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写观察笔记真的怀着一种很忐忑的心情,害怕不合格被甩回来重写,似乎回到了初写作文的青葱岁月。我一向对大大小小的动物避而远之,更不要提蜘蛛这种“面目可憎”的小东西了,而今天的我居然在离它仅有20厘米的地方静静的观察、拍摄、记录,真的是未来不可知!
先来追溯兴趣的起始,大壮在幼儿园脾气大爆炸,我抱着他走到一个安静的角落安抚他,然后无意间被两棵树之间的蜘蛛网吸引住了。两棵树的距离大概有2米,就在这中间有个完整的蜘蛛网,遗憾的是没有蜘蛛,是弃网而逃了吗。蜘蛛到哪里我不怎么关心,我太好奇这网是怎么织的呢,说来惭愧,我对蜘蛛的了解仅仅是他不是“吐丝”而是“拉丝”。大壮还在愤怒,根本腾不出手拍照片,走的时候暗想第二天一定要来看一眼蜘蛛会不会回来。
谁知当天夜里刮风下雨持续了好大一会儿,暗自揣测蜘蛛网的状况。第二天早晨去看的时候,网变得有些残破,还是没有蜘蛛,可能早些时候就离开了吧。蜘蛛丝真的是如百度上的描述韧性十足。
蜘蛛通过丝囊尖端的突起分泌粘液,这种粘液一遇空气即可凝成很细的丝。以丝结成的网具有高度的粘性,是蜘蛛的主要捕食手段。
目标蜘蛛没有出现却发现了幼儿园的栅栏上有个小蜘蛛织的小小的网,手机完全拍不出来蜘蛛还有它的网。
我一定要在交观察笔记之前找到新的目标,可是真的到你找它时,它似乎从整个世界消失了。观察就在昨天晚上下楼时出现了转机,走在后面的大壮惊呼“妈妈,那不是你喜欢的蜘蛛吗?”真的呀,在久未住人的二楼墙角处有一蜘蛛,不过网已经织好了,它稳坐中间。我们平心静气的观察了10多分钟一个猎物也没出现,人为的动了一下他的网,它飞快的从中间移到周边。大壮告诉我“妈妈,我看见了蜘蛛有8条腿 中间的一条腿太短了我差点看不见了……”,哈哈哈……都是以后作文的素材呀。下楼遛弯回来又和蜘蛛面对面的注视着一段时间,蜘蛛好像一个冷酷的孤独者一动不动。
蜘蛛到底怎么织网的只能依靠百度了。下面一段和魔法群友讨论的结果相似
织圆网时,蜘蛛放出一丝,随风飘荡。如果丝的游离端未能黏在某物上,则蜘蛛把丝拉回吃掉。若该丝牢固地黏在某物(如树枝)上,则蜘蛛从该丝桥上通过,再以丝将它加固。蜘蛛在桥的中央固著一丝,自身坠在一条丝上往下垂,到地面上或另一树枝上,把此丝黏著。蜘蛛回到中心,拉多根从网中心向四周辐射的辐射丝。然后,蜘蛛爬回网中心,从里向外用乾丝拉临时的螺旋丝,各圈螺旋丝之间间距较大。然后蜘蛛爬到最外围,自外向网中心安置带黏性的较紧密的捕虫螺旋丝。一边结,一边把先前结的不带黏性的乾螺旋丝吃掉。网全部完工后,有的蜘蛛从网中心拉一根丝(信号丝)爬到网的一角的树叶中隐蔽起来。
但这个关于蜘蛛结网的描述结尾,我认为还不能解释距离2米两棵树中间结网。我心里有个小小的声音说“蜘蛛也许会飞呢”细看百度真的有关于蜘蛛飞行的文字叙述
幼蛛在开始结网生活时,蛛丝如附着不到任何物体时,恰好有上升的气流,则腾空而起,在空中顺着风飘飞,如园蛛科、狼蛛科、盗蛛科、跳蛛科等,都有"飞行"本领,这种蜘蛛在一个无风的阳光照耀下的夏日的一天,会织出一根丝线,在太阳光的温暖下笔直的伸向空中,它像翱翔的鸟一样,先找到一处有上升气流的地方再吐丝,还是先吐丝再利用周围的热分子形成上升气流,这点我不得而知,但不管怎样,丝线上升、再上升,直到蜘蛛知道它能托起自己的身体,然后松开,于几小时内在空中顺风翱翔数英里。它笨重的身体就被一根不足它体重百分之一的丝线托起并支撑。此刻的标准化条件是集合了所有不可思议的细微调整而产生的,包括对阳光、风力、长度和所织丝线长度的调整)对避免互相残杀,疏散密度过大,很起作用。
如果这些文字转换为生动的观察该有多好!这次遗憾的是没有看到蜘蛛结网、捕食猎物。最后,群友建议入了新设备,期待下个魔法周的观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