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原创 图/来自网络
“老师,昨天又快被孩子气死了,他又拿走了手机!我让他还给我,他居然还摆出了‘就是不还’的态度,好像看准了我没办法拿他怎么样。”
上述的对话,估计会引起很多家长的共鸣——唉,孩子进入青春期了都这样,都叛逆!初中三年,我多次听到家长在我面前唉声叹气,仿佛已束手无策。
但是当“叛逆”一词被高频率地用来形容青春期的孩子时,我们就需要警惕,这会不会将性格各异的孩子们“刻板化”“平面化”了?是不是出现了问题,就代表孩子“叛逆”呢?
我听完这位妈妈的描述后,反而有些错愕。这与男生的平时表现相去甚远。他敏感细腻,而且很会体贴父母,私下里总向我表达、甚至在作文里也会出现心疼妈妈辛苦不易的心情。直觉告诉我,手机问题的背后,可能还隐藏了孩子的其他心思。
我把他叫来询问情况:“我们不是和妈妈一起协商好了,到周末才能给你用手机吗?为什么周五晚上一直不肯将手机还给妈妈呢?”
男孩起初依旧嬉皮笑脸,一副玩世不恭的样子:“老师,没什么啦,我就是用手机来查看群里发布的作业嘛。”
虽然这明显是借口,但实在有些敷衍了。我牢记这次谈话的目的,继续紧紧看着他的眼睛:“昨天妈妈和我反馈的,可不是这个样子哦。”
他的表情有些僵硬了,但还是用相同的口吻:“哎呀老师你知道的,她总是不信任我。”
我微笑地看着他——很好,关键词出现了。
“是啊,我也是这么信任你的,所以相信你会依照我们的约定来做。不过我也相信你妈妈不会对老师乱说。”
果然,他的嘴角往下撇,眼圈渐渐红了,流露出了很委屈的表情,带着不屑嘟囔着:“她确实没有按照约定。”
唉,毕竟是被惯坏了的小男生,我默默叹了口气。不过还好,找到切入口了,可以顺藤摸瓜挖掘原因了。
尽管根据对孩子的了解,我猜了个十之八九,但我还是希望他能够自己说出来。
于是我又接着引导:“我觉得你一直是个挺体贴爸妈的孩子,可是你的行为很矛盾。我在猜,你是不是故意通过手机惹妈妈不高兴,但实际你又很难受?”
那一刹,他的眼泪哗地一下淌下来,速度之快都有些令我惊讶了。他的声音明显哽咽起来,带着一些啜泣道:“妈妈答应了给我买赛车装置,但是没有履行约定,我就在想,那为什么我要按照约定来做?我知道不还手机她就会很生气,我想她也感受一下不被重视的感觉!但其实......我又知道这样做不好.......”
啜泣声更大了,其中充满着矛盾的情绪,既有委屈,又有自责,又有手足无措。
孩子的一番话,大概从家长的角度看来,是幼稚的、自私的、不负责任的;但是在我看来,却得到了一个关键信息——孩子认为妈妈不守信,不重视他——他感受到了一种“伤害”。
这个如果从另外一个角度理解,恰恰就是孩子非常信赖妈妈,妈妈在他心中的地位非常之高,所以才会有被“伤害”的感觉。
家长认为孩子闹脾气、情绪反复、不遵守约定,看到的都是种种缺点,却从未想过这些的背后可能隐藏着一些我们忽略的问题,甚至是家长处理不到位的地方。如果我们紧盯着“道理”,却无法接收到“情绪”,那么很多的沟通可能就是无效的。
“是的,有了约定就要履行,这个是没有错的。”我先肯定了孩子原本的思路,“所以当你不履行约定时,妈妈也会很生气。这一点,我们可以和妈妈好好协商一下。”
他感觉好像得到了一些舒缓,表情明显放松了许多,然后不自觉地又浮现出了一些愧疚。看着他,我没打算再多说什么,实际他原本就明白应该怎么做。
最后结果不需要多说,当天晚上孩子和妈妈进一步沟通后,就自动自觉上交手机了。
反思——什么样的沟通,才是有效的?
首先,能够顺利解决这次问题,有赖于平时对孩子的品行、性格、行为的了解。如果不分青红皂白地就批评一顿,那样反而激化矛盾,适得其反,沟通无效,甚至孩子可能直接关上了沟通的大门。
有效的沟通需要结合对象的具体情况进行分析,找到切入口,自然事半功倍。
其次,大人面对孩子的时候总爱说道理,希望孩子能够懂得“怎么做”。但是有些情况下孩子知道“怎么做”,却刻意反其道而行之,是为了表示自己的不满、抵触与抗争。
想要把握住这一点,就要“透过现象看本质”。这里的本质,就是“情绪”。“沟通看情绪”是面对对青少年出现的各类情况时需要把握的关键点。换位思考一下,实际我们自己与他人沟通时,特别是关系亲近的人,更多表达的也是“情绪”,而非“思维”或“道理”。
所以沟通时候,更多听到孩子语言背后的“情绪”,才能拉近彼此的关系,真正达到沟通的目的。
再者,问题能够顺利解决,还有赖于平时形成的平等和谐的沟通方式。
孩子为什么会通过这么别扭的方式向家长表达不满呢?那是因为平时该家长的习惯就是“先入为主”地进行判断,或者是“成人式”判断孩子的想法,对于孩子这个年龄段自然会呈现的一些有趣、新奇、超前、有些幼稚的想法不加以听取,而是直接否决。因此孩子就通过这种看似叛逆的方式来对待,实际是自我想法得不到肯定的一种焦虑。
试想一下,这种状态久了之后,孩子会演变成哪种沟通方式呢?是的,就是“干脆不说”。
我们在平时就要有意识地构建良好的沟通机制,并妥善维护,那么就算我们情绪激动,或表达不准确,孩子也会正向理解;而不是小心翼翼,孩子依然爱答不理。
总而言之,“沟通”更需要“用心”,真正看到对象的“情绪”,许多问题才能迎刃而解!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