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所谓三观

所谓三观

作者: _清鸢 | 来源:发表于2018-07-19 00:29 被阅读50次
    图片来源于微博

    看到有人在网上讨论文学作品里面的三观这个话题。我觉得大多数文学作品其实都是超现实的,虽然说艺术来源于生活,但大多文学作品为了突出某种理念,或者因为体裁的某种表现形式,总会把情境极端化,作品有种罗曼蒂克色彩,想象力鲜明。

    我们的三观大多是基于个人情感认同而成,是一定实践活动后的主观的价值判断或者价值选择,但归根结底都是属于个人主观意识。

    基于实践活动,就意味着一种思维上的局限性,我们把自己没有经历过的、没有看到过的、没有想到过的情况当做不存在。理所当然不能接受与自己价值观相悖的人。

    所以所谓的毁三观,无非就是两个人的价值判断的冲突,互相不能认同罢了。人这一生经历实在有限,不可能把所有情景都亲自体会一遍,然后获得所谓眼见为实的存在。

    说回文学作品本身,既然大多数为超现实的产物,尤其一些世界名著小说作品,大多是作家想象力的产物,人物是作家所刻意创造,人物历程为了突出某种特性而被极端化表现。若我们在欣赏这样的文学作品时,非要裹挟着自己的三观,去判断作品好坏,无疑太过偏颇,太过粗鄙。

    我们不能接受文学作品中与我们道德伦理相违背的地方,觉得持特定三观标准的自己,永远不会做出有违伦理纲常的事,无法将自己代入故事情境里面,所以无法与作品主人公共情,就不能理解作品人物某件行为背后的深层原因,更无法体会作品所传达的理念。

    觉得作者三观与自己不合,所谓毁三观。

    所以,有人欣赏不了悲剧,因为另一种意义上的理想主义,觉得自己永远不会遭遇同样的事,把不合乎常态化的事当做不存在。就不能设身处地地与作品主人公共情。

    但如果我们身处于主人公的环境下呢,我们能保证自己一直做出所谓合三观的决定吗。不要急着给出肯定的回答,没有经历过的事,还是预留一些可能。

    人性最复杂幽微之处就在于,置身于特定的情境下,我们可能做出完全超越自身意识的事,在过后会觉得行为的不可思议,本来以为这辈子不可能会做出那样的事。

    欣赏文学作品,或许需要我们保持谦卑,为未经历之事留一些可能性,也不失为另一种层面上的危机意识。有这样的准备也不至于真正发生同样的事,就犹如遭受灭顶之灾。

    永远不要偏颇,超越自身思维的局限去看待作品主人公的遭遇,努力把自己代入作品中 ,去体味作者真正传达的理念。

    三观从来没有正不正,只有合不合。都是主观选择的事,谁能保证自己的选择就一定是对的。即便此时对,不代表任何时刻都是对的。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所谓三观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qip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