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黄帝内经》373灵枢57水胀

《黄帝内经》373灵枢57水胀

作者: 莣致均湘醴陵生态村 | 来源:发表于2024-01-19 06:38 被阅读0次

灵枢·水胀57/81-1/1

黄帝问于岐伯曰:水与肤胀、鼓胀、肠章、石瘕、石水,何以别之?
岐伯日:水始起也,目棄上微肿,如新卧起之状,其颈脉动,时咳,阴股间寒,足胫肿, 腹乃大,其水已成矣。以手按其腹,随手而起,如表水之状,此其候也。
黄帝日:肤胀何以候之?
岐伯日:肤胀者,寒气客于皮肤之间,(上鼓下空)(上鼓下空)然不坚,腹大,身尽肿,皮厚,按其腹窗而不起,腹色不变,此其候也。
鼓胀何如?
岐伯日:腹胀身皆大,大与肤胀等也,色苍黄,腹筋起,此其候也。
肠覃何如?
岐伯日:寒气客于肠外,与卫气相搏,气不得荣,因有所系,癖而内着,恶气乃起,痣肉乃生。其始生也,大如鸡卵,稍以益大,至其成,如怀子之状,久者离岁,按之则坚,推之则移,月事以时下,此其候也。
石瘕何如?
岐伯日:石瘕生于胞中,寒气客于子门,子门闭塞,气不得通,恶血当泻不泻,忸(别本作怀)以留止,日以益大,状如怀子,月事不以时下,皆生于女好,可导而下。
黄帝日:肤胀、鼓胀可刺邪?
岐伯日:先泻其胀之血络,后调其经,刺去其血络也。

相关文章

  • 《黄帝内经.灵枢.水胀第三十四》

    【本章要点】 一、说明了水胀、肤胀、鼓胀、肠覃、石瘕等的病因、症候、病机以及其间的鉴别诊断等。 二、对肠覃和石瘕指...

  • 《黄帝内经.灵枢.胀论第二十》

    【本章要点】 一、胀的病因与病机,大多是由于寒气逆上,正邪相攻,营卫之气不能正常运行,便形成胀病。 二、胀病的分类...

  • 体寒是癌症的温床!这些症状你有吗?

    体寒:癌症的温床 《黄帝内经·灵枢篇》记载...

  • 五招祛除体内湿气

    文章源自网络 在致病的风、寒、暑、湿、燥、火这“六淫邪气”中,中医最怕湿邪。湿邪,《灵枢•水胀》:“此皆尝...

  • 夏季该如何祛湿?

    《素问·天元纪大论》:“太阴之上,湿气主之。”湿邪。《灵枢·水胀》:“此皆尝有伤于湿气。”湿性粘滞重浊,易伤阳气。...

  • 湿气

    自然界中气候因素之一。《素问·天元纪大论》:“太阴之上,湿气主之。”湿邪。《灵枢·水胀》:“此皆尝有伤于湿气。”湿...

  • 中医里指的湿气是什么

    自然界中气候因素之一。《素问·天元纪大论》:“太阴之上,湿气主之。”湿邪。《灵枢·水胀》:“此皆尝有伤于湿气。”湿...

  • 说 湿、祛 湿

    祛湿 湿,自然界中气候因素之一。《素问·天元纪大论》:“太阴之上,湿气主之。”湿邪。《灵枢·水胀》:“此皆尝有伤于...

  • 水胀

    水从下升,而推原其本,实自上降,离中之阴,水之根也。水降于肺胃,肺胃右转,清凉而化浊阴,是水降于气分也。肺胃...

  • 《内经》的养生

    《黄帝内经》,简称《内经》,分《灵枢》《素问》两部分,是中国最早的医学典籍。《灵枢·师传篇》说:“人之情,莫不恶死...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黄帝内经》373灵枢57水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mko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