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抄】
1、爸爸是闯入孩子生活的最初的他者,也是来自外部世界的入侵者。孩子完全不明白他为什么会出现,还时常出现,旁若无人,明明和其他想抱自己的人一样,只是个外人而已,态度上却完全不知羞耻。至少对婴儿来说,“爸爸”是意义不明的存在,是非常不受欢迎、没礼貌的客人。这个意义不明且没什么用的人开始发挥重要功能,是在母亲这一最重要角色结束哺乳,孩子开始自由走动的时候,然而其准备阶段却始于哺乳期。哺乳期的婴儿不仅对母亲,对父亲也表现出依恋,尤其是如果父亲热衷于照顾,婴儿对他的依恋会不亚于母亲,甚至还会出现婴儿更愿得到父亲照顾的情形
2、父性与母性的差异,也是激素等生物学构造上的差异。支撑与孩子的依恋关系及育儿工作的激素,名为“催产素”,它就是母性的真面目;而在父亲身上,则是名为“血管加压素”的激素发挥了重要作用,并被看作是支撑父性的生物学构造。比起直接照顾孩子,父亲还是更擅长以攻击性和行动力保护母子的安全。
3、强大的攻击性赋予父亲两个形象:一个是强大、可信赖的庇护者,另一个则是可怕、令人恐惧的对象。这两个形象其实也是父亲扮演的两个角色,即保护母子、抵御外敌的守卫者,以及具有框架或刹车器功能的监控者。父亲缺席,不仅不能发挥刹车器的作用,也容易威胁到孩子的安全感。例如,与父亲分离的孩子常常做噩梦或有夜晚恐惧症,容易感到强烈的不安,或者意志消沉。没有父亲的孩子,容易变得幼稚且夜郎自大,同时又容易受伤,缺乏安全感,这种反差正是父亲缺席的孩子常有的特征。
4、与孩子的依恋关系不稳定的父亲,其角色所具备的攻击性或行动力,不仅不能顺利发挥保护母子的作用,也无法履行向导的职能,将孩子引向社会。角色特征变得没有意义,毫无用武之地,反而把本该用于保护依恋对象的攻击性,对准了需要保护的一方,典型的结果就是家庭暴力。还有的父亲与孩子依恋不足,漠不关心,一心只忙自己的事。
5、人性化的父性特征,不仅要表现出父性强大的一面,也应兼具母性的温柔。父亲作为外在的安全基地,为孩子的进一步探索活动提供了保障。万一母亲发生问题,无法发挥安全基地的功能,父亲便可代替母亲,让孩子安心,感到安全。与父母的依恋都稳定,有助于顺利发挥安全基地的作用。
【心得】激发父性的血管加压素
无论是催产素还是血管加压素,实际上不论男女,都有基础的水平存在,因此,实际上无论是父性还是母性,都可以在一个人身上出现。
与激发母性的催产素不同,血管加压素的升高会激发外向性的行为,比如攻击、探索和支配,而催产素则更多是安抚、稳定、忍耐。因此,拥有父性的父亲,是强大的守护者,是积极的探索家,是教授规范的指导者。
但是如果仅仅有父性,没有母性,也是不行的,这样的父亲会更容易出现攻击倾向,而且是无差别的,即使对待自己的家人也是如此,因而演变为家庭暴力。同时缺少了母性的依恋,父亲和孩子、家庭的关系会更不稳定,更容易从家庭中疏离,从而给孩子一种“父亲是不存在的“,或者“父亲是不爱我的”感觉。
因此,一个理想的父亲,即有父性的强大,又有母性的温柔。当孩子需要保护时,他们会站在最前面,当孩子需要陪伴时,他们守候其旁,当孩子需要探索时,他们积极引导,当孩子需要步入社会时,他们告诉孩子该遵守怎样的责任。
但是,当今社会的变化,正逐渐将父亲剥离家庭,越来越多的母亲被迫承担父亲的责任,虽然母亲并非做不到,但是正如前言所说,一旦孩子和母亲的关系过于亲密,就更有可能被吞噬,难以更好的步入社会。
所以,母亲很重要,她们是孩子依恋关系的基础,而父亲也很重要,他们是孩子的守护者、指导者,我们不能说,谁比谁更重要,因为他们本身对于孩子的意义就是不同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