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读书
刀之锋刃不易越过

刀之锋刃不易越过

作者: Nanlo | 来源:发表于2019-04-06 21:50 被阅读0次

刀之锋刃不易越过,得救之道亦是困难,智者如是说。——迦托《奥义书》

缓冲区里攒了《刀锋》、《斯通纳》和《风中有朵雨做的云》,该刷新一下了。《风雨云》先留着吧,它的讲述角度和《地球最后的夜晚》虽然很不一样,但是层面还是比较相近,得再一起回味回味。

如果拉里没有参加空军,或者没有经历同伴的死亡,刀锋里的故事可能完全就没了。拉里和伊莎贝尔会结婚,一起面对金融危机,拉里的坚韧使得他比格雷更加能够应付这些挫折,和伊莎贝尔携手越过刀锋,迈向新的生活。当然,这就不是一个毛姆的故事了。战友的死亡其实只是一个导火索,和楚门的世界里的假电梯一样,是引发人产生怀疑的入口罢了。在现实世界里,一个人二十多年的成长,何曾不似楚门的世界,一个无关痛痒的区别是,现实世界没有一群观众如此关心一个人的人生。此刻又想到进击的巨人里的墙内、约定的梦幻岛里的工厂,这些不都是象牙塔一样的存在吗。

一个人生下来自然是不能立足于社会,于是有家庭和学校来教育和培养。像流浪地球里的虚拟屏一样,虽然不能亲身去感受外面的世界,但是有父母和老师告诉他这个世界是怎样的。于是,在身体一天天成长的同时,他的思想里也逐步建立起一个越来越完整的世界来。在这个过程的最后一环——大学里,他被前所未有的信息量砸了一蹼趴,他爬起来看着满地的知识,忽然联想到生活中或者新闻里出现的某些事物,在一种恍然大悟的欣喜中把知识和世界开始建立联系。几年之后,他离开学校,终于信心满满踏入社会,然后也贡献出教育和培养的力量。一切如此完美,天衣无缝。

这样就很美好而无趣不是么。

这个世界原本是残酷的,但却也如此美好。——三笠·阿克曼

这里面有一个很关键的漏洞:在教育中我们脑子里构建的世界,只是真实世界的一个影子而已啊。

在这个世界的影子里,或许有对历史长河中的残酷有所刻画,但是对于当下,一定是美好而元气满满的吧。拉里从战友的死亡中看到了残酷的一面,进而对脑中世界的影子产生了深刻的怀疑:善恶到底是个啥啊,怎么和想像中不一样?

这种虚构作品里的怀疑,在现实中不也一样存在吗。在我进入社会的三年里,时时被这些问题纠缠。善恶是非,简简单单四个字,给它找一个自洽的解释变得异常艰难。我开始理解曾经不太能理解的瞿秋白,也开始钦佩曾经只知道名字的杨闇公。

这种叫世界观的东西,一旦开始产生怀疑,就走上了推倒重建的路不再能回头,这或许也是一种修行吧。拉里去当矿工,在巴黎晃膀子,去印度追随大师,回美国当司机,后来或许会走遍美国,然后开始新的旅程,这些无一不是修行之路的里程碑,也是拉里越过刀锋的过程。

无论是拉里还是伊莎贝尔抑或是艾略特,他们似乎都找到了自己对世界解释的方式,虽然这些方式可能有很大的差异,但还算是比较完整而且都有还算满意的结局。不幸的索菲,她是在刀之边缘挣扎时被刀锋划破喉咙的女子。在某个清朗的早晨,在朝阳温暖的照耀下,在露水晶莹的折射中,拉里看到的那个在读诗时眼中透出光芒的索菲,在残酷的现实中,消陨了。

诗对于斯通纳更是一把改变人生轨迹的钥匙。在农场枯燥的劳动,消耗着斯通纳的体力,也会一点一点消磨掉他的意志和思想。是一首莎士比亚的十四行诗让斯通纳看到一个全新的世界,从此,他把自己不算长的一生投入到文学的世界里。这个世界是极其纯粹而简单,斯通纳在其中发现美,感受美,研究美,同时也捍卫这种美。这种捍卫体现在他毫无犹豫地反对翟天临(我想不起名字了- -)同学通过学术评定。斯通纳是一个异常温和的人,在捍卫文学尊严时表现出的平静和坚定,让我感到震撼。从世俗意义上看,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没有取得任何成就的人而已。斯通纳生平的亮点,几乎只在于他和凯瑟琳无疾而终的爱情,剩下的,全是灰色。纵使这样,他真真切切地活过了。凯瑟琳新书扉页那一句:To W.S. 真是让人心碎。

斯通纳的一生给人留下的只有惋惜与不甘吗,我想到进击的巨人里的汉尼斯大叔,他同样也是一个普通的士兵。但是我不想展开了,我忘了吃晚饭了>_<.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刀之锋刃不易越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pdiq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