 我们的决策方式

    情感型(F,Feeling),偏好使用价值观及自我中心的主观评价来作决定。

    思考型(T,Thinking),则偏好用“是-非”及“如果...就”的逻辑来作分析结果及影响,或者作决定。

    可以说成思考型使用头脑来作决定,而情感型则用内心来作决定。

    D 我们的做事方式、处世态度及生活模式

    判断型(J,Judging),倾向于井然有序及有组织的生活,而且喜欢安顿一切事物。

    知觉型(P,Perceiving),则倾向于自然发生及弹性的生活,对任何意见都抱开放态度。

    4个维度,每个维度有2个选项,共有16种组合。

    如前图所示,我的组合类型是INFP,从类型到每一项的分值,个人认为还是相当准的,这其中的故事,后面有时间再写文章分享。

    2、DISC测评

    DISC的是从四个维度去分析人的性格,分析图如下:

    DISC测评维度:

    纵轴,从关注事(理性)还是关注人(感性)去区分。

    横轴,从处世方式是直接(外向)还是间接(内向)去区分。

    四个象限对应不同的人格类型:

    支配型(Dominance)任务导向,比较主动

    爱冒险的、有竞争力的、大胆的、直接的、果断的、创新的坚持不懈的、问题解决者、自我激励者。

    影响型(Influence)人际导向,比较主动

    有魅力的、自信的、有说服力的、热情的、鼓舞人心的、乐观的、令人信服的、受欢迎的、好交际的、可信赖的。

    稳定型(Steadiness)人际导向,比较被动

    友善的、亲切的、好的倾听者、有耐心的、放松的、热诚的、稳定的、团队合作者、善解人意的、稳健的

    服从性(Compliance)任务导向,比较被动

    准确的、有分析力的、谨慎的、谦恭的、圆滑的、善于发现事实、高标准、成熟的、有耐心的、严谨的。

    进行DISC测评,得到的是如下图的一张分数表:

    DISC测评表

    也就是说,每个人的性格中,都有D、I、S、C存在,只是数量不同。

    我是SC型(又暴露我的弱点-_-!),也是比较准的。

    关于DISC的课题,国内讲的通俗易懂的是李海峰老师的书,大家可以自行查看。

    这个测评理论带给我启发最大的一点是:

    你是什么性格类型不重要,重要的是在对应的场合激发出对应的特质。

    比如,SC类型的我,在面对数百人的培训场合时,就必须要爆发出大D的特质。

    3、盖洛普优势测量器

    这种测评是去分析大量的优势人士的性格,从中归纳出34种优势:

    成就、行动、适应、分析、统筹、信仰、统率、沟通、

    竞争、关联、公平、回顾、审慎、伯乐、纪律、体谅、

    专注、前瞻、和谐、理念、包容、个别、搜集、思维、

    学习、完美、积极、交往、责任、排难、自信、追求、

    战略、取悦

    然后通过测评,从34种优势里确定测试者具有的5大优势。

    我是通过购买《盖洛普优势识别器2.0》这本书,拿到序列号,登录官网进行测量的。

    这本书没啥含金量,就是38种优势的罗列和解释。关键的是测评报告,其中有自己所属五大优势的详解。

    测量显示我的五大优势按得分排序:

    1、思维

    2、和谐

    3、学习

    4、搜集

    5、体谅

    我的公众号“思维磨坊”,取名就来自于这个测评里的建议,摘录原文如下:

    优势:思维

    考虑开始或接续对哲学、文学或心理学的研究。 您总是对能激发您思考的科目充满兴趣。

    用日志和日记记录您的想法。 这些想法好比您思想磨坊中的谷物,从中会产生有价值的见解。

    有意识地与您认为的“思想家”建立联系。他们为您树立榜样,使您专注于独立思考。

    安排思维活动时间;这将激发您的能量。 利用这些时间来沉思和自省。

    花些时间写作。 写作可能是您理清思路和归纳想法的最佳途径。

    同样,我认为这五大优势比较符合我的现状。

    譬如,如你所见,我写文章都会注重逻辑性,这一部分是天性使然,一部分是经历了高正+大学7年的系统理工科教育。

    4、霍兰德职业倾向

    霍兰德测评是把人的职业兴趣分6个维度,得分最高的三个维度组成人的职业兴趣倾向。

    S 社会型

    喜欢与人交往、不断结交新的朋友、善言谈、愿意教导别人。

    关心社会问题、渴望发挥自己的社会作用。

    寻求广泛的人际关系,比较看重社会义务和社会道德。

    E 企业型

    追求权力、权威和物质财富,具有领导才能。

    喜欢竞争、敢冒风险、有野心、抱负。为人务实。

    习惯以利益得失,权利、地位、金钱等来衡量做事的价值。

    做事有较强的目的性。

    C 常规型

    尊重权威和规章制度,喜欢按计划办事。

    细心、有条理,习惯接受他人的指挥和领导,自己不谋求领导职务。

    喜欢关注实际和细节情况,通常较为谨慎和保守。

    缺乏创造性,不喜欢冒险和竞争,富有自我牺牲精神。

    R 实际型

    愿意使用工具从事操作性工作,动手能力强.

