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读怕了,合上书,刻意用另一本书把这本书的封面盖上。
书中不是恐怖故事,却是所谓的心理障碍患者,所描述的一个又一个他们眼中的真实世界。我们觉得他们疯了,但在他们眼中,我们才是疯了。
作者之所以写下这本书,最精辟的理由,可以借用某位患者对作者的一句描述,“你对这个世界的本质很迷惑。”
读了若干篇,越看越觉得毛骨悚然,不管是细菌创造文明,还是四维生物,种种匪夷所思的观点,却实打实地撑起了每位患者心目中的世界。
那是他们的思想钢印。如果你不能证明他们是错的,那么他们的世界就不能被称之为病态的世界。
他们在用自己的逻辑对抗世界的逻辑,或者说,他们在这个世界上完全遵循自己的原则。他们才是真正的强者。
书名叫《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如果有天你看到我疯了,其实就是你疯了。
——《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
用两天时间读完这本书,已为之失眠两天。如果问是否值得一读,说实话:研读有风险,思考需谨慎。
书本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哲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五十多篇故事——《四维虫子》《时间的尽头》《雨默默地》《双面人》《萨满》《生命的尽头》《永远,永远》......,每篇都掀开一个新世界。这个世界,是被访者的世界,说不好也会成为阅读者的世界。
有位读者如此评价:如何重塑三观?一本好书足矣。
然而,这本书给读者带来多强的震撼,就在网络遭受多深的质疑。打开知乎,你就能感受到针对这本书及其作者的种种扑面而来的鄙视。
知乎有个热议话题:《天才在左 疯子在右》一书中的“病人”假想的东西是否有可能存在?
评论中质疑者居多:
“作为一个心理专业的科幻迷,我想说的,首先,这本书里所谓的脑洞,绝大多数之前都已经存在,要么是不同学科早期一些猜想,要么是科幻文学的桥段。其次,物理学不敢妄言,但就心理学和精神医学角度来看,此书作者并没有任何相关知识甚至经历,整书都充满了对精神障碍的浪漫虚构。”
“其实我觉得是期望值太高了,把一群精神病人的话当作科学真理干嘛。”
“作者应该是陷进去了,这种似是而非的概念性思维很容易就会把人套进去,那些邪教组织都是用这种套路。”
作者本人的解释是:
如果你觉得书中的内容是真的,我会告诉你,是假的,全都是假的。如果你觉得书中的内容是假的,我会告诉你,是真的,全都是真的。
在我看来,本书是纪实也好,杜撰也罢,世界上就是有形形色色的人,坚定地活在一个不被普世价值认同的独属于自己的世界。那个世界,有我们看不到的执着,看不到的孤独,看不到的恐惧,看不到的融入......
我失眠,与书中内容真假无关。我只是更加坚信,世界这么大,一定有许许多多我难以想象的未知存在。这些未知是什么,我想象不到,却又不停地开始想象。
还记得影片《盗梦空间》结尾不停转动地陀螺吗?在你心中,陀螺一直转动下去,还是最终停了下来呢?一点儿都不重要。
因为,观点只是一面镜子,如实地映照出你的内心世界。真真假假的评判结果,只会推动你沿着自己原就想去的方向,走得更远一些。
(欢迎关注本人头条号:COCO姑娘)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