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德勒和德雷克斯认为:孩子是社会人,所有人都是平等的,再小的孩子也有尊严,需要被尊重和鼓励。孩子行为的首要目的是追求归属感和价值感,一个孩子行为不当,是因为他感受不到归属或自我价值的一种表达。孩子从小就有社会责任意识,也可被理解为“利他主义精神”。
“自我”为中心是孩子的天性。所以我们常常可以看到,老师开始分发资料的时候,有些小朋友就开始抢先把资料放在自己面前,哪怕老师是把资料放在了别的孩子面前的。
同时,他们的“利他”精神又体现得很明显。当我们在做游戏的过程中,卡片秩序混乱或者摆放混乱,不需要老师的提醒,他们也会第一时间冲向前,开始整理卡片,并且回到座位做好。或者说,在另一位小朋友回答问题的时候,他们会在对方卡顿的时候给予帮助,一个劲儿得在边上提醒。每次课前搬运教具,他们都兴奋得像是收到奖励一般,非常开心得帮助老师。包括家庭里面,只要家长引导得当,大宝非常愿意疼爱二宝,这种有爱的画面谁不期盼呢。嘻嘻
我正在尝试用正面管教的方法提倡和善与坚定,既不惩罚也不娇纵,鼓励孩子,尊重孩子,尝试去理解孩子行为背后的逻辑。去培养孩子的自律,责任感,合作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
昨天让我感触比较深的小事。
课间,我找小M聊天。我拉着他的手,跟他一起去隔壁空教室,我猜想他心理会有点忐忑,是不是他表现不好,老师要批评了呢?看着他紧张的小脸,我坐下来,并且抱着他,让他坐在我的腿上,尽可能拉近跟他的距离。我先问:老师很想跟你聊聊天,咱们说会儿话好吗? 他的表情稍微放松一些了。我问:你喜欢做小老师吗?他说喜欢。我说,我看出来你很喜欢,而且,你真的是一个很好的小老师,每次交代你的任务你都能很好完成,你很清晰规则是什么。我很喜欢你做我的小老师。那你想想,如果你做小老师,你喜欢他们上课随意在教室走动吗? 他摇头说不喜欢。我问为什么不喜欢呢?他说这样听不到老师说话,而且别的人也会跟着做。 我说:你看你真是个好老师,我相信你可以做一个好榜样,不过,我们想想,上节课,你走动了几次呢?他想了想说,两三次吧。我笑着说,那可不止哦,我数得很清楚,6次。然后我询问了他走动的原因。他逻辑清晰得给到我很多原因,还用“我觉得吧”句式,煞有介事的样子,看着也挺可爱的。 我总结说:你看到老师生气得让你坐下了吗?他说没有。我说那你看到我一直在用眼神提醒你了吗?他说看到了,确实每次眼神提醒的时候他都坐下了,只是很快又起来而已。 我问:你知道为什么老师没有停下上课来提醒你吗?他摇头。我问:咱们班有几个孩子?他一直在数,八九个?我说是的,全班10个孩子,除了你之外,还有9个。你觉得他们来学校是干什么的呢?他说学习。我问,那你呢? 他说,我也是学习。我说:是的,他们是来学习的。你们是一起学习。老师知道你站起来的原因了,不过,如果每次我都尊重到你,第一时间停下来跟你进行沟通,那么一个小时60分钟,我得停几次呢?那他们还能好好学习,好好听课吗? 他看上去在思考。我跟他说:我爱你,我特别喜欢你,你也要理解,他们也是我的学生,我也爱他们。我需要尊重你,尊重我们所有人和我们的时间。所以,上节课,你走动6次,我挺难过的,因为我觉得我停下来就是不尊重他们,不停下来,就是不尊重你。我感觉很糟糕。你能帮帮我吗? 他真诚地看向我的眼睛,他能感受到我是真的需要他的帮助,所以他说,下节课我会好好做的。我很开心,我说,谢谢你帮助我,我觉得这个是可以帮到我的,我们一起试试好吗? 第二节课,他真的改善特别多。专注的他学习能力确实强,第二节课的成果明显有进步。我挺感动的。
其实按照我对他的了解,他是能够很快理解到我的点的,而且,他平时也比较喜欢管事儿,本身就有发展社会责任感的意识。我相信,给到他时间,慢慢领会尊重老师,尊重自己,尊重同学,尊重课堂的正确方式,他会越来越找到自己的价值感和集体归属感的,他也会享受这样的快乐。
另外一件事,也挺让我惊喜的。4岁的小R,昨天我们在玩一个集体游戏,规定时间要完成既定的任务,大家才能闯关成功一起赢得奖励。到她那一环,她开始搞怪,没有按照规则出牌。我等待了她一会儿,两次提醒之下发现不起作用。我停下来问大家和她说:这个游戏是一个人玩还是我们所有人一起呢?大家都说,我们一起玩。我接着问:所以我们要怎么样呢?是我想做什么就做什么,还是大家一起按照规则相互帮助相互提醒完成呢?他们说,要一起。我转而对小R说,那么我们一起加油,争取完成任务赢得大奖好不好?她点头并且笑了,游戏接下来完成顺利,她非常配合。我问大家,你们觉得小R有没有进步呢?她是不是很努力一起完成任务呢?大家说是的。我们一起对她说thank you.并且为她鼓掌。同时,我对大家说,也谢谢你们给小R鼓励,跟她一起进步。谢谢你们非常好的完成了任务。大家一起相互说thank you.一起鼓掌,小R很开心,大家都很兴奋得在鼓掌,那种觉得自己真棒的表情真可爱。
我真的相信,孩子们有无限的潜能。我们也是。只要愿意学,愿意实践,愿意总结反思。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