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戒学堂创意故事第十四天1841字 共23416字
处暑以后,每次在父亲家,仍然还是会把防盗门朝外敞开,让木门贴在房间的白墙上,便于房间里的空气流通。顽皮的秋风,总要把母亲做的浅色小花的门帘掀起来,仿佛是个贪玩的小男孩时时都要与人捉迷藏。
余晖夜幕,连日不断的秋雨,带来了阵阵凉爽的秋风。窗外的梧桐叶随风飘落,真的是“一叶知秋”。
父亲家对面的石室中学,今天一大早喇叭里音乐四起,偶尔还传来男老师洪亮的声音,提醒学生怎么做。以自己当教师的经验,学生们一定是开学报到了。而我退休前教的孩子们,今天他们也将步入初中,开启一段中学生活。亲爱的小孩,你们已经长大了,未来的路要靠你们自己去走了。
记得刚退休时,许多学校和校外辅导班都邀请我继续进行语文教学,我也非常想趁年轻再教一段时间的书。有的补习班老师甚至说:“卢老师,我知道你上有老,下有小,你又是个孝女,贤惠的老人婆。只要你周末选一天来上二节课,课时费随便你说多少钱一节都行……”因为要照顾年迈父母的生活,支持儿子、儿媳的工作,还要带孙子,也就断然拒绝了这些我心向往的教学工作。
由于中秋前,儿媳妇发烧,我也就每天24小时带孙子。好不容易,中秋一过要上幼儿园了,孙子又病毒性感冒,看来十一前孙子去幼儿园是不可能的了。
好在孙子睡觉的时候,我可以一边听语言学家、“汉语拼音之父”周友光的《静思录:周有光106岁自选集》,一边写颜体毛笔字,或者背一背古诗词。仿佛只在此时,才感觉自己没有虚度夕阳时光。
就好像在职工作时,总是7点刚过就到校。不到8点,就在教室里批改孩子们作业,守候他们的早读。放学后,还要当志愿者教孩子们写铅笔字。晚上不到灯火阑珊时,是不会迈出校门。仿佛只有这样,才不愧为人师。
今天秋风再起,母亲离开我已经快三年了。生命中、生活中,处处都有母亲的影子,仿佛老人家从未远去。只在皇恩寺的碑文前,看到照片中的蓝天白云下,母亲爽朗的笑脸,才会刹时潸然泪下,母亲早已驾鹤西去了。
先生特别喜欢的早餐是稀饭,一碗稀饭足够打开一天的胃口。于是,想让暑假呆在锦苑的孙子,也吃上一碗稀饭,孩子不耐烦地对着先生大声说:“这么烫,怎么吃嘛,你想烫死我吗?”接下来,爷孙俩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我一概不知,思绪回到了童年。
已经记不清楚是不是第一次吃稀饭了,母亲说稀饭烫,就吃碗边的稀饭,然后按顺时针方向吃,一圈一圈又一圈,上面的稀饭吃完了,下面的稀饭就冷了。
我不记得自己是不是这样教过儿子吃稀饭,或许教过,只是没有母亲教得这样生动富有情趣,或许根本就没有教过。但是,儿子从来没有这样无理的责问过我.
难道吃稀饭也需要传承吗?可就是母亲这些细节上的引导,的确让我在做每件事的时候,都特别喜欢动脑筋。因此,母亲常常夸我,说我特别聪明,看我一眼我就知道她想什么,我该怎么做。而看我妹妹,老人家就是看成斗鸡眼,妹妹也不知道母亲希望她做什么。
直到母亲离世前,家里的大小事,老人家都会让我去商量,哪怕是夜半三更。
立秋以后,早晚的秋风就会一扫夏日的炎热。特别是处暑以后的夜晚,秋风习习令人倍感惬意。“卢老师好!”夜色中,我已经想不起这位老人是谁了,“卢老师,我是你曾经教过的学生王雅童的爷爷。”“哦……”我恍然大悟。
他又接着说:“卢老师,能不能请你吃顿饭?”“好啊,我们约个时间,我也很想看看雅童……”我的爽快,让雅童爷爷很欣慰。
我的脑海中浮现出,一年级的雅童给全班同学朗读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的情景。在我的鼓励下,三年级的雅童就给全班同学上《生活安全》课。
雅童爷爷一边走,一边说:“我告诉雅童,老师不教你以后,老师曾经培养你的好习惯要坚持!”家长的一番话,让我感受到他对我工作的认可,心里甚感欣慰。
快走到锦苑时,碰到一位退休老师,寒暄中一位家长冲过来,塞了一小包卤牛肉给我。说一点小心意,感谢我对她孙子的不弃不离。
杨祎喆是王雅童的同班同学,聪明机灵,爱集体爱劳动。每学期,都会带许多花草来美化班级。就是不写各项家庭作业。
我让杨祎喆每天到校就进办公室,检查他的语文家庭作业,如果没有写,就会让他马上完成。就这样坚持了一个月,杨祎喆终于改掉了不写语文家庭作业的坏习惯。
我退休后的教师节当天,他给我打来了问候电话。他母亲也说,杨祎喆进步很大。
一直以为退休后,生活发生了变化,自己早已经放下对孩子们的牵挂,走进了自己的生活。直到今天才知道,自己只是将这份牵挂已经埋进了心深处……
“秋风清,秋月明,落叶聚还散,寒鸦栖复惊。”一年一度秋又至,撕页秋风载思念。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