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是如今人们除房子以外
单价最高的消费品
很多时候一辆车的好坏
会成为评判车主财力与品位的标准
多数人买到一辆豪华品牌的轿车时
“小小的炫耀下”总是免不了的
毕竟这车多贵啊,不让人知道怎么行
但就是有这么一群人,凡事都喜欢反着来
他们明明有着大把的钞票可以随便挥霍
但在买车上却异常的纠结
他们反感乘坐高档轿车带来的“注目礼”
但也不愿因此降低购买需求
于是在这样的供求关系下
诞生了不少奇特的车型
比如“12缸的帕萨特”
“大哥您这帕萨特加93就行用不着97”
比如“地表最强买菜车”
“这车后备箱真大,装3筐土豆都没问题”
还有难得一见的“顶配索纳塔”
“这索纳塔卖100多万?”
这三辆车在国内的售价均达到并超过了100万元
不过受限于品牌定位和消费者的购车需求
它们的销量并不抢眼
但撇开这些不谈
它们的整体品质都完全对得起自己的价格
不过其实还有一辆车
论品牌,它也同样低调
但庞大的身躯使行人无不为之侧目
一旦被问之以价格,大家也都会同样惊呼
“啥?这车值这么多钱?”
本期我们就来科普一下这辆
不一样的丰田
红杉(参考售价:77-110万元)
在国内,红杉是那种只要见一眼,就永远不会被忘掉的车型。人们往往总会惊讶于“丰田居然有这么大个的SUV”,但对于其它的,甚至连它叫什么都一头雾水。红杉是丰田专为北美市场开发的全尺寸SUV,原本并不针对中国市场开放进口,但随着平行进口车的逐渐兴起,它才逐渐的进入了我们的视野之中。
红杉的车身尺寸为5210*2030*1955mm(长*宽*高),轴距3100mm,单看车长和轴距表现就已经追上了奔驰S级;而除了唬人的块头,红杉在肉眼可见的外观配置上堪称“寒酸”,作为一辆价格超过100万元的车,它的前后灯组只提供卤素光源,甚至连一块透镜都没有;高配车型装备了ACC自适应巡航,其感应雷达被安置在了前保险杠的右侧,这也算是唯一能从外观区别高配与低配车型的地方了。
进入车内,红杉给人的第一印象绝对是“宽敞到奢侈”,但紧随其后的就是“老旧到爆”。古朴的设计风格让人仿佛回到了十几年前,红杉将车内的各个功能都简单粗暴地陈列在了中控台上,直接的让人有些难以接受;除了车门扶手、方向盘和座椅等皮肤经常会接触的区域外,红杉的内饰全部都使用了硬塑料材质包裹,而且接缝粗犷,旋钮阻尼也缺乏质感。唯一能挽回点门面就是寥寥可数的桃木饰板,这感觉,就仿佛坐进了一辆花冠XXXL Premium Plus +一样。
配置方面,你可以通过红杉感受到美国人民对于车完全不同的奇特需求:只有后悬才有的空气悬挂、整车12个安全气囊、没有全景天窗、4向电动方向盘调节、DVD多媒体影音系统以及多到吓人的储物格。另外,红杉还有些非常“有个性”的配置,比如可以电动升降的尾门窗、只能电动闭合的电尾门、后视镜迎宾灯开关,以及“公交车同款”的辅助车内后视镜——据说这是为了监视坐在后座的熊孩子而发明的,但你没有儿童安全座椅安装接口,这算是哪门子的照顾呢?
虽然在正常情况下,一辆百万级的豪车的配置是“该有的都有了”,但红杉在对比它的同价位车型,例如常见的陆地巡洋舰时,问题就来了——它没有上坡辅助、没有陡坡缓降,也没有胎压辅助,在面对如此尺寸的车型时,我觉得这些缺失的配置恰恰是非常重要的。
红杉的这套座椅非常有美式风格:平整、宽大并柔软,而且没有什么侧向支撑力;前排座椅支持电加热/通风,以及八向电动调节;第二排座椅支持前后以及靠背角度调节,除此之外还可以享受全尺寸级的中央扶手、分区自动空调、JBL高保真音响和头顶上方的液晶大屏——研究了半天,这套多媒体系统似乎并不支持手机映射,想看点什么东西的话还是得乖乖去买DVD,有点麻烦。
到了这个级别,第三排座椅就已经彻底摆脱“鸡肋”的定位了,空间足够宽敞,即使是一个1米8的胖子也可以享受一个正常的坐姿;红杉的第三排座椅采用了全电动调节,从折叠到撑起完全不需要人力参与,这一点比GLS强;第二排和第三排都装备了手动遮阳帘,第二排遮阳帘的尺寸还算正好,第三排的就有些凑合了。
把后两排座椅放倒后,可以获得一个异常平整的空间,铺一层床垫,躺三个壮汉都没问题。
动力方面,红杉搭载了一颗排量高达5.7L的自然吸气V8发动机,搭配熟悉的不能再熟悉的6AT变速箱,最大功率284kw/5600rpm,峰值扭矩544Nm/3600rpm;特大号的排量带来了同样特大号的胃口和排量税,前者可以通过加注乙醇汽油解决(国内就算了),至于后者...不然它为什么会卖这么贵呢。尽管这台V8发动机的体积已经相当的大了,但当放在了红杉的发动机仓后,还能空出不小的余量。
想要关上这个打开状态的机罩可不是件轻松的事,毕竟这车都要有2米高了;作为一辆百万级的豪车,居然还没有发动机舱隔热棉,差评。
悬挂方面,红杉使用了前后双横臂式的四轮独立悬挂结构,和它的同源兄弟坦途比算是一个优势;红杉采用分时四驱系统,并且设置旋转按钮切换模式,可切换的模式分别为两驱、高速四驱、低速四驱,可以在不同的路况切换不同模式;红杉的空气悬挂只有后轮两侧才有装备,相对于越野能力,它主要还是更倾向于保持车身平衡,并为后排乘客提供更舒适的体验。
总结
光看这钥匙,你会想到它的本体是一辆价格超过100万元的庞然大物吗?红杉打出生起就带着极度美国化的烙印,而在近10年间也没有经历任何大幅改动。在美国,红杉的起售价比陆地巡洋舰还要高,但换来的除了更大的空间和动力外,配置和做工完全不见一点优势。作为一个普通人,我不敢随意揣测红杉车主购买它的真实原因,但你要说通过红杉,车主们获得了什么,那确实非常明显——不仅足够低调,回头率还有保障,真是一种奇妙的平衡啊。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