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去大致讲了农业的起源及在全球的普及。与农业伴随而生的,是对动物的驯化。驯养的各种大型哺乳动物与人类协同进化,并对人类社会非常重大的作用。最显著的是,这些动物提供了肉食,奶制品(他们提供非常优质且稳定的蛋白质)、肥料、犁具牵引(反哺农业)、路上运输(车轮的出现,可能与其有关)、皮革、毛绒(提供衣物等生活用品非常好的原材料)、军事突击手段以及使闲钱没有抵抗力的民族失去生命的病菌(这是个开脑洞的话题,后期会单独讲)。当然还有像用于打猎、看门、宠物的其他小型哺乳动物。甚至还有些昆虫类,比如蜜蜂和家蚕。
从书中我们可以看到,在全世界作为驯化候补者的148种陆生食草类大型野生哺乳动物中,只有寥寥14种通过了实验。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那些看似都能被驯化的食草哺乳动物,只有10%的几率被人类驯化呢?
也许托尔斯泰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著名的第一句话:“幸福的家庭都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能解答这个问题。那些“幸运”地被人类成功选中的家畜们,有什么相似的地方?那些“不幸”没被人类选中的动物们,又有各自怎样不同的“不幸”呢?我们看作者给出的答案。
第一、日常食物
生物学中有一个很重要概念是能量传递效率:能量在沿食物链传递的平均效率为10%~20%,即一个营养级中的能量只有10%~20%的能量被下一个营养级所利用。我们按最高的20%来计算,举玉米、牛、和老虎做例子:要想获得一斤牛肉,得用最少五斤的玉米来喂养。而要想获得一斤的老虎肉,则最少得用5斤的牛肉,也就是25斤的玉米。这些都是最保守的估计,实际情况中,很难达到20%的高转化效率。尤其是食肉类动物,基本维持在10%。
所以,远低于25:1的超低食物转化效率,让食肉动物第一时间被人类排除在驯化候补之列。而剩下的一些食草动物或者杂食动物,得尽量跟人类的饮食结构错开。比如,牛、羊、马,吃的是人类无法消化吸收的草,挤出人类需要的奶,贡献出人类需要的肉。猪、狗等虽然不是吃草,但他们吃的都是人吃剩下的边角料或者剩菜剩饭,同样也没有与人类的饮食结构冲突。
第二、生长速度
始终不要忘了考虑时间这个因素。如果一种动物,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才能驯养成熟,才能获得它的肉和奶。那么,人类就不得不考虑长时间驯养带来的空间、时间及人力成本了。况且,人类之所以要驯养动物。归根结底就是能快速的获得必须的蛋白质和农业耕作需要的畜力。
这个原则,就把大猩猩和大象给排除了,虽然它们吃素,不挑食,身上肉也很多。但是,没有哪个农民或者牧民愿意花上15年的时间等待他们成型。当然,你可能会说东南亚那边不是有某些国家,比如泰国,就驯养大象帮忙干活吗?其实,这是极大的误解,泰国人是驯服野生大象,而不是驯化大象,这有本质上的区别!
今天先讲这两个,明天接着讲后四个。
请记住,幸福的家庭总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