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的华人圈里人才云集,疫情期间活动精彩纷呈,层出不穷,大家相聚在云端,足不出户,尽享精神大餐。今天由画家李芒带领大家进入莫奈的“印象”视界。大家也热情高涨,500人的微信群瞬间爆满,微信讲座及讨论长达4个小时之久。
李芒出身艺术世家,3岁就在同为画家和出版人的父亲李皓的熏陶下迈出了他艺术之旅的第一步。上个世纪70年代末李芒考上了人才济济的鲁美附中,198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他是班上年龄最小的,也是最勤奋的。正是这份勤奋让他在上学期间(19岁)就出版了由狄更斯的名著《双城记》改编的连环画,1988年他的连环画《西游记》获得了全国连环画的一等奖。他同时酷爱文学、古典音乐与歌剧艺术,这些修养为他的绘画增添了底蕴。
他在西藏的天葬台上初见逝去轮回的荡气回肠
他在爱琴海上看尽日出日落
他在土耳其卡帕多奇亚热气球上俯瞰大地苍生
他在南美巴西里约热内卢千里沙滩观海听浪
他在南非写生途中险遭暴徒劫杀
他在戈兰高地的炮弹威胁中执著创作
他在世界各大宗教国家自由穿梭
去感知不同的信仰
他坚持以写生的方式细腻审视和高度概括旖旎景致带来的魔力……
先随李芒老师的视野了解法国文艺复兴时期的部分画家及其作品
如果说文艺复兴运动是近代绘画的开端,确立了科学的素描造型体系,把明暗、透视、解剖等知识科学地运用到造型艺术之中;那么印象派则是现代绘画的起点,它完成了绘画中色彩造型的变革,将光与色的科学观念引入到绘画之中,革新了传统固有色观念,创立了以光源色和环境色为核心的现代写生色彩学。其中,以德拉克洛瓦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可以说是第一次革命浪潮,以库尔贝为代表的现实主义可以成为第二次革命浪潮,以马内、莫内、窦加等人为代表的印象主义运动则可称为第三次革命浪潮。
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Jean Auguste Dominique Ingres,1780年8月29日-1867年1月14日)
法国画家,新古典主义画派的最后一位领导人,他代表着保守的学院派,与当时新兴的浪漫主义画派对立。他的画风线条工整,轮廓确切,色彩明晰,构图严谨。
《瓦平松的浴女 》(1808年 现藏于法国巴黎卢浮宫)
《静坐的墨瓦特雪夫人》(1856年,现收藏于英国国家美术馆)
斐迪南·维克多·欧根·德拉克洛瓦(Eugène Delacroix,1798年4月26日一1863年8月19日)
法国著名画家,浪漫主义画派的典型代表。善于运用色彩,造型技巧可同提香或鲁本斯相媲美,作品富于表现力,和谐统一。
《领导民众的自由女神》 "La Liberté guidant le peuple"(1830年 卢浮宫美术馆所藏)
为纪念1830年法国七月革命而创作的一幅油画。画面的主体为一个戴着弗里吉亚无边便帽(Phrygian cap)的年轻女性,她的右手高高举起,手中握着的是一面红色、白色、蓝色三色相间的三色旗。她即是克拉拉·莱辛,又象征着自由女神。
《阿尔及尔的女人》 "Femmes d'Alger dans leur appartement"(1834年、卢浮宫美术馆所藏)
《希俄斯大屠杀的场景》描绘了1822年土耳其侵略军在希阿岛大肆屠杀手无寸铁的希腊平民的情景
《肖邦》(1838)
居斯塔夫·库尔贝(Gustave Courbet,1819-1877)
