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阅读1小时,总计2489小时,第2420日
阅读《天潢贵胄:宋代宗室史》
到南宋晚期,政府的每一个机构都可以发现宗室的存在。在州、县两级政府当中,宗室无所不在。路级职位,包括军事职位,也有宗室的身影。在中央,南宋初年曾经只允许宗室担任宗正司官员和礼仪性的职位,但是到了 13世纪,他们频繁担任侍郎、尚书。同样的,限制宗室知贡举、出使外国以及指挥军队的种种禁令,到南宋中期也都让了路。
最为有趣的是,当提到自己的宗室身份时,正是他们言论最为大胆激烈的时候。诚如赵彦端所言:“我身为宗室,与国家休戚与共,自当言无不尽。”
崛起于南宋的宗室官员的永恒角色是忠诚的顾问,而非伟大、成功的大臣。
南宋晚期的宗室所面临的最大挑战以及宋朝政府进行宗室管理的最大问题是人口膨胀和经济困难。
朱熹于 1190年任漳州(福建)知州,他在与学生的谈话中坦言宗室所引起的财政问题,特别是 1189年光宗登极,一天之中就有六十余名宗子得到授官,他们的俸禄都得由州政府来承担:“朝廷缺乏远虑,宗室日益繁盛,成为各州的负担。现在已经有一两个州倒了。”朱熹对向孤遗宗子发放钱米的做法抨击尤其猛烈,这不单是因为宗室大家族的贫困人口在增加,更是因为许多根本不应该申请孤遗俸禄的宗室也想方设法搞到这份钱米。
秀水(嘉兴府,两浙)赵氏也是在南宋初年定居下来的,只不过把家搬到秀水的是第二代南宋宗室。赵世翮( BGBAKA, 1087— 1174)举家南迁,定居在婺州金华县。他的三个儿子中的老二和老三又搬到了别处,一个搬到邻近的浦江县,另一个向北搬到秀水,原因宗谱没有解释。
泉州的南外宗正司和它所属的宗室住宅具有两个显明特征。第一,它构成了帝国最大的宗室聚居地,并且因而成为实际的宗室事务中心,虽然它远离首都临安。第二,泉州是南宋最大的城市之一,它的经济繁荣主要依靠发达的海外贸易。再有,高度发达的书院文化,使得福建成为南宋科举最成功的路分, 泉州乃至整个福建的政治影响力正处于历史最高峰。本节所关注的不仅是泉州宗司机构和宗室生活的特征,还有宗室与这个经济中心城市的关系。
南宋初期,泉州的宗室与非宗室进士的数量都出现了大幅增长,而南宋末年二者都出现了小幅下滑。虽然存在种种差异,这两个集团在科举考试中的命运却是相同的。原因还有待研究,但是,这两次变化发生的时间却令人联系到泉州经济的影响。经济史家普遍认为, 12世纪是泉州经济前所未有的繁荣期,而 13世纪则是泉州经济的衰退期。科举成功需要教育投入,教育投入需要几十年才会见成效,因此削减教育投入的后果也需要几十年才能看清,进士人数的变化必然会有滞后,而这正是我们从表中所看到的事实。
宗室参与海上贸易的最有力的证据是 1973年在泉州城外十公里的后渚出土的一艘巨型远洋船(船随后被运往开元寺,建立了专门的博物馆;见图片 2)。船身长 78英尺,宽 29. 25英尺( 24条横梁,每条长 23. 8米),吃水很深,有 12个舱壁,显然专为海上航行而建造。船的相关年代可以精确到 1277年。
如果说宗室曾经为泉州最繁盛的时期作过自己的贡献,那么,他们也助成了泉州在 13世纪的衰退。上文曾经谈到,这并不是因为宗室成员剥削太过,而是因为路中断了对宗室的供给,由此切断了泉州以外资金的来源,而供给水平的降低又使得宗室的消费水平变得越来越低。
孟頫出生在婺州(两浙东)兰溪县,他的父亲曾经做过湖州知州。宋朝灭亡时,孟頫还很年青,入元之初的十年,他在南方陪伴着一群忠诚的遗老。1286年,他和一群著名学者一起被说服,加入了元朝政府。经历了漫长而成功的官僚生涯之后,孟頫做到了翰林学士承旨和兵部郎中。此外,孟頫还以诗人、书法家和画家而闻名。事实上,许多学者都把他看做中国历史上最伟大的书法家之一。
在泉州,宗室是事件的核心,而在厓山,宗室的作用却是边缘的。的确,皇帝的随从中有宗室,战前几个月中集结起来的武装力量中不乏宗室存在,他们的故事却没有留存下来。
元朝政府似乎对宋朝宗室并无统一政策。赵孟頫的任用和提拔表明,元朝并不禁止宋朝宗室出仕。但是,政府却随时准备扑灭任何复兴宋朝的企图。厓山失败后不久,有人找到赵必迎,要他称帝、领导宋朝的复兴事业。必迎知道这根本就不可能,于是变易姓名,遁入深山。
宋朝的灭亡已经过去七百多年,但对许多人来说,宗室仍然有意义。其中原因,不在我的研究范围之内。我们的故事到宋朝就结束了,读者只要知道宗室后裔的故事远未结束,这就够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