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趴在地上看对手,而不是站在云端看对手,如果站在云端看,对手很渺小。你趴地上的时候才会发现他们很强大,你才会认真研究,在强大的压力下绝地反击。
—— 猎豹CEO 傅盛
看到知乎上有一个问题,“那些厉害的人,都是什么样的思维模式?”
正好感觉昨天开始读的《黑匣子思维》,几乎可以完美解答这个问题。
作者马修.萨伊德,牛津大学毕业,拿下了政治学、哲学、经济学多个学位,目前是《泰晤士报》的专栏作家,英国时事节目《新闻之夜》的撰稿人。
看起来,他算是名校学者,但如果看他在牛津之前的简历,简直牛逼透了!
他竟然曾经是英国的乒乓球殿堂级名将,称霸英国乒坛近十年,参加了两次奥运会……
(学者萨伊德) (乒乓名将萨伊德)没错,他走了一条从体育名将到知名学者的颠覆之路。
这种转型,简直太酷了……
可以看看国内,绝大多数体育运动员,在功成身退之后,多半还会选择与自己体育专业有关的领域继续任职,比如姚明(篮协主席)、刘国梁(前主教练)、李宁(运动品牌)、田亮(额……综艺?文体不分家嘛!)
但,至少我从来没见过一个国内的运动员转型去做学者的……
因为,任何一个人都知道,这种转型太难了!跨行本身就需要勇气和智慧,而让一个运动员去评论时事,更是难上加难。
但萨伊德做到了,而我认为,帮助他转型如此成功的一个核心思维,就是:
黑匣子思维。
01 什么是黑匣子思维?
定义:记录和审视失败,并从中吸取经验的积极态度。
顾名思义,黑匣子思维,取名于飞机上的黑匣子。
大多数人感觉黑匣子很神秘,尤其是前些年马航失事事件,新闻里每天播的都是,寻找黑匣子。(因为黑匣子里,储存着飞机整个航行过程中的所有数据,包括飞机状态、机舱内录音、飞行员指令执行等等,找到了黑匣子,就能找到整个事故发生的始末和原因。)
而在航空领域,黑匣子的数据是极其珍贵的,尤其是类似出现事故的黑匣子,大家视如珍宝,因为,通过分析这些失事的案例,可以从中找到原因,进而做出调整和改变。
而这些或许仅仅是微小的调整,就能够减少未来的航行风险。
当年美国的哈德逊河迫降事件,后来被改编成电影《萨利机长》,讲了机长萨利,在发动机失效的情况下,把飞机成功迫降到哈德逊河上,拯救了155名乘客和机组人员的故事。
《萨利机长》萨利也被大众看作为人民英雄,但也被当局进行了调查,认为他在当时的很多处理是不够合理的。
而在整个针锋相对的过程中,无论是萨利还是那些专家们,并非要置谁于死地,而是真诚地去找出事故的原因,让这次事故,更有价值。
也就是说,在航空领域,对于所有的失败,都是保持极度开放的,因为失败,代表着问题,而把问题解决,就意味着可以在未来拯救无数的生命。
02 遗憾的是,黑匣子思维是反人性的
当我们面对一个错误的时候,通常有两种应对方式:
一是认错;
二是不认错。
而不认错,占大多数。再往深层剖析,不认错也有两种:
一是真心觉得自己没错;
二是觉得有错,但不承认错误。
这其实就是心理学上的认知偏差。
但,认错这件事本身,就是反人性的。谁不想自己能够一直保持正确,谁不想能够得到所有人的认可,但是现实是,个人的认知始终是有局限的。
就像当年伽利略不顾所有人反对,跑到比萨斜塔扔铁球玩,一大一小同时着地,提出了自由落地运动,也反驳了当时的圣人亚里士多德的真理。
可在那之前很多年,大家都觉得亚里士多德没错,认为伽利略反驳是胡扯……
这就是认知局限。
不希望自己已有的认知被告知是错的,也就天然地反对那些质疑的声音。
03 黑匣子思维的第一步是:接受质疑
对比一下我们的日常,面对别人针锋相对的挑战和质疑,我们会做些什么?
如果坚持黑匣子思维,就会特别认真的倾听,珍惜这次被质疑的机会,去分析自己是不是真的错了,如果错了,就及时修正。
但是,大多数情况是,一旦听到负面意见,就立刻炸毛,脸上波澜不惊,内心已经骂了对方无数次“傻逼”……总是非常不爽,“倾听你?老子不打你就不错了!”
所以,黑匣子思维的第一步,就是正视,并且接纳质疑。
就像欧达利昂的《原则》里,核心提到的:
保持极度开放。
猎豹傅盛曾经说过一句话,猎豹上市敲钟的时候,他在想,为什么敲钟的人是他?他并非名校毕业,也不算聪明绝顶,为什么他能做到?
他给自己的答案是:因为足够开放,他始终把自己放到很低的位置,人家比我强,所以我就要趴在地上使劲学,人家质疑我,我就拼命去思考,到底哪里有问题。
而这种看起来,似乎自动低人一等的定位,更有利于我们拥抱质疑,从质疑和失败中,获得经验。
04
正是因为,黑匣子思维的人,可以接受质疑,并且对所有的失败都持有开放和积极的态度。所以,他们并不害怕失败,而是用于试错。
《精益创业》很火,很核心的一个观点,就是要小步快跑,不断迭代,而这种执行策略的前提就是:
敢于犯错。
完美主义是大敌。
很多人都是被完美主义拖垮的,总想着一鸣惊人,一炮冲天,要做一个超级牛逼的产品,磨啊磨,结果磨得所有机会都没了,才把自己早已经过时的产品推出来。
就像iphone,在最开始的一代推出,并没有所谓的“改变手机时代”,但很快2代,3代,直到4代推出之后,iphone成了公认的颠覆性产品。
我们的工作和生活又何尝不是这样呢?
写一份报告,总想着追求完美,尽量多的搜集资料,结果1天时间,搜了半天还多,最后写的时候,依然脑子一片空白,最后仓促完成。
就像题主说的,为什么厉害的人,总是能想到解决方法,立刻执行?
其实,他们不见得真的瞬间就能找到了最好的方法,只不过他们第一时间敢于试错,敢于拿出方案,而其他人,“头脑一片空白”,并非真的智商有问题,而是在思维上,就害怕拿方案,因为他担心,这个方案不完美,一个想法划过脑子,被他pass了,又来一个,再次pass,最后把自己折磨的够呛,人家的方案都已经迭代了两轮了。
这就是思维模式的差距。
05 黑匣子思维的第三步:要建立成长型思维模式
有一本书,叫做《终身成长》,出版晚于这本《黑匣子思维》,谁是原创没有考证。
共同的观点是:
那些厉害的人,通常都拥有成长型思维。与之相对的,是固定型思维。
所谓成长型思维,简单说就是,你坚定地认为,通过学习,一定可以提高自己的能力,即使是失败,也会从失败中获得提高。
固定型思维是啥呢?就是在学习或者做事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我肯定不行”、“我再学都搞不定”的自我质疑,而这些质疑,让自己半途而废。
书里举了贝克汉姆的例子:
小贝的黄金右脚,圆月弯刀,绝对的任意球大师。
但是,他有别于巴西、阿根廷那些天赋型球员,他靠的是永远不放弃的练习。
贝克汉姆童年时期,每天都会在家里后院练球,而最开始的颠球只有5、6个,但他对足球热情太高,不断练习,半年之后到了50个,又过了半年200个,当他9岁的时候,创了新纪录,15分钟达到2003次。
而作者萨伊德曾经对小贝做过采访,小贝是这么说的:
“人们只在意我的任意球有没有进,而我想到的都是之前那些没有进的球。正是因为我经历了那些数不清多少次的失败,最终才能实现成功”。
放一张小贝小时候的照片
成长型思维的人,同样不希望自己会失败,但他们不恐惧失败,因为失败代表着又有了一次改进缺陷的机会,拥有了一个新的成长阶梯。
06 最后举个自己的例子吧!
16年6月13日,我开始保持日更写作。那一天,我跟朋友在饭局上说,我要努力每天都写一篇文章,看看写文章能不能让我赚到钱。
结果三个月之后,粉丝从2000涨到了2万,钱没赚到……老二还出生了,于是写作计划听了半年。
到2017年3月的时候,我想着,不行,现在没赚到钱,不代表以后赚不到,只要继续写,总有出路,然后就继续日更到了现在,2018年11月。现在的公众号粉丝是接近21万,赚到的钱,也已经远超我的本职工作了。
所以,在读关于“成长型思维”的时候,特别有感触。
只要不怕失败,继续走,继续走,总会找到出口。
而回头看,当时和我一起开始写作的人很多很多,但坚持下来的没几个,因为总会有这样那样的问题出现,没时间,没思路,没粉丝,各种不爽,但这就是成功的必经之路。
后来,无论自己做什么事情,或者遇到什么困难和挫折,我都会跟自己说:
“不要抱怨,要感谢这些失败,因为过了这个坎,我就会更强大。”
同样把这句话献给你。
我想,大多数厉害的人,不是因为天生厉害,而是因为他们经历了足够的失败,而且怀着一种敬畏的心去对待失败,让失败为我所用,榨干失败的价值。
小结一下:
1、保持开放,接受质疑
2、不断试错,快速迭代
3、杀不死我的,会让我更强大
以上,黑匣子思维模式,我想会受用终生。
完
我是简书作者kris,
85后/二胎爸爸/会计在读博士/500强央企/减肥达人/马拉松跑者
这几年干过的丧心病狂的事有:
3年陪孩子读了300本书/一年大山支教/半年拿到10个500强offer/2个月在职考上了财经类top学校会计学博士/半个月训练完成首个马拉松/1个月瘦了20斤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