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利壁垒的本质
专利壁垒,本质上是指处于技术优势的国家或者企业,巧妙运用专利制度,构建一个“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局部的、不平等的竞争优势区域(专利的排他性和地域性),从而使得自己的优势不断叠加,而非专利权人因被限制产品进入市场、遭受司法起诉、被征收高额的专利费用等,而发展受阻,最终失去竞争力。
这里的关键在于:构建局部的“不公平的”竞争优势!通过“不平等的竞争”获利!
其最终目的,就是将技术优势提升为竞争优势——然后,上屋抽梯!
专利壁垒的本质由此可见,专利壁垒在市场竞争中的战略地位,以及杀伤力。
2. 专利壁垒的类型
(1) “337调查”式的专利壁垒
什么是337调查呢?它得名于1930年《美国关税法》第337条款。根据该条款,美国的国际贸易委员会(ITC)有权调查有关专利和注册商标侵权的申诉。凡是被337调查认定存在侵权行为的外国出口产品,将直接禁止进口和在美国市场的销售。
此外,337调查的约束力是跨越国界的,也就是说它可以在全球范围内就侵权行为追诉。如果说一般的专利诉讼是用炸弹炸对方,那么337调查就是原子弹。通常来讲在美国的专利纠纷大家在地方法院打官司,很少使用337调查,因为后者律师费用高得昂贵,少则几百万美元,多则上千万美元,非一般创业公司所能承受。
�337调查常常是美国排斥竞争对手、争夺美国市场的超级武器。
(2) “专利圈地”式的专利壁垒
所谓的“专利圈地”就是利用申请或发明在先的专利在该技术领域画地为牢将其变成自家的领地他人未经许可不得入内的行为。
专利壁垒,往往是以其已获得专利权的基础专利为基础,将其改进技术及外围相关技术均申请专利,构成专利网,从而形成难以攻克的壁垒。
(3)“专利内化、捆绑式的专利壁垒
专利利内部化是指跨国公司为保持其领先和垄断的优势,防止技术外溢,还在专利技术领域或含有专利的商品贸易中具有强烈的内部化倾向。其中高技术或含有技术专利的商品、专有技术的商品主要流向拥有多数或全部股权的国外子公司,即使在技术创新成果与企业现有经营不相吻合的情况下,企业也往往不是轻易地单方面出让该项技术成果,而是将它作为交叉许可的筹码以换取自己所需要的其他企业的技术成果。
专利内部化的倾向不仅限制了商品流通的领域,同时还阻碍了先进技