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img.haomeiwen.com/i11743378/362f094bc74daa87.jpg)
纨绔子弟旧时指官僚、地主等有钱有势人家成天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而今越来越多的穷人家却也开始养起了这样的纨绔子弟。
小龙有六个兄弟姐妹,他排行老五。为了养活这一大家子,父母两个每天披星戴月地工作,也仅够勉强维持温饱。
小龙是家里的独子,上面有四个姐姐,底下一个妹妹。可以想见当他的爸妈在第五个孩子一出生,发现竟然是个带把的心里会有多么的激动。
本来“奶奶疼长孙,父母疼幼子"自古就是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再加上这一幼子竟是梦寐以求的男娃,当然会加倍的疼爱。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心怕摔了。
从小对于小龙的所有要求都毫无原则地满足。
不吃菜,好,咱不吃;不想吃饭,没事,一会零食奉上;不想读书写作业,可以,先去看会电视。所有的不想都可以不做,高兴就行。
想要新玩具,买;想要游戏机,买;想要穿名牌,买,借钱也得买,咱不能输给别人。只要是想要的,统统都买。别人有的你必须有,别人没有的,咱也得先有,只要快乐就行。
至于打扫,洗碗等一般孩子要帮忙干的家务活,父母都舍不得或不放心让他做。
在这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以吃喝玩乐为第一要务的家庭中长大的小龙,初中没毕业就辍学在家,开始了黑白颠倒的生活。
晚上与一群狐朋狗友四处晃荡,喝酒,打牌,吹牛13。凌晨两点回家算是早的了。第二天直接把早餐,午餐给省了,睡到下午两三点才慵懒起床。脸也不洗,口也不漱,扒拉两口饭,打会游戏,顶多再看点乱七八糟的书籍以彰显自已曾经也是文化人。
这样的生活一晃就是两三年,等到了将近二十岁上下,胡子已像春天的韭菜一茬茬地长了又长,小龙的生活依然似那天地初开时的状态,混沌不清。
此时双亲的年纪渐大,对于一些重活硬活渐感体力不支。看到小龙每天无所事事,神情漠然的状态,开始隐隐有点小担忧。于是四处托人想给他找点事做。可别人一看他精神萎靡,赶忙顾左右而言它。父母也是明眼人,知道没戏,每次没等开口倒先自闭了口,不敢再提。
后来姐姐姐夫觉得自己责无旁贷,就把他带在身边外出某生。
说是某生,无非就是每天帮忙看看店面。实在忙不过来时偶尔也会让他外出办点业务。可是小龙在家浪惯了,经不住这种朝九晚五,两点一线的生活。平日窝在店里早憋得慌,一有机会外出,那简直就是蒙受了天恩啊。姐姐姐夫交待的话还没说全,他就一个劲儿地点头:“知道了”。待一声令下,早已屁股冒烟不见了踪影。
每次外出一趟,姐姐姐夫总是望穿秋水等不来,想打电话联系,电话里始终是同一句台词:“您好,您拨打的电话正忙,请稍后再拨。”
就这样,小龙把每一趟的外出办业务当成放假,不把口袋里的钱花得一文不剩就不知道家里哪里。
这样几次之后,姐姐姐夫再也不敢交待他外出办事了。为了收拢他,每月给他千把元的零花钱,在店里配上电脑,布上网线。
从此以后,小龙算是死心塌地在店里窝了。每天除了吃饭睡觉外,都端坐在电脑前,精神抖擞,马力十足,就差没钻进游戏世界里去。
姐姐姐夫倒也乐得逍遥,只要他不惹事生非就行,吃饭,抽烟,喝酒还是付得起的。到了年终时,给他置办一身华丽行装,光鲜亮丽地回家过年,再丢给他个万八千的工资,也足够他春节几天的挥霍了。旁人不明就里,经常当着他父母的面夸孩子有出息。父母呢,也就就坡下驴打哈哈,总盼着孩子来年真会变好。
就这样,在姐姐姐夫家呆了几年的小龙到了谈婚论嫁的年龄。凭借着在外地帮大款姐姐姐夫做生意的头衔,倒也没怎么费力地讨得了女孩的欢心,在相亲后不久就在双方家长的撮合下成了百年之好。
父母想,这回总算安了心。儿子成家以后就不用再为他操心了。
没曾想好吃懒做惯了的小龙婚后依然没有一点收敛,照样黑白颠倒,玩牌,喝酒,打游戏。没钱花了就伸手找父母要。刚开始父母碍于新媳妇的脸面,每次都有求必应。后来次数多了,渐感失望,也顾不了情面了,开始隔三差五地数落儿了。小龙呢,没了钱花,就把气撒在媳妇身上。
就这样,一个原本和谐之家从此经常烽烟四起,鸡飞狗跳。直到后来媳妇忍无可忍以离婚相逼。
小龙则无所畏惧,要离就离,关我何事,我巴不得孤家寡人逍遥自在呢。
这媳妇见遇人不淑,也只能苦果往肚里吞。遇到相识之人总是抱怨:“本想着他们是个殷实之家,还有那么多姐姐姐夫罩着,嫁过来可以享福。没曾想这种小家小户竟然能养岀这种纨绔子弟。真是白瞎了眼。”
旁人听了只能暗自唏嘘:“纨绔出寒家,正是这一时代的新姿势。谁让你不明就里往里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