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晚的分享的话题也许有点沉重,叫做《抑郁症,不需要加油》。
其实每个人都有过觉得自己徘徊在抑郁症边缘的时刻吧,但最终那些晦暗、最无助的坎,还得由你自己跨过去。我所能做到的,就是用声音陪伴你度过那些难以成眠的夜晚。
这个礼拜一直忙着筹备之前向大家承诺的「毕业纪念」,在里头,我特地整理了一些也许能够陪伴你们某刻心情的只言片语,希望它们无论是在过去还是未来,都能时常给你生活的勇气。
最近半个月的邮箱里,几乎每天都出现一封署名“沧海”的邮件,这么个听起来饱经沧桑、看透人世沉浮的名字,主角却是位十九岁的花季少女。
女孩的来信里,有细碎的心情,琐碎的心思,有轻声倾诉,也有自言自语。依循着穿插不多的时间线索,一个完整的故事终于有了眉目,我也总算在有些凌乱的字句中发现了女孩故事的关键词——抑郁症。
跟大家说过,我选择分享的,大都是快乐幸福的,因为快乐会因为分享翻倍,而不幸不该被消遣。但是,听着这个女孩对我的称呼——“树洞小姐”,我不禁怀疑自己,或许,失意更需要宣泄,和慰藉。
也想要通过女孩的故事,跟大家聊聊抑郁症。
我休学了,因为抑郁症。
经历过绝望得想要自杀的时刻,我想以后应该还会有这样的时刻。
下午睡了三个小时,醒来很恐慌,三个小时的生命就这样被浪费了。
18号是心理咨询的日子,妈妈问我要不要她一起去,其实我很想要她陪,可是一想来回车费一个人就要一百六块钱,还是一个人坐上了动车。
爸爸工作了二十多年的煤矿单位破产了,他只字不提失业的事,我还是无意间从电话里偷偷听到的。妈妈最近腿疼得厉害,还是坚持出门做家政服务,我想象不了她不到1米5的个子,做保洁有多累。
自从生病后我就要花很多钱,每个月去成都路费800多,药费800多,还要加上心理咨询的费用,林林总总将近3000块,这对于我们家来说,就是一个月的收入总和。
爸爸妈妈都是快五十岁的人了,我很心疼,为什么他们这么善良,却摊上了我这么个女儿。
每每想到这里,我都会拼命责怪自己。
我的梦想是当一名心理治疗师。
曾经小心翼翼,悲伤低落地询问医生,我自己都不健康,怎么能去实现自己的梦想呢,她鼓励我说,这样反而更能理解病人的情感啊。
很喜欢也很感激她,每次想起她,总能感受到一种来自于生命最原始、蓬勃、坚定的力量。
之前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心理卫生中心住过院,认识了很多病友,我能感受到他们的善良和热情,也发现精神类疾病患者并不可怕。
有一个双重人格的18岁男生,总说他要干一番大事业,要拯救世界,医院的孩子都叫他老大,哦对了,住院期间他还勾搭上了一个萌妹纸,真是佩服;
还有个患有双相情感障碍的14岁的小男孩,我还记得,有一次他发病,吵吵着要跳楼、打人,被医院的保安绑起来,打了镇定剂,才安静下来。有一次在走道遇见他,不小心目光接触,多看了他几眼,他就非要给我吃手里的薯片,我也不客气地收下了,哈哈,吃货属性真是在哪儿也改不了。自然而然地,我们成了朋友,才了解到他的经历:妈妈很久以前就去世了,爸爸对他漠不关心,只有奶奶全心全意地照顾着他。有一次他神情冷漠地对我说班上的同学都嘲笑他是神经病,我问他,难过吗?他说,不在乎。他常说些我听不懂的话,我甚至发现他有时候是在装病,只是为了得到关注。后来他又犯病了,被医生强行带到了关重症精神病患者的八楼;
有一个患有精神分裂症的外省小妹妹,经常对我说自己有超能力,有时候抱着一只小熊自言自语,有时候暴躁疯狂哭泣;
还有一个12岁的小妹妹,经常一个人在医院走廊里走来走去,一走就是几个小时。后来我才知道她来自农村,五年级被校长体罚,有了心理阴影,但因为是留守儿童,奶奶没有注意到她的心理变化,后来就演变成了现在比较严重的精神分裂,还有自闭。我试着去接近她,但是只要我稍微接近,她就用恐惧防备的眼神盯着我,然后快速跑开。
我们藏着痛苦,装作跟正常人一样,精神疾病本来就更需要关怀啊,却因为歧视成了最不敢启齿的疾病。
我也明白,我的困苦,算不了什么,所以我只敢小声地说出来。
一个人住着50一晚的出租屋,手里握着碎屏的手机,看到同学在空间、朋友圈里发布的点点滴滴,我止不住地觉得委屈。我有太多太多个为什么,为什么生病的偏偏是我,为什么病还不好……我又没做错什么,也没伤害过任何人,一直想要摆脱困境,做一切我力所能及的事,休学期间,打工赚医药费,坚持学习,为什么我这么努力了,还是要这样对我呢?
看病临走时医生对我说,如果下次再有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拨打24小时青少年心理热线,那一刻我心里五味杂陈,有感动,但更多的是无奈,害怕,这是在提醒着我,自己确确实实是一个病人啊。
我多希望,绝望的时候拨的不是12355,而是谁的电话。
听到这里,你有唏嘘叹息吗,我有。
抑郁症,早就不是个新鲜词了,但还是有很多人不知道自己/身边的人得了抑郁症。据调查,抑郁症患者当中,知晓率不足50%,就医率不足10%。
对此,我们能做的,首先是了解和正视抑郁症。
抑郁是一种有生理基础的心理失调,抑郁症是一种精神疾病,需要用药物辅助治疗。
像是女孩信里说的,有人劝她为了父母振作积极起来,有人一味地说着“加油”,诸如此类的“希望”和“正能量”,只会让她懊恼自己无能,责备自己不够坚强。毕竟这不仅仅是心理问题,可以靠态度和意愿轻易解决的。
其次,抑郁症是一种常见疾病,不是矫情,也不是耻辱。不要讳疾忌医,谁都生过病。要相信,抑郁症并不难治疗,医学上称之为“精神上的感冒”,几乎98%的患者经过妥当的治疗后,都可以恢复正常快乐的生活。患者也要有意识的进行思维训练,去认识世界,认识自己。
至于我们能为身边的抑郁症患者做些什么,或许女孩写给她朋友的一段话是个开端:
我知道你是一个充满正能量的人,希望身边的人也能充满阳光,积极向上,是的,我也喜欢这样的人。不过,人是很复杂,有很多情绪的,我也没有整天愁眉苦脸,自怨自艾。当然,我明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痛苦,所以我不奢望别人感同身受,只希望我信任的人,在看到那么灰暗、脆弱我之后,依然接受我,告诉我会陪着我,在他面前,我可以不用掩饰,不用坚强,不需要加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