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追《二十不惑》和《三十而已》,其实,这两个年龄节点于我而言都早已经是记忆,但是,相比较而言,我更喜欢去回忆二十岁时候的自己……
二十岁的时候,我在干什么呢?没错,我也在上大学。每每想到“大学”这个名词,我就非常感激自己的母亲,没有母亲的坚持,或许我连初中都上不了。如果没有记错的话,似乎从小学六年级的那个暑假开始,我就开始了尝试“暑期打工挣学费”的生活。此后的每一个节点暑假,能干点儿啥就干点儿啥,记忆力全是磨灭不了的“苦涩”:有目睹父母辛苦劳作的苦涩;有目睹老实的他们工地备受欺凌的苦涩;有自己在打工路上遭遇的各种风雨苦涩;更有负重前形顶着压力坚持求学而成绩始终平平的苦涩……
直到走进大学校门的那一天,我永远铭记对自己说的那句话“加油,一定要做一个全新的自己”。为了这句话,我付出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最终带着梦想和坚持,逐渐去赢得了自己想要的生活:三十岁之前,在武汉这座城市安了家,买了车,有了老公,有了女儿……或许,这在很多人眼里很普通,甚至是低配,但是于我而言,三十岁之前,足矣!
但是,二十真的可以不惑吗?谈何容易!决定你二十岁怎么生活的是你的原生家庭:家境殷实,比如罗艳和段家宝,做自己想做的事情,和钱无关;家境一般,比如梁爽和姜小果,很多梦想不是有就一定可以完成的,梦想路上的坑和陷阱都需要自己拿眼泪甚至是鲜血填满才有可能坚持到充满鲜花和掌声的终点。
唯一庆幸的是:二十岁,我从来不对自己想要的未来生活迷惑过!工作也好,感情也好,未来也好,我都很清楚我自己想要的到底是什么。也曾一度幻想过自己要很成功,也曾常常幻想过自己衣锦还乡给那些曾经阻拦父母让我读书欺负我们家人的哪些人好看,甚至曾幻想过步入仕途要干一番宏图霸业……最后,所有的梦想都妥协于生活,妥协于现实,妥协于平凡,妥协于自己这颗“不谙世事”“享受简单”的心。
二十不惑,不是因为清晰,而是因为无畏。三十而已,不是因为畏惧,而是因为责任。
二十九岁的时候,完了自己的第一阶段目标,虽然普通,但是依旧兴奋;现在,过了三十岁,有恐惧:恐惧父母身体不好;恐惧孩子学习跟不上;恐惧职场不能再上一层楼;恐惧生活就此继续平淡……有时候,焦虑莫名其妙,不期而至,如影随形。可是,转念一想,或许三十多的我,现在的我,才是最好的我:自己父母身体安康,公公婆婆自给自足还帮忙带娃,老公工作勤勤恳恳工资如数上交,女儿聪明伶俐乖巧可人,自己做着一份轻松且喜爱的工作……一切平淡,安稳,健康,幸福。
青春是值得怀念的,有青涩,有冲动,有梦想,有纯真;生活的当下是值得珍惜的,有温暖,有追求,有目标,有和谐。所以,怀念值得怀念的,珍惜值得珍惜的,人生本是旅途一场,又何必太过惆怅……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浪花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亦优秀。年龄,从来都只是一个数字;而生活,也从来都不只是一个词语……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