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的天堂》一课,脉络清晰,写了作
者两次去“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景象,分别
描述了傍晚静的大榕树和第二天早晨群
鸟活动的情景。宽阔清澈的河流,充满生
机的大榕树,活泼可爱的小鸟,构成了
一幅高雅清幽的风景画。
本课教学中最大的成功之处就是让学生
在个性化读的过程中抓住重点段落,边
读边想象课文描绘的画面。
例如:在教学课文的第八自然段描写
树的部分的时候,我就是这样做的。这
段话语句非常生动:榕树正在茂盛的时
期,好像把它的全部生命力展示给我们
看。那么多的绿叶,一簇在另一簇上
面,不留一点缝隙。那翠绿的颜色,明亮
地照耀着我们的眼晴,似乎每一片绿叶上
都有一个新的生命在颤动。这美丽的南国
的树。一开始我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
上,说说自己的体会,但是每个孩子在表
述的时候总是不能把文字中所蕴含的那份
宁静之美说出来。这是为什么呢?飞速的
思考之后,马上想到了问题的症结所在。
然后我再次提示孩子们:同学们,请闭上
眼晴,边听老师朗读这段话边想象句子描
会的场景,然后用自己的话把你想象到的
场景说出来好吗?为了能给学生莒造气
氛,我边动情地朗读这一段话,边播放
《高山流水》这首古筝名曲作为背景音
乐。当我读完课文,他们开始踊跃地描述
自己眼前出现的画面:有的孩子说:我看
到一棵很大很大的榕树,像一片森林,树
叶碧绿碧绿的,把河水都映绿了。有的孩
子还说:我看到大榕树的叶子非常光滑,
像涂了蜡一样,反射着那翠绿的颜色,刺
得我们眼晴都睁不开。
通过孩子们的描述,我知道,孩子们不但
理解了这段话要表达的意思,而且体会到
了在文字中蕴含的那份宁静之美,那么我
的教学目标完成了。虽然说孩子们还不能
够用语言明确地表述或者说从理性上表达
那份宁静之美,但是他们巳经深深地领悟
到了一有这就足够了。
本节课最大的败笔是在教学第十二自然段
的时候,我再次想引导孩子们想象鸟的天
堂里,百鸟起飞的热闹场面,但是在开始
有序的活动中突然出现了一个不和谐的声
音。“老师,我觉得这些鸟儿是想飞出来拉
屎。"这句话无疑给课堂投下了一枚重磅炸
弹。孩子们哄堂大笑,我也被弄得晕头转
向。课堂瞬间失去了控制。
这就是我作为一名教师与优秀教师之间
的差距。虽然自己的教学设计、教学想法
是好的,但是一旦出现突发性事件,就不
知道该怎么处理了,就让本来很完美的课
堂乱成了一锅粥。
因此在以后的工作与学习中,我要不断地
向老教师请教,多学习他们的调控课堂经
验,增长自己的教学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