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亲》是09年由李军虎导演的一部纪录片,片子里记述了一个来自农村的老父亲到西安打工,供养儿子上大学的心路历程,从兴奋喜悦满怀希望,逐渐走向了绝望。那个被给予厚望的孩子为什么没能如父所愿,究竟谁能够为那孩子失败的未来担负责任?
片子播出后引发了热议,不少人从中看到了“知识无用”的论调。花了近十万元换来的大学文凭,在走出社会的时候,所能抵值的价值,竟不足出苦力的老父亲的二分之一。这样残酷的现实让许多人心灰意冷,不确定读书求学是否真是正确的道路。
韩胜利与父亲知识无用论是当今不少人的论调,辛辛苦苦不惜“重金”读完了本科甚至研究生,出来后就卷入了失业浪潮,顺利就业者也大多收入甚微,敌不过干零工、出苦力的人。“大概花了十万吧,如果按现在的收入来看,我得赚上十五年”知识看起来似乎并没有让我们变得更好,为那知识的付出,却几度让我们不堪重负。 奈何捡破烂都能发家致富,我们上了十多年的学却成了经济社会的最底层。
而片中的老父亲,更是“知识无用”这一论调的直接受害者代表。片子中出现频率最高的镜头,莫过于老父亲拿着自己的小本子,读他写下的日记的场景。听来满满的希望,不仅是寄希望于考上大学的儿子的未来,更是寄希望于知识改变命运的真理。然而许多年后,当儿子毕业多年却只拿着每月1500块的微薄收入,老父亲把本子扔到了一边,开始反思,知识是否真的有用。
“毕业即失业”是当今许多本科生乃至研究生都会面临的问题,就业市场竞争压力颇大,“狼多肉少”,挤破了头也不见得能分到一杯羹,高不成低不就,也有无数人为生活所迫,捧着一个本科文凭,当起了服务员,开起了小卖店。这些残酷的现实就像胜利所说“那有什么办法,总得要生活。”
但就业方面的窘况并不意味着知识是无用的,就业难有很多更实质方面的原因,本科生遍地开花、行业市场起伏更迭、教学质量日渐下滑……我们真正能从教学中学到的知识越来越局限,社会却越来越需要更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那些注重在大学生活中不断参与实践、不断充实自己的人,往往更能相对轻易地踩过就业难的浪潮,成功上岸。但对于胜利来说,大学四年,让他花费了更多精力的,并不是储备走向社会的知识技能,而是思考着该如何活下去。
连温饱都够不上,每天饿着肚子,算计着吃多少钱的菜,生活费才能够花,捡多少垃圾才能补贴自己的饭卡。这样的日子,谈什么诗情画意充实自己,哪有力气参与实践磨砺自己?
父亲在给他生活费原生家庭对于孩子成长的影响早已被证实,家庭环境、父母观念,对于孩子价值观及个人性情、能力的养成都至关重要。前段时间,在一个访谈节目上了解到一个叫林曦的画家,被其荧幕上显露出来的气质与魅力所吸引,她十二岁时,已经在父母的支持下开办了个人画展,在富足的生活中,她更有力气和资本去追求生活的艺术性,保留一份“不谙世事”的童真,所以当她三十几岁,谈到美食话题时,才能笑得还像少女一样可爱,谈到艺术、人生等话题时,又才能淡定从容得像早已年过中旬。而她之所以能有这样的气质和成就,不能否认知识的作用。她从五岁开始就一直坚持读妈妈读的书。而她的知识储备,以及她对于知识的敏感,又大多来源于她的原生家庭。
与之相比,韩胜利在这两方面都是缺失的,父母文化不足,虽然对知识仍有一定的信仰,对儿子求学能够给予最大限度的支持,但他们的眼界决定着他们仅仅将学历视为知识的唯一表象,视为活得好的唯一饭碗。就韩胜利本人而言,他有学历,却并没有足够的知识。学历只是专业知识上的一种证明,融入社会更为重要的却是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为人处世、交流表达,而这些东西,对于韩胜利来说都是匮乏的。他的家庭从没有能力教给他这些。
所以说,胜利的失败,并不是“知识”的失败,更多的,是原生家庭的失败。他的遗传基因也好,家庭教育也好,决定了他的阶级,他被“活着”这两个字所局限的一生。而我们很多人也一样,拼命力争上游的同时,想要克服的,并不单单是知识的界限,更是原生家庭所赐予我们的阶级的界限。
很残酷地说,我们很难超脱原生家庭的阶级,家庭环境的影响、家庭观念的引导,往往塑造着我们的人格、定位着我们的眼界、决定着我们的格局。但我们也不能单纯地将所有“失败”都归咎于原生家庭,归咎于父母的教育,归咎于这社会存在三六九等,存在着难以超越的贫富差距。因为当我们已经有足够意识的时候,我们就需要作为一个独立的个体,去尝试着担负起自己的人生。或安于我本存在的阶级,或力争上游,去靠近那个想要成为的阶级。什么才是最重要的,对于这个命题,总要我们自己给出答案。然而我希望,那答案,远远不只是胜利的那一句,“活着”。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