法国画家,现实主义美术的代表。自幼天赋聪颖、相貌出众,既高傲自大、自命不凡,又热情奔放、慷慨大方,从中学时代就成为同龄朋友们心悦诚服的领袖。他在1866年所画的《世界的起源》,因为超写实地描画了女性躯干、胸、大腿和性器,被称为艺术史上最具争议性的画作,包括西方艺术史论家在内的人,一致认为这幅画过于粗俗。以至于直到1955年,在这幅画问世125年后,才首次在巴黎奥赛博物馆公开展出。
巴比松画派(法语:École de Barbizon)是1830年到1840年在法国兴起的乡村风景画派。因该画派的主要画家都住在巴黎南郊约50公里的枫丹白露森林(Fontainebleau Forest)附近的巴比松村而命名。巴比松派的主要画家是强调科学风景画法,其作品使世人被乡村中的优雅感动。其中的佼佼者就有诗人风景画家柯罗(J.B.C.Corot )、科学风景画家卢梭(The'odore ousseau )以及农民画家米勒(Jean Francois Millet)。
让-弗朗索瓦·米勒(1814年10月4日-1875年1月20日)
他以写实手法描绘的乡村风俗画闻名法国画坛,被认为是写实主义艺术运动的参与者。他出生在诺曼底省的一个农民家庭,青年时代种过田。米勒对大自然和农村生活有一种特殊的深厚感情,他早起晚归,上午在田间劳动,下午就在不大通光的小屋子里作画。他爱生活、爱劳动、爱农民,他曾说过:“无论如何农民这个题材对于我是最合适的。”代表作有《拾穗者》、《晚祷》等。
《拾穗者》(法语:Des glaneuses)(1857年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他知道土地上掉落的麦穗,是神给穷人最丰厚的礼物
《晚祷》(1857年~1859年 奥塞美术馆)
在一个黄昏,当教堂钟声响起时,这一对农民立刻放下了工作,低头祈祷。他知道在土地里辛勤工作的农民永远没有抱怨,只有低头感谢
埃德加·德加(Edgar Degas,1834—1917)
印象派重要画家。他出身于金融资本家的家庭,他的祖父是个画家,因此他从小就生长在一个非常关心艺术的家庭中。在让-奥古斯特·多米尼克·安格尔的一位得意门生路易·拉莫特(Louis Lamott)的画室里学画。他最著名的绘画题材包括芭蕾舞演员和其他女性、以及赛马。他通常被认为是属于印象派,但他的有些作品更具古典、现实主义或者浪漫主义画派风格。善于色粉笔画,没有过多细节。
《明星》 The Star (aka Dancer on Stage)(1878年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舞蹈课》The Dance Class(1874, 美国奥塞美术馆)
柯罗(Jean Baptiste Camille Corot,1796~1875)
法国写实主义风景画和肖像画家。出生于巴黎,早年师从古典派画家贝尔坦,在巴比松村附近的枫丹白露森林画了很多风景。他的风景画,在色彩运用方面,用的最多的是银灰色和褐色调子,因这类色彩具有宁静感,能使灿烂的阳光或弥漫的晨雾展现得更富诗意。热爱自然是画风景的首要条件。柯罗十分热爱大自然,他曾说:艺术就是,当你画风景时,要先找到形,然后找到色,使色度之间很好地联系起来,这就叫做色彩。这也就是现实。但这一切要服从于你的感情。
《维拉达福瑞小镇 》(1867年 现藏于美国国家画廊)
《林中仙女之舞》(1850年 藏巴黎卢浮宫)
爱德华·马奈(Édouard Manet,1832.01.23~1883.04.30)
是19世纪印象主义的奠基人之一,他从未参加过印象派的展览,但他深具革新精神的艺术创作态度,却深深影响了莫奈、塞尚、梵高等新兴画家,进而将绘画带入现代主义的道路上。受到日本浮世绘及西班牙画风的影响,马奈大胆采用鲜明色彩,舍弃传统绘画的中间色调,将绘画从追求立体空间的传统束缚中解放出来,朝二维的平面创作迈出革命性的一大步。
