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读到的现代诗,好像是中学课本上的《天上的街市》,觉得也没什么意思,尽管老师讲的唾沫横飞,远没有唐诗给我的感觉好。只是有天中午听收音机(后来才知道是《石评梅传》),无意中听到的一首诗,这才知道诗是可以让人心神荡漾,热血澎湃的。
我是宝剑
我是火花
我愿生如闪电之耀亮
我愿死如彗星之迅忽
我认真的听完了这部广播剧,知道这是高君宇的诗。他的一生真的如这首诗一般。后来我多次去过陶然亭公园,虽然每次去的时候,年龄都在增长,但每次都会在他俩的墓前站一会儿, 每次都会回忆起这首诗,每次都会发出相同的感叹,人生如此,何惧死亡。
中二少年,多少会有些偏激,有些愤世嫉俗。我觉得喜欢上北岛的诗也是很自然的事了。特别是他那首最著名的《回答》,还有《一切》。那时的人生观非黑即白,又偶尔受到老师和家长自认为是不公平的待遇,觉得委屈,愤怒,又无处发泄。诗就是最好的出口了,在无人处大喊几声,所有的不快也就烟消云散了。
回答 一切现在看来,那时其实是人生最单纯的时光,老师和家长也是尽全力呵护着我,快乐是主要的。所以也喜欢舒婷的温情而坚定的诗。
致橡树当然了,还有汪国真的诗。大家都喜欢看《读者文摘》,上面经常有些励志,温情的小诗,现在都记不起来了。那真的是一个读诗的年代。我虽然谈不上热爱,但也确实深受影响。
大学时就读过海子的“面朝大海,春暧花开“,但当时一点没觉得感动,那时想的是如何能多赚钱,如何把生活过得丰富而又生动,只是现在才感觉到,平静却是最难得到的东西。
前几天和几个同学一起吃饭,不记得聊了些什么,我突然和对面的女生说,你现在好俗气了,还记得你当年向我推荐看席慕容的诗集吗?是啊,我当年确实喜欢席慕蓉,买了好多她的诗集。然后,又转移到别的话题了。也许,我有点不讲礼貌吧,好在因为太熟了,她是不会介意的。
真写起来,我觉得会又臭又长,现在流行的是“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明天和后天的苟且”,就此打住。忍不住秀一下我大学时买的诗集。
32 关于诗 (2) 32 关于诗 (2)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