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读《故宫物语》有感

读《故宫物语》有感

作者: 云朵团团 | 来源:发表于2018-09-24 19:01 被阅读0次

感谢责编莫老师给我们做了三期领读,给我们划分了读书计划,我安全按照莫老师给的计划按部就班读完了《两个故宫的离合》和《故宫物语》两本书,收获颇丰,再次感谢莫老师给我们做的丰富的领读内容,费心啦!

野岛刚老师这两本书写的真心不错,感觉有点像纪录片,在给你讲一个故事,又不断提出疑问,引领你去探索,特别有趣,又学到很多知识。这跟他的记者身份有很大关系,对很多问题都刨根问题、深度挖掘,这在写作手法上也体现出来了。另一个感觉特别赞的地方是,因为他是个外国人,他是站在第三视角来看两个故宫的历史及现状,所以很多我们觉得敏感的问题,他都能很明确的提出来,并以他记者的身份去求证探索,并给出他的分析。

梳理两本书的主要内容,以时间为线索的话,探讨了形成两个故宫的历史政治原因,文物到台后由保管为主转向展览的过程,在台后在政党轮替下故宫定位的摇摆,故宫文物历次海外展等等。

围绕这些事件,野岛刚走访了故宫文物到过的地方:战时博物馆四川乐山,南京博物馆,沈阳故宫,上海博物馆,北京和台北自不必说,让我们了解到故宫文物漂泊的历史。访谈过历任故宫院长,台北故宫杜正胜,林曼丽,张临生,周功鑫,冯明珠,北京故宫郑鑫淼等等,让我们从各个角度了解到在不同政治主张下,对故宫的不同定位,也印证了作者的核心观点——故宫与政治是无法分割的。

诚然,我同意作者的这个观点,台北故宫的产生就是政治变革的产物,而且将继续受到政治的左右。且不说和大陆的政治关系,就是台湾,在两个政党的轮替下,故宫的命运就很不同,我对于林曼丽主张博物馆对社会的服务贡献为第一优先还是赞同的,她下功夫去引起社会关注,从改变组织架构去吸引大家来到博物馆,进而喜欢博物馆,这个方向是没有错的,传统的以“保管”为第一要务的故宫观念已不适于当代的故宫存在价值了。

随着大陆经济的飞速增长,国力增强,流失到海外的文物越来越多的回流到国内,这是一个必然现象,国家经济是文化的根基,故宫文物代表我中华最璀璨的文化,两岸故宫文物本是同根,希望有一天这些分离的宝贝能再聚在一起。

相关文章

  • 读《故宫物语》有感

    感谢责编莫老师给我们做了三期领读,给我们划分了读书计划,我安全按照莫老师给的计划按部就班读完了《两个故宫的离合》和...

  • 故宫物语

    一个日本人眼中的故宫以及故宫里的宝物和变迁历史。第一篇以台北故宫各类宝物为主,第二篇以历史变迁中的故宫、台北故宫的...

  • 人间五十年

    ——读《国盗物语·织田信长》有感 上学期,一位喜欢日本战国历史的朋友送我了一部司马辽太郎著作的《国盗物语•织田信长...

  • 读《故宫六百年》有感

    好久没有动笔写书评或读后感了,一天在学习强国上偶然看到一篇文章——《故宫六百年:用文字筑一座城》,立即被作者的思路...

  • 读 《平家物语》有感

    耗时三周终于看完~以前只知道《源氏物语》,如今想来源平敌对,有源氏是该有平家,这部与《源氏物语》并列日本古典文学双...

  • 悟·叹·释

    ——读《浮生物语》有感 “不被了解的人,哪怕身在浩瀚宇宙,也觉得寸步难行,被了解的人,就算身在方寸之地,心中也自有...

  • [七夕词话]西江月

    读《源氏物语》,哀叹紫姬命运有感。 眸间星辉溢满,极光掠过鬓边。 执笔描画伊人颜,晓晨倚梅轻叹。 玲珑筛子玩...

  • 故宫有感

    红梁愈旧,黛瓦攀青。入目所有的景物无不告示着时光曾在此居留千载光阴。聚神凝视,唯有那窗台框住的天空蓝住了所有的历史...

  • 惊艳的爱情必然是爱如潮水

    惊艳的爱情必然是爱如潮水 ——观《水形物语》有感 写在前面:《水形物语》获得第...

  • 故宫,故宫 ——《故宫院长书中故宫有感》

    历史不仅属于它的创造者,也属于每一个人的眼睛和心灵。故宫,紫禁城,既凝固又变幻,他属于前人也属于我们。故宫的一...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读《故宫物语》有感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rhof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