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20180604财知道:上周理财要闻盘点

20180604财知道:上周理财要闻盘点

作者: 财道研习社 | 来源:发表于2018-06-04 18:38 被阅读0次

一、国内要闻

 

1、2018年05月29日(周二):

①每日经济新闻:“天上掉馅饼的事是不会发生的,如果你看到一个投资机会,他告诉你又保本,又有一个两位数的收益,一定要小心,一定要问一问,它投什么项目才能够有这样的结果。”——今天,央行行长易纲再次给投资者敲了警钟。

 

财哥说:从前财政部长,到央行行长,高层已经好几次公开喊话,安全保本又有高收益的投资理财都是骗子,财哥也已经喊了无数次,请大家不要再上当了。

 

②第一财经:香港证监会称,诺亚控股香港有限公司(下称“诺亚香港”)因在销售及分销投资产品方面的内部系统和监控缺失,遭香港证监会谴责并罚款500万港元,目前诺亚香港已经同意对客户进行补偿,并且聘请了独立机构做检讨,未来将继续优化业务执行的合规与风险控制机制。香港证监会指出,诺亚香港没有遵守产品尽职审查、合适性评估、提供给客户的资料,以及销售方面的监督及监控措施等有关的各项监管规定。

 

财哥说:目前国内监管也在加强,关于投资产品尽职审查、投资者适当性评估等等。严监管,有利于保护投资者利益。

 

2、2018年05月30日(周三):

①中国基金报:对一级市场的投资机构来说,还有比错过IPO企业更郁闷的事吗?有,那就是投了IPO企业可能还亏钱……5月23日,欣锐科技上市,发行价11.65元,开盘价15.38元,首日大涨44.03%,直到昨天已连板5个交易日,目前股价24.57元。即使如此,当前股价距离欣锐科技IPO前最后一次融资的价格还差40%多。招股书显示,2016年9月,欣锐科技IPO前最后一次增资,新引进了8家机构投资者(穿透后为5家),合计以2.5亿元认购新增股份588.2352万股。增资后整体估值36.5亿元,每股发行价42.50元。

 

财哥说:上市后5个涨停板还亏40%,投资机构这次真的太尴尬了,所以说投资的价格还是很重要的。

 

3、2018年05月31日(周四):

①经济参考报:近期,部分银行把银行卡小额免密免签支付业务的单笔限额上调至1000元,上调理由是原有的单笔300元限额已经无法满足持卡人的支付需求。然而对于不少人来说,却全然不知自己的银行卡已经被开通了小额免密免签支付功能。记者调查发现,当前多数银行新发的银联芯片卡多默认开通了小额免密免签支付业务,但该项业务的开通却不需征得持卡人事先同意。

 

财哥说:有专家认为,银行开通便利化服务是时代所需,但客户的知情权应被重视并保护,否则再好的服务也无法完全得到客户的认可。现在新发行的银行卡都具有闪付功能,如果都是默认开通免密免签支付的话,一旦丢失,就很容易被盗刷,现在手机支付很方便,建议大家取消银行卡免密免签支付功能,可通过客服电话、网上银行或柜面渠道取消。

 

4、2018年06月01日(周五):

①上海证券报:在中国房地产上市公司研究成果发布会暨第十六届中国房地产投融资大会上,国泰君安地产首席分析师谢皓宇认为,目前所谓的"房地产行业低库存"只是一个营销手段。“从我们观察到的数据、第三方数据以及房企自身资产负债表的存货(即便扣除应收占款)数据看,都得不出低库存的结论。目前房地产行业平均去化周期应该在4年左右,是历史上偏高的水平,而不是偏低的水平,所以一定要重视。" 谢皓宇说。

 

财哥说:这和财哥在上周20180528期《财知道》中表达的观点基本类似,地产套路深,大家要小心。

 

5、2018年06月02日(周六):

①证券日报之声:据《证券日报》记者对银保监会官网及各地保监局的行政处罚梳理显示,今年前5个月,因为保险销售违规,共有天津银行等6家银行受到了银保监会的处罚。一家银行保险销售人员对《证券日报》记者表示,今年以来随着“双录”的实施,个别银行虽有销售误导等不合规代销行为,但总体来看,误导销售其实已经明显降低了。为应对繁琐的“双录”,不少银行鼓励消费者在银行的ATM机或网点其他电子渠道下单,以规避检查。

 

财哥说:请留意最后一句话,不小银行鼓励消费者在ATM机或电子渠道下单,以规避检查。银保销售常见的“坑”有两种:一是将保险产品和银行产品进行简单对比,让人觉得是同样的产品;二是对保险产品的真实情况选择性隐瞒。如果你自己不具备辨别能力,最好是在理财销售人员那里“双录”购买,如果被误导就能有相关的证据,更好的方式当然是找专业人士咨询啦。

 

二、国际动态

 

1、2018年05月28日(周一):

①华尔街见闻:2018,全球的并购交易规模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疯狂扩张。汤森路透研究数据显示,今年以来,全球的并购交易已经超过了2万亿美元,超过2015年成为本轮复苏并购规模之首,也创下同期历史最高水平。但并购活跃不一定是好消息,在经济已经实现了一定时间的复苏后,大量的并购活动反而有可能象征着“非理性繁荣”。亦有分析师将大型交易视作市场顶部的观测指标。上两次全球并购体量达到同一水平,正是复苏到头、崩塌到来的2000年和2007年。

 

财哥说:小心小心小心,多拿点现金。


财道研习社

中国人的理财大学

中国家庭的理财管家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20180604财知道:上周理财要闻盘点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twys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