《草地上的午餐》The Picnic(1862 巴黎奥塞美术馆)用色细心,试图表现出鲜丽的感觉,且呈现的明暗交错显然已注意到光的变化,使它被视为印象派画作的先驱。
《处决马西米连诺皇帝》(1867年,收藏于德国曼海姆美术馆)
马奈和莫奈的工作室
《在花园里-1874年莫奈家庭》
《杜伊勒里花园音乐会》(1862 英国伦敦美术馆)
西斯莱(Alfred Sisley,1839—1899)
法国画家。早期代表作《木料场》、《枫丹白露河边》、《圣马丁运河》等表明他对色彩感觉特别敏锐,笔触轻快而有变化,特别善于运用微妙的色彩关系,表现具有诗意 的自然景色。后期因受新印象主义影响,作画多采用点彩技法,作品有重在表现物象实体感的倾向,但缺乏内在诗意。
《马尔利港的洪水》(1876)
保罗·塞尚(Paul Cézanne,1839年1月19日—1906年10月22日)
法国后印象主义画派画家。他使用的绘画方式,以及他认为自然界所有物品皆可由圆柱,球体与椎体等三种结构组成的艺术主张,深刻影响并革新了20世纪的新。他的最大成就是对色彩与明暗具有前所未有的精辟分析,颠覆了以往的视觉透视点,空间的构造被从混色彩的印象里抽掉了,使绘画领域正式出现纯粹的艺术,这是以往任何绘画流派都无法做到的。因此,他被誉为“现代艺术之父”。
《玩纸牌的人》(1894–1895,巴黎奥赛博物馆)
《大水浴図 》 The Bathers(1898–1905 巴黎奥赛博物馆藏)
阿道夫·费利克斯·卡尔斯 (Adolphe Félix Cals,1810年10月17日 --1880年3月)
法国的画像,流派和风景画家
《1862年迪耶普附近的悬崖》(1862)
卡米耶·毕沙罗(Camille Pissarro,1830年7月10日-1903年11月13日)
法国印象派大师。艺术评论家阿尔芒德·西尔韦斯特(Armand Silvestre)说他是印象派里最真实、最天真的人物。在他去世前一年,远在塔希提岛的高更写道:“他是我的老师。”在他去世后三年,“现代绘画之父”塞尚在自己的展出作品目录中恭敬地签上“保罗·塞尚,毕沙罗的学生”。
《干草收获》(1901)
《艾米塔吉的大核桃树》 (1875)
皮埃尔·奥古斯特·雷诺阿(Pierre-Auguste Renoir,1841—1919)
印象派重要画家,印象画派成员之一。善于在寻求印象派的光与色之中和欧洲的古典传统画法相结合。他以画人物出名,这之中又以画甜美,悠闲的气氛还有丰满,明亮的脸和手最为经典。印象派中雷诺阿的特色在于描绘迷人的感觉,从他的画作中你很少感觉到苦痛或是宗教情怀,但常常能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其中以油画著称,亦作雕塑和版画。作品有《包厢》、《游船上的午餐》、《小玛高脱像》、《煎饼磨房的舞会》等。
《包厢》《The Theater Box》(1874,伦敦科陶德艺术学院画廊)
《煎饼磨坊的舞会》(1876年)
《钢琴前的少女》(1892年)
接下来跟随莫奈走向自然,感觉阳光,感觉风,感觉云的飘浮,感觉水波荡漾,感觉光在教堂上一点一点地移动,感觉爱人身上的光,感觉田野中麦草的光,感觉每一朵绽放的睡莲花瓣上的光,感觉无所不在的光,感受生命。
莫奈(Monet 1840年11月14日-1926年12月5日)
法国最重要的画家之一,印象派代表人物和创始人之一。他擅长光与影的实验与表现技法,最重要的风格是改变了阴影和轮廓线的画法,在其画作中没有非常明确的阴影,亦无突显或平涂式的轮廓线。此外,他对于色彩的运用相当细腻,曾长期探索实验色彩与光的完美表达,常在不同的时间和光线下,对同一对象作多幅描绘。尤金布丹是莫奈的老师,也是最早在户外写生的画家,莫奈16岁跟随他外出学习写生,观察海洋的瞬息万变,天空中云与光的变化,在千变万化的光影中捕捉刹那间的视觉印象。
