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微信公众号搬过来,存着。
曾经我有3个舅舅,大舅舅、二舅舅和小舅舅,但是在9月1号凌晨3点30分以后,在当下这个时空,我只剩下两个舅舅了。
癌症用摧枯拉朽的速度,在确诊后不到40天就带走了他,一个只有48岁,很少生病,很少进医院的人。
你好,二舅舅。再见!
31号晚上,10点赶到家的时候,他已经到了最后的时刻,整个人都瘦脱了相。我做好了心理准备,可看到病床上的人时,还是觉得难以接受。以前在电视剧和小说里看到的那些,都显得太温情了,没有人可以凭想象,知道人在这时是怎样的状态。前一天,我买了本书《好好告别》,可还没来得及看完,就用不上了。他已不能说话,只剩下急促的呼吸,全身只有手臂和眼睛可以动。知乎告诉我,病人最后消失的是听觉,可我却并不知道可以说什么。我只能握着他的手,大声告诉他我是谁,他像是听懂了一般,从喉咙发出呼哧的声音。他的手还像以前那样,粗糙厚重,只是没了力气。舅妈说,他已经3天没有睡觉,无法吃饭,靠着吊瓶和呼吸机维持。外婆坚强又伟大,她很少在舅舅面前掉眼泪,可有一刻,像是突然无法忍耐一样,哭出了声,舅舅也立刻流了眼泪。所以在那些时刻,他都是清醒的吧,清醒的等待我和妹妹回家说再见,我们是最后两个他还没见到的家人了。外婆说当夜她无法安睡,一直在院子里忙活,不时去看看舅舅,直到他只能艰难的维持一半的呼吸,实在不忍,便说,你走吧,这里不是你该呆的地方了,妈妈看着心疼,你走吧。舅舅像听懂了一般,不到10分钟,就真的走了。
葬礼像一场最后的癫狂,4天人来人往的喧闹,令人疲惫,闲下的空隙里只想睡觉,没有时间感受悲伤。也许,这也算得上是告别人间的好方式,也许,这些是仅有的看起来能表达纪念的方式。第一次觉得这些看起来落后不堪的旧俗,显得十分必要。
第一次经历这样的别离,再见不知期。这时才知道一切都没有意义,悲伤和眼泪是最不值钱的祭奠。想起过去不多相聚的时光,唯有茫然。直到今天,我们都觉得舅舅仿佛并没有走,还在外面开着车。原来人的感觉是迟钝的,悲痛并不是绵绵不绝,而是在某个时刻突然来临,又突然走掉。所有人的生活都依然继续,时间仍在往前走。在经历过这一切,我们便继续回到日复一日的生活,什么都不会改变,一切都显得多么凉薄。
幼时和外婆一家生活在一个镇子上,大约有3年时间,整个大家庭只有我一个小孩,所以那些年是独得每个家人的爱。二舅舅起初在离我家走路大约10分钟的粮站工作,后来国企改革,他便成了那个时代下岗职工中的一员。自那时起,他便和舅妈开始做一些小生意,最令我印象深刻的是经营录像厅。那时候没有电影院,录像机也很贵,小镇青年们想看电影最好的去处便是录像厅。1块钱一场,小时候每年寒暑假都赖在外婆家,最爱做的事情,就是帮外婆守摊子卖东西,去舅舅家的店里收钱。
二舅舅手很巧,小时候他和小舅舅有一把气枪,用来打麻雀,可能是我很羡慕,于是他用木头给我削了一把小手枪。他做饭很好吃,会用大铁勺做漂亮的蛋饺,小时候要逢年过节,做宴席的时候才能吃到,还会用线把皮蛋规整的分成四份,不会像用刀那样,粘的到处都是。
后来在弟弟还上小学的时候,他就出去开货车。妈妈说他高中时就不愿意上学,最大的梦想就是可以开车,所以这算是追逐梦想的路吗?开始的时候是离家不远的短途,渐渐的就开始开超长途。那时起,便很少能见到他了。一年至少有10个月在外面开车,回家也多是休息,疲惫的很,过节也不太能吃到他做的菜,有好多次,节日当天他还在赶回家的路上,我们都在等他吃饭。开始的好多年,每次出门,外婆都提心吊胆的提醒他注意安全。后来,可能也是年龄增长力不从心,渐渐习惯有一个儿子常年累月在外面奔波。
