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资料

作者: 梦萦绕之 | 来源:发表于2022-05-05 08:44 被阅读0次

    前天去图书馆找资料,没有找到,当我转身离开的时候,看到了我要找的书,上面也有我要找的内容,还是关于我那个家谱,不过内容很简单,下次有空去图书馆四楼找找看,有没有内容更详细的介绍。

    我找的那本书是关于我的老家岐山地名的由来,其中就有我们村子名字的由来,从这本书中,我看到我们家那个进士张殿元的事迹,虽然只是一点点,但这已经很好了。

    我那天把我在简书上写的家谱发到头条,听见很多批评的声音,的确,有的地方是我凭空猜测的,其中有一句写张殿元是有清一代陕西唯一的进士,很多人指出了错误,后来我看了他的简介,知道我写错了,他应该是有清一代我们益店唯一的进士,因为陕西的进士有很多,这是我的笔误。

    我们家人也一直在找关于张殿元的官方资料,我一位叔叔写了一本书,只可惜我回家没有找到,爸爸不知道放在哪里了,我问爸爸那本书写的是啥内容,爸爸说我那个叔叔也只是把我们家谱的族人关系搞明白了,那个资料我看了,原来我们村子同族的人都和张殿元有关系。在陕西农村,人们把同一个祖宗的后人都以一个门子称呼,如果是一个门子的,就说明他们以前是一个老祖宗,我把同族人和我父母同辈的人都叫爸妈,不是一个门子的和我爸妈同辈人称呼为叔叔阿姨,这就区别开了,毕竟亲疏有别。

    我邻居妈妈也是我们一个门子的人,她说以前我们村子的八家院也是她家的,我起初以为她说错了,根据家谱我看到她说的对,我那些门子的爸爸妈妈他们家是张殿元的兄弟们的后代,而只有我们这一族是张殿元的直系后代,说起来他们族人和张殿元是同父同母,当然也是我们的近亲了。

    我们村子现在叫太平庄,是我们镇上有名的富裕村子,以前它不叫这个名字,相传古时为杨姓和贵姓两大姓,取名观音村。后又以杨姓居多,改名杨家滩。后来在宗族观念极为浓厚的封建社会里,杨贵两姓人家经常因为小事发生纠纷,后来贵姓人家逐渐强大,他们将村名字改为贵家庄,杨家人势单力孤,只得忍气吞声,任其改了村名,不过他们族人商议要卧薪尝胆,忍辱负重,重振杨家门庭,争回这口气。全族人经过几十年筚路蓝缕的奋斗,终于使人口数量和家族实力压倒了贵姓,恢复了杨家滩原名。但是贵杨两大姓经常发生纠纷,村里大闹小斗如同家常便饭,民事诉讼多发。

    时光流转到清代光绪年间,庄南二里处的雒阳村出了一位大名鼎鼎的进士张殿元。他身居朝廷工部主事之职。可这年张家故里仅留耄耋之年的祖母冯氏孤居。深受周礼儒教熏陶的张殿元,苦于忠孝难两全,效晋代名士李密上书《陈情表》之风范,毅然辞去高官厚禄,携家人眷返回岐山,照顾日薄西山的祖母大人。荣归故里后,他热心公益,受知县胡升㷕之聘,于光绪十年编修成《岐山县志》。为了照顾祖母生活更加便利,他于紧临益店镇街道的杨家滩村购置了一院宅基,举家迁至此村。历览朝野大小世面的张进士,定居后见杨贵二姓如此别扭敌对,他便循循善诱,多方予以开导劝解,终使两姓人家化干戈为玉帛,言归于好。张殿元见水到渠成,便抓住多少年来困扰双方以姓争村名的面子问题,提议将村名改为“太平庄”,大而言之,期望天下迎来太平盛世;小而言之,寓本村百姓安居乐业,友善相处之意。杨贵二姓人家听罢,一致赞同以此吉祥美好寓意将村名改为“太平庄”。后来村里不知什么缘故没有了贵姓居民,但的确村风良好,民俗纯正,人才辈出。依托镇区优越的地利条件,全村经济繁荣,群众生活水平较高,成为岐山一大名星村。

    这就是我找到的一个关于张殿元事迹的资料,这只是冰山一角,他还参与了很多朝廷大事,以后再一一查阅资料,补充完整。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找资料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jnyr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