印象派的由来:其命名源自于莫奈于1874年的画作《印象·日出》在法国沙龙参展,遭到学院画派攻击,并被评论家路易·勒鲁瓦用这幅画的标题来挖苦他们。于是由三十名艺术家(包括布丹、塞尚、德加、贝尔特、莫里索、毕沙罗、雷诺阿等在内)组成的团体,欣然接受这个称呼,称自己为“印象派”。他们拒绝了艺术(“美术”)的严格规则,展示了一种新的观察和描绘世界的方式,对周围环境的短暂印象进行真实的描绘,印象派由此诞生。印象派主张到户外去,在阳光下直接描绘景物,强调以瞬间的印象作画,努力去捕捉大自然色彩、光线及气氛和现场感,将视觉、听觉等官能全方位打开。“印象派”有很多特点:粗放的笔触,独特的色彩,类似的绘画对象,对于光线的注重以及受到摄影的影响。印象派画作常见的特色是笔触未经修饰而显见,构图宽广无边,尤其著重于光影的改变、对时间的印象,并以生活中的平凡事物做为描绘对象。
《印象 日出》(1872年 马蒙坦莫奈美术馆)
莫奈于1872年在勒阿弗尔港口创作的一幅油画。该画描绘了晨雾笼罩中的日出港口景象,用美妙的光的变幻与运动展现了迷人景色,以及画家用轻快跳跃的笔触刻画了光在宽阔的海面上反射与颤动的生动景象。该幅作品突破了传统题材和构图的限制,完全以视觉经验的感知为出发点,侧重表现光线氛围中变幻无穷的外观,是莫奈画作中最典型的一幅,也是日后最具声誉的经典画作,是印象画派的开山之作。
莫奈一生遗留500件素描,2000多幅油画及2700封信件。足迹由巴黎大街到地中海岸,从法国到伦敦、威尼斯、挪威,在各地旅行写生,留下无数的作品。当时的三大发明:便携式画架、管状颜料和铁路,让早期的莫奈用作品为我们展现了别样的旅途风景。
《圣-达特勒斯的海滩》(1867年 芝加哥艺术学院)
海面光滑如镜,但在广阔的灰色天空和狭窄的沙滩上,却会让你觉得天空在动,水在泛出细小的波浪。
《隆弗洛尔雪天的马车》(1865年 奥赛博物馆)
在白雪皑皑的屋顶下是以美味著称的客栈--圣•西米翁农场,当时所有的大画家路过这个海滨小城时都下榻于此。画家用大量的灰色、银白色、褐色和蓝色的细微变化,表现出错落有致,或厚或薄的白茫茫雪景。
《特鲁维尔的黑岩旅馆》(1870年 奥赛博物馆)
一条对角线将画面一分为二,一部分代表着稳固:笔直的建筑、人物和路灯;另一部分则描绘了天空和吹动着旗帜与缥缈云朵的清风。莫奈将动静对立的两个世界生动展现在同一画面中。
《象鼻山旁波涛汹涌的大海》(1883年 里昻美术博物馆)
画面追求丰富美丽的色彩,表现了运动中瞬息万变的生命和流动着的感觉和印象,用色彩表现大自然中一景一物,其实更应该说是借滨海边的悬崖来表现大自然的色彩。将人与物象在浩瀚的自然中视为连带同一的生命。
《蛙塘》(1869年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水,是莫奈青睐的主题。仔细看看小船、树木、树枝和餐厅的构图:所有元素都指向画面中心的塘中小岛,同时又被小岛周围荡漾而去的水波吸引。
《阿让特伊大桥》(1874年 奥赛博物馆)
画中明快清新的色调仿佛让人切身感受到画中暖暖的阳光和风。作者把大桥和树木作为远景,船只作为近景,水面由近及远的延伸,一直到作为背景的天空。这一切被作者用真实的光影柔和成一种动人的景象,所有的景物被安排得浑然一体。右边小屋及大桥的倒影和阳光在河水的照射,冷暖色混搭,形成鲜明的对比。使画面更生动。
《美丽岛的岩崖,荒芜的海岸》(1886年 奥赛博物馆)
在美丽岛的海边,莫奈同时创作了10幅作品。在这一幅作品中,大海和岩石几乎占据了整个画面,压缩成条状的天空令天际线高居上方,透出一丝东方风韵!
