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今日佛言

今日佛言

作者: Humoror | 来源:发表于2017-04-12 21:38 被阅读0次

2017.6.1

H:

前几天我遇到的烦恼是,一直没和您讲,我觉得是个人比较深层次的孽障。

一是我很执着“诚信”二字。源起我和我的伙伴沟通事情,发现他嘴里答应,实际上又没按说好的来做,以致我计划没法执行。让我很懊恼并否认这个人、或觉得他是不是不重视我?

后来我和他沟通了,觉得他可能是站在全局看待问题,或者不如我一样重视自己所要做的东西。

二是我有很强的比较之心。源于小时候读书就养成的习惯,谁谁成绩好做得怎么样。现在工作也容易是。他的观点不对,我的做法更好~等等,个人直觉上会先做判断,然后内心由此生出批判心 傲慢心 不服心,故会消耗很多不必要的情绪,同时不利于工作的开展。

很多时候我依然认为事实应该那样做,我是秉着尊重事件规律的角度来去解决,但往往人家不遂你愿。所以有时分不清是坚持的方向不对,还是处理的智慧不够。

家荣师兄:

像你这样的烦恼也许我们每个读过大学的人都会有的,所以不必懊恼,要找到对治的方法,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观、世界观,如果让每个人的价值观和世界观都必须跟我一致,那样自己就会很痛苦的,因为你有控制他人的欲望,而他人是不一定受你控制,能够控制他的唯有他自己的业力,他的思想、行为,表面看起来是他自己决定的,其实认真分析下去,只要他还是烦恼深重的凡夫,自己就没有主宰自己命运的能力,自己这一刻的行为受到固有思维模式的影响,你很想改变他的行为,唯有改变他的思维模式,而这种根深蒂固的思维模式,没有修行过的人想改变谈何容易呢,所以了解了这一点你就不会这么烦恼了。凡事都要讲因缘,要改变他的思想也是需要因缘的,这些因缘没有聚集,他就不会改变,同样的道理,你要想消除自己不好的情绪,都是需要因缘,有时候要多点在内心上做功夫,去分析,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情绪,它是怎么来的,为什么我会有傲慢心呢,从根本上来说是因为我有对自我的执着(我执),要消除它唯有依靠空性的力量,但是如果你没有学过中观,没有思考过空性的道理,是很难消除这些烦恼的,由五蕴所组成的自己这个虚幻的身心是了不可得的,身体不可得(身体是由什么组成的,哪一部分是你呢),心识更不可得(我们的心情变化莫测,昨天的心情是怎样的,前天的前段时间的又是怎样的,现在是怎样的,每时每刻都在变化,前段时间你喜欢这件衣服,也许现在你就不喜欢了),就如金刚经所云: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所以你慢慢去思考,就会觉得自己的想法很不实,具有很强的欺惑性,经常扰乱你的心,如果你可以当下认识烦恼的本来面目的时候,你就不会跟着它跑了,它就像秋天的云,时而出现时而隐没,不要跟随它,烦恼都是有为法,它的出现就说明了它肯定会消失的。另外,你可以从无常的角度、从菩提心的角度来思考,从多个角度来想,静下心来慢慢思维,当你得到定解的时候,以后遇到这样的问题就懂得如何解决了工作上有时候要多跟别人沟通,多听大家的意见,不要一意孤行,但有时候也要有决断力,因为有时候你可能看得比较准,需要你来做决定的时候就要果断,保持中道吧,不要过于独断,也不要太过放纵,需要讲原则的时候就要有原则,需要宽容处理的时候就宽容处理,有时候管理很需要智慧,如果你自己做不好,下面的人就不会服你的,不过从业因果来分析,下面的人不听你说是由于前世自己造了离间语的感受等流果,需要好好忏悔。

前行引导文原文:离间语的感受等流果:眷属仆人之间格格不入,或者主人遭到攻击等等。比如说,有些上师的弟子、官员的随从、家里的雇佣等内部大多数人相互之间不和,而且上师、主人再怎样费尽口舌他们也不听从,反而进行辩驳。一般家庭的雇佣,主人指派他们做一件简简单单的小事,可是说了两三次他们还是充耳不闻,直到主人恼羞成怒声色俱厉地加以呵责时,这些人才慢慢吞吞极不情愿地去做,事情完成之后也不向主人汇报事情的结果,性格一贯恶劣,这些也是主人自己前世挑拨离间的业报成熟于身。所以,应当对自己所造的恶业生起追悔之心,努力化解自他之间的怨恨。

2017.4.12

一、关于财富,因与果

智悲论坛上师教言

其实,求不得苦往往是源于狭隘的思想。倘若一味只为了自己,得不到预期的财富、地位,必定会因此而苦恼。对我们很多人来说,除了圣者以外,为自己流泪的人比比皆是,为众生流泪的却寥若晨星。由于每个人有强烈的我执,因而,感受求不得苦的人多之又多。放眼周围,无数人为了今生的幸福、受用,尽心尽力地辛勤劳作,他们却并不知道,如果没有前世的福德因缘,今生再努力也无济于事,到头来不但得不到这些,甚至解决暂时的温饱也成问题。----《前行广释4》

师兄言

至于你问的第一个问题,慈城罗珠堪布有比较多的开示,关于生活佛教的内容,我们学佛修行尤其是在家人是离不开生活的,出离心跟赚钱养家活口其实没有矛盾,最好的方法是自己设置一个目标,财富的目标,每个月赚到多少就足够了,再多的话就拿去做布施,这样设定了目标心就可以安定下来了,不会为了追求财富而不断去贪,如果没有目标,你就会不知足,就会不断去努力赚钱,即使给你赚了100万200万,甚至1000万你也不会满足的,因为你有100万的时候你会想再赚多点吧,到了200万你会想再赚到500万吧。人的贪心是无法满足的,越贪越多,家人自有他们自己的福报,不用过分为他们担心,尽了自己责任就可以了,不要给自己太大的压力,如果是想生活过得好点,有更多的时间来修行可以念地藏经,念地藏菩萨圣号,祈祷地藏菩萨,有了地藏菩萨的加持,健康财富各种愿望都不是问题的[呲牙],地藏经后面有说的。

