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现实生活中,爱人经常会表现的像一个小迷妹一样的对我说:“我觉得你应该也写一本自己的书!”我就逗她问:“为什么你会这样想呢?”她就很认真的说:“你读了那么多书,还持续写了这么些年,光从字数来说也早就够一本书了。最重要的是,很多时候再复杂的事情,都听你说的头头是道,仿佛没有你不知道的,没有你看不透的一样。你分析问题的那些角度和方式,总是会让我觉得很精准,如果说给别人也很有价值啊!毕竟你可以帮到更多的人。”
听她说的头头是道的,让我心里的压力就更大了,如果我写不出来一本像样的书,咱就真的对不起组织的信任啊!
可是,就像大家都知道的那样。我们的认知范围就像一个圆,你的认知范围越大,就会更加意识到自己的无知。一个圆的直径越大,圆外边接触到点(也就是圆的周长)也就越大。
在写书这件事情上,你接触的越多,你就会明白需要自己准备的东西就越多。就像你想的越透彻,你就会明白需要自己掌握的东西就越多,自己想写出来一本像样的书就也需要你占领更多的资源和信息。
而我当下的想法就是先写出来,或者说是先凑出来有一个基本的雏形,然后再去一点点的完善调整。我也非常希望能够早点把自己的想法系统的呈现出来,给更多的人以帮助。但问题是首先我要具备系统思考和表达的能力,有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的核心能力的时候,我写出来的东西才对别人有价值。
我也在告诫自己,不要做表现型人格的人,不要去做一个完美主义者,要争取尽快拿出自己的作品,哪怕粗糙一点。
早在2017年的时候,我就跟朋友就写书这件事情反复交流过很多次,并且已经梳理出来一个相对完整的流程清单。只不过时过境迁这么久了,那个清单也应该进一步完善调整一下了。
我也就是在这么一个过程中发现,其实很多事情都是起源于一个想法,或者说是一个清单。我觉得自己有应该把自己过去的那些清单找出来看看,该完善的完善一下,毕竟我已经不是2017年的自己了。先从自己做事的清单列起来,每一个具体的环节和场景都可以列一个清单出来。原来就有一本书叫《清单革命》,我不要革命,我要用清单来保命,救命。有了这么个东西,遇到相应的问题,直接翻清单找流程就行了。虽然不是锦囊妙计,但至少比上来就抓瞎要强多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