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昨日是立春,但是昨晚一个话题印发讨论,所以来聊聊立春。
我们都知道立春是二十四节气之首,所以我们都以为立春是农历的日子,但昨天突然发现立春原来是用公历来计算,就算清明是用公历4月5日一样,就一下子勾起了好奇。
中国的二十四节气是如何和公历建立联系的?
看到网上有个说法,公式解读:年数的后2位乘0.2422加3.87取整数减闰年数。21世纪C值=3.87,22世纪C值=4.15。即Y=年数的后两位,D=0.2422。 举例说明:2058年立春日期的计算步骤[58×.0.2422+3.87]-[(58-1)/4]=17-14=3,则2月3日立春。
虽然不懂,但觉明厉。哈哈,继续学习。
也有通俗的说法,节气代表的是地球与太阳的位置关系,而农历(夏历)的某月某一天代表的是地球与月球的位置关系。节日是表现季节变化的标志,是根据地球绕太阳公转或者说太阳直射点变化的周期来制定,这个周期是阳历的周期,公历与这个周日更为贴近。历法规定立春是太阳位于黄经315°的时刻,这一时刻一般会落在公历的2月3-5日之间。
就这样,居然扫清了一个盲点,看来还是得多学习。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