    做事手脚灵活,动作协调。

    偏好于具体任务,不善言辞,做事保守,较为谦虚。

    缺乏社交能力,通常喜欢独立做事。

    I 研究型

    思想家而非实干家,抽象思维能力强,求知欲强,肯动脑,善思考,不愿动手。

    喜欢独立的和富有创造性的工作。知识渊博,有学识才能,不善于领导他人。

    考虑问题理性,做事喜欢精确,喜欢逻辑分析和推理,不断探讨未知的领域。

    A 艺术型

    有创造力,乐于创造新颖、与众不同的成果,渴望表现自己的个性,实现自身的价值。

    做事理想化,追求完美,不重实际。

    具有一定的艺术才能和个性。

    善于表达、怀旧、心态较为复杂。

    我的测评结果是ASR,关于这一点,我是比较认可的,在《我该学什么——职场人士如何确定自己的学习主题》这篇文章中,也提到过。

    【三、测评资源】


    谈到测评资源,我想郑重分享一个感受,那就是:

    免费的是最贵的,付费的是最便宜的。

    1、免费资源

    免费测评,我只推荐一家知根知底的:新精英生涯测评

    2、付费资源

    如果你是大学生或者毕业不久:

    那就赶紧登陆学校的就业官网,看看有没有购买测评服务。

    一般规模大一点的高效现在都已经与专业的职业测评机构合作。

    我读书的时候做的是北森的测评,非常专业,但北森没有针对个人用户的产品线。

    如果你是在职人士,那么我推荐这家:才储

    这也是我找了很久,觉得各方面比较靠谱的一家。

    自己购买初级测评,是5元一个名额,还算公道。

    高级测评是33.3元一个名额,价格略贵。

    【四、其他需要注意的问题】

    1、测评究竟准不准

    有很多人批判这类测评通过简单的提问来判断人性,非常不准确。

    我个人觉得可以用“概率”这个数学概念来回答这个问题:

    这张图,如果是理工科、做过实验数据分析的朋友会比较熟悉。

    圆圈代表不同的测评结果,桃心代表真实的自我。

    简单说,这些测评结果都有一定概率落在你的真实自我范围里。

    它们会勾勒出一个范围,让你有个大致的参考方向。

    它们会提示你不断接近真实的自我,但永远不会抵达。

    (据说只有耶稣、孔子、佛陀这类圣人能抵达。)

    最终,在某一刻,你会轻轻对自己说:

    嗯,我就是这样子的一个人。


    2、一些实用的小建议

    每一种类型都有自己的理论体系和使用规则,使用前认真阅读

    做完测评后,想要真正理解测评结果,比较可行的是花半年到1年时间,观察自己的言行,看看测评结果是否有误。

    同时,测评结果中会有各种建议,长期践行这些建议,看看是否有收获。

    另外,你的自我变化没那么快,同一类测评2年左右做一次就可以了。

    3、给自己留点悬念

    我只列举了4种常见测评类型,像比较流行的九型人格等类型就没有放进去。

    因为我想给自己留一些悬念,前面四个测评结果,就够我花好几年的时间去反复揣摩、实践了。

    一辈子很长,何必那么心急,要去知道所有答案。

    4、你才是自己的老大

    测评虽好,也要慎用,你的自我感觉和判断才是最重要的。

    我们的父辈没有测评的概念,也取得了很多成就,因为他们在勇于实践,没有过多的患得患失,在实践中,去完成了对自我的探索。

    以上就是我从自己测评和成长经历中总结的一些信息。

    管中窥豹,难免挂一漏万,读者中如果有行家比较了解人才测评,欢迎指点不足,共同探讨。

                                                                   ··· END ···

    附录:本文主要参考资料

    网站:

    维基百科,MBTI条目。

    MBA智库,DISC条目、霍兰德职业倾向条目。

    书籍:

    《盖洛普优势识别器2.0》、《哲学与人生》、《DISCover自我探索》。

    写作是件艰难的事,你的鼓励是让我继续写下去的动力。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探索自我的挑战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bql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