《昂蒂布,埃斯泰雷勒山》(1888年 伦敦科陶德艺术学院)
这幅位于地中海的海边风景,是他环法之旅中最美的风景作品之一。
《鹊》(1869年 奥赛博物馆)
随着时间的流逝,莫奈的绘画变得越来越不寻常:不同的色彩混在一起,轮廓消失,只剩下模糊不清的一片朦胧,或无尽的影影绰绰,就好像他笔下的风景变成了幽灵。
《雾中的国会大厦》
著名的《国会大厦》系列有10多幅作品。曾因将伦敦雾画成紫红色而引起争论。
《临终时的卡米伊》(1879年 奥赛博物馆)
这是莫奈发妻留给莫奈最后的印象。画上几乎没有光,灰蓝的色调暗示着这是一幅室内作品,确切地说,是在一个死屋里。偶尔闪现的黄色斑点,代表着画作者对无常徒劳的抵抗。尾随着画中女主人公眼睛的闭合,是漫长的黑夜。1879年的9月5日,黑夜吞噬了一段历时14年的爱情。为此,莫奈在此幅画右下角的签名上画了一颗“心”,送给他至爱的爱人。
《雾天的滑铁卢桥》(1903年 圣彼得堡,埃尔米塔日博物馆)
《圣拉扎尔火车站 》系列
在那个工业革命蓬勃发展的年代, 做为工业革命的中心巴黎,最早有了火车。莫奈常出入于圣拉扎尔火车站,来往于巴黎和农村,圣拉扎尔火车站也成为他拥抱时代,表现工业革命带来的速度、空间感的灵感。莫奈画了七幅圣拉扎尔火车站, 其中最著名的一幅是火车从画面中间疾奔进站,似乎能听见轰隆轰隆的车轮滚动声, 蒸汽引擎发动时的震动声, 还有高亢的汽笛声。滚滚浓烟遮盖了大半火车头, 使火车呈现尖塔式的教堂形状。令人感动的是,你现在看到的圣拉扎尔火车站景象,几乎不曾改变,画中那种气韵依然存在,极其美好!
《干草堆》系列
1890年他画了十五幅《干草堆》,大都是从同一地点描绘几堆同样的稻草堆而已,但每一幅都是不同的时分画出的,意在追寻光的变化、色彩的瞬间效果,并都忠实地描绘出来,因此看来题材只不过是莫奈探索光与色的一种物质承担者。绘画从印象主义画家开始由意义世界解放出来,向题材的光、色的形式世界转换,对于他们来说,题材无所谓高贵,追求光的效果,憧憬色彩的变化,赞美太阳的光芒,以达到纯艺术境地。从这个意义上看,印象主义拓宽了题材表现的范围,在人们看来单调乏味的一堆稻草,而莫奈则可谱写出色彩鲜活赋有生命质朴感的长诗组曲。
从这个系列作品中可以透过干草堆看到黎明破晓幽静的微光, 日正当中热烈的光,日落黄昏灿烂的霞光; 夏日里仿佛要燃烧起来透着土壤气味的光, 深秋开始透着寒意的光, 冬日寒冷冰雪下露着丝丝暖意的光, 初春穿过清晨浓雾透出清新希望之光。
《撑洋伞的女人》系列
莫奈创作了好几幅《撑洋伞的女人》, 莫奈似乎要在画中为瞬间消逝的光留下肖像, 为他将要逝去的第一任妻子卡美伊留下更多的时光。
我们可以感受到画面里的风不再是清晨的微风而是夕阳落下的晚风,吹的人物身后的云彩在大块急速的运动,炽热的阳光照在草上淹没了女人的脚,女人上半身因为撑阳伞形成的阴影和下半身被阳光照耀仿佛要燃烧的裙子形成强烈的对比,加上飘扬的纱巾给人以视觉冲击。
《睡莲》系列
创作时间跨度长达30年,有超过250个不同的版本。当时日本浮世绘传入欧洲,他很受影响,这种东方的美学观和哲学观都让他归于平静,感悟生命。他在《睡莲》的画中竭尽全力描绘水的一切魅力。水照见了世界上一切可能有的色彩。水在莫奈的笔下,完全成为世上所能有的色彩绘出的最奇妙和富丽堂皇的织锦缎。马奈称他是“水的拉斐尔”。
静静的看他的作品,似乎能听见清晨流水轻轻凑响的曲子,云轻轻地与睡莲对话 , 感受微风轻拂垂柳而来,日落余晖的稍众即逝, 就像是在看莫奈的一生,经历繁华灿烂,经历幻灭消逝。 晨曦白天黄昏,春夏秋冬,我们每个人的一生又何不是如此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