关于舅舅在外开车的故事,我只听大舅舅说过他最远到过满洲里,在无比寒冷的冬天,车坏了,四下无人的荒野,下去修车的时候,不小心漏了一手油,即刻冻成了冰,撸下了手上的一层皮。偶尔听到他们聊天,也是如何节省油费,如何节省过路费,如何因为超重被罚款。直到06年的春节,偶然的一件事情,让我有机会随着他的货车从老家的县城到泉州,大年初二就出发了,不知道多少公里,也不记得到底开了多久,只记得大约是一天一夜。这趟行程太让人印象深刻,这样的长途车一般有两个司机轮班,本来我以为可以一直躺在后座休息,不会太累,但其实后座基本是属于轮休的司机,睡眠对于他们来说,太奢侈了。大多数时间我都坐在副驾看他们开车,那时的卡车减震超级差,本来为了打发时间我带了本书路上看,但是根本颠簸的看不清字。司机们开车一直在不停的抽烟,凌晨的时候,他几乎是闭着眼睛把着方向盘,手上机械的重复抽烟的动作,我坐在旁边就一直盯着他,看到眼睛要闭上了,就喊一声,跟他说说话。高速上,有好几次我都说,把我放下吧,我去拦一辆厦门车牌的小车,顺过去。路途的单调和枯燥,车厢的逼仄,实在无法表达。只这一趟,便叫我一生难忘,实在不知这样日复一日的生活,他是如何忍耐的。却也是,这样日复一日的忍耐,让他养活了一家人,买房买车,让弟弟结婚生子;这样日复一日的忍耐,让他习惯了疼痛,只到再无药石可医时,才住进医院。生活,真的值得这样日复一日的忍耐吗?
15到16年的时候,他萌生退意,觉得自己年纪大了,身体吃不消,就在县城里和舅妈做了不到两年的小生意,后来因为种种原因,又开始了在路上颠簸的生活。翻看微信聊天记录,他说,小生意不好做,舅妈马上又要带孙子,便把店清仓了。所以到16年,小生意不好做的原因是实体经济的衰退吗?就像下岗潮那样,时代翻动的手,让每个人在他面前都显得渺小又无力。
自我05年上大学离家始,和每个家人相处的时间都十分有限,但是还是记得每次过节,我们都盼望他可以在家多待一段时间,但他总是匆匆的就走了。直到最近这些年,每逢春节的时候,才能在家歇满一整个月。
大学时有一年春节,我随他学开车,他是个要求很高的教练,骂我拐弯角度太大,离合和档位配合不对让发动机声音很奇怪,搞得我十分紧张,十字路口有人过马路,都完全看不见。后来因为路痴,学了一个星期,就放弃了。记得最后两天,冬日阳光很好,我在练习倒车,阳光透过车窗晒进来,叫人懒洋洋的,我们便停在路边,坐在车里聊天,聊什么不记得了,大约是些关于未来,关于生活的畅想。
上周三的晚上,我躺在床上忍不住想,如果我可以一早赚很多很多钱就好了,也许可以让我爱的人,少吃些苦头。我常常觉得钱算什么呢?有那么多比钱重要的东西。直到听到小舅舅说,二舅舅开车的收入,相较付出,30年来像是第一次看到生活的真相一样,感到真切的残酷,生活从来都不是我以为的那样。我真的,非常幸福,非常浪费。生活没有如果,不能重来,最是叫人焦灼。
所以拼命努力生活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呢?为什么付出这样巨大的代价,好好生活的人,却得不到生活的青睐。一切努力的意义是什么?最后的时刻,他在想些什么?不甘吗?不舍吗?会有怨恨吗?会感到幸福吗?
希望文字可以留下所有的记忆,永不消失。记得Coco里说,只要有人记得,亡灵便不会消失。
希望舅舅在其他的时空,可以好好生活。
希望我的弟弟一家和舅妈,可以幸福。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