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露对中国人来说是诗意的。
两千多年前的《诗经》名篇《蒹葭》,就提到了白露:“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杜甫也有金句:“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月夜忆舍弟》)
为什么是白的呢?很多人觉得夏天是绿色的,秋天是金黄色的呀。但中国人认为,夏天的颜色是红,秋天的颜色是白。古人以四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所以用白形容秋露。
现代诗句“白露秋风夜,一夜凉一夜”(《白露》,作者左河水),形容降温的速度加快。
白露是热与凉的分水岭,基本结束夏天的闷热,天气转凉,寒生露凝。夏天以湿为主气、秋天以燥为主气,白露则是过渡时期。
白露不能露,不能像夏天那样穿得少了。昼夜温差大,要防止着凉。
对于学生来说,夏天自在狂野的日子结束了,要接受管教、要上学了。
很巧,国际扫盲日9月8日也在白露节。这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1965年设立的,旨在动员世界各国普及教育,以便增进人际沟通、消除歧视,促进文化传播和社会发展。
再说点中国文化知识。白露期间大雁排成“一字阵”或“人字阵”,南飞避寒。大雁在我们中国人千百年的集体记忆中也有丰富的意味。
大雁被认为是禽中之冠,是具足仁义礼智信的灵物。所以秋天被称为“雁天”。中国北方的重要关隘,为首的名为“雁门关”,“得雁门而得天下,失雁门而失中原”。
大雁还是愿力的象征,所以藏佛经的塔称为“雁塔”。
大雁还象征爱情、乡愁、书信。欧阳修有诗:“夜闻归雁生相思,病入新年感物华”(《戏答元珍》)。李清照有词:“云中谁寄锦书来,雁字回时,月满西楼”(《一剪梅》) 。杜甫有诗:“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天末怀李白》)。
大雁亦刚亦柔、优美的姿态给人美的享受,曹植有诗:“翩若惊鸿,矫若游龙(《洛神赋》”。
白露及相关现象、情感,对于生活中的有心人来说,是永远可以感怀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