如果没有前世的福德因缘,你如何努力,即使修财神法,黄财神也不能够赐给你福报,所以现在有财富就先好好布施吧,获得财富是果报,布施是因啊,百业经里面有很多这样的公案。

二、关于蟑螂

不要杀它们啊,如果你见到它们,生起杀心,之后去行动杀害,最后断绝了它们的命根,那样就圆满了杀业的四个支分,圆满了杀业果报很可怕的。即使仅仅犯了支分罪,果报也很重,何况是圆满了整个杀业。而且这些蟑螂之类的小含生,你越杀它就来越多,会报复你的,最好是念经回向给它们,超度它们,这样化解冤业最好。

可以买一个蟑螂诱捕器,然后把蟑螂放生在外面清净的地方,草地之类的,当然啦尽量不要给人看到,放生之前给它们念观音心咒或者观音菩萨圣号,最后回向给它们,这样最好,诱捕完后再用自制驱虫水来喷洒。

http://mp.weixin.qq.com/s?__biz=MzI2NTAwMTAwNQ==&mid=207705694&idx=1&sn=40c36e182fd34ced9674596c80704a14&mpshare=1&scene=1&srcid=041212rk6SBZdwJ0A2k7R961#rd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spm=a230r.1.14.83.Yg3kKW&id=530829298847&ns=1&abbucket=1

https://detail.tmall.com/item.htm?id=521398111764&ali_refid=a3_430582_1006:1110758216:N:%E6%A8%9F%E8%84%91%E4%B8%B8:2410897d34b1f1bb80b6a3efdfe26db9&ali_trackid=1_2410897d34b1f1bb80b6a3efdfe26db9&spm=a230r.1.14.1.phgLQn

三、针灸前行禅的本质是什么?

不论你是修身还是修心,你都要让自已有更大的调动精微能量的能力,你要能够调动整个宇宙、整个法界的能力,你才能够身清净,心清静,才能够得解脱。

四、关于精进

师兄言:

你觉得精进不起来,有时候是因为精进的因是持戒,而持戒的因是布施,布施也就是要看破放下,要从出离心入手,因为你还未体会到轮回的痛苦,还没有体会到能够修学佛法的暇满人身是多么的难得,而这样难得的暇满人身很容易就会失去,也就是寿命无常,如果你的无常观越来越强的话,你对法的意乐就会越来越强。而这些能够让你精进起来的动力依靠什么呢,就是依靠加行的力量,加行修得有多好精进的力量就会有多大。

精进到位了,才能够禅定,禅定到位了,才能够开智慧,有般若智慧才能够断除我们的烦恼,六波罗蜜其实是有次第的,前前为因后后为果。

若没有扎实的出离心作为基础,菩提心、空性、自然本智等等一切功德,都犹如海市蜃楼,始终可望而不可及。

——可见对于任何的修习、功课,都要持续加行、精进……

五、利他和严己

智悲佛网今日教言

世间所有的安乐,全部是从利他产生,世间中所有的痛苦,都是从利益自己而形成。明白这个道理后,我们应当学会正视苦乐。

——《入行论广解》

上师索达吉堪布微博

我们通过智慧观察,如果决定要做一件事,提前要有两个心理准备:第一,必须尽力把这件事做圆满,千万不要半途而废;第二,在做事的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困难、误解等,要把这一切当成磨练自己、完善自己的方便,心怀感恩。

相关文章

  • 今日佛言

    2017.6.1 H: 前几天我遇到的烦恼是,一直没和您讲,我觉得是个人比较深层次的孽障。 一是我很执着“诚信”二...

  • 丁酉年腊八节

    腊八今日天阴沉,莫怨苍穹不开颜。 细雨丝丝为甘露,微风徐徐是佛言。 八粟为粥祈吉祥,九州呈瑞圆悲愿。 当年今日佛成...

  • 《佛言》

    一、慈悲为本,为善心安 慈悲是佛道之根本,慈爱众生并给与快乐,称为慈;同感其苦,怜悯众生,并拔除其苦,称为悲...

  • 佛言

    今天做了一个梦,非常真实的一个梦! 梦中自己这一世是个和尚,一心想成佛,佛祖递给我一朵花,并对我说道:“你若是能将...

  • 佛言

    红尘易入难解,人情易欠难还。前世五百次回眸,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一切的情不过是一段缘,一段难评好坏的缘。 佛曰:放...

  • 言佛

    求佛佛不应,拈花花不开,抽刀断水流。 问佛信什么?佛口微微笑,吾求自身佛。 为人身正念,何须求他佛,心正吾即佛。

  • 佛言……

    人生,得失常有, 得,再久也是一时, 失,未必就是一世…… 感情,苦甜参半, 聚,未必就不会散, 散,未必就不碰面...

  • 2021-11-12

    佛前求佛言 一跪三千年 佛说佛不知 未了前世缘

  • 何为病

    今日读经: 阿难问佛,何者是病?佛言: 1、随恶人言是病。2、邪妄谄曲是病。3、言语伤人是病。4、贪爱色欲是病。5...

  • 佛言众生,众生了佛言;佛启悟

    《我的佛缘与佛心》 文 / 吴诺芸 2017-04-28 晚育子无眠夜 还记得第一次接触佛法是在很小的时候...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今日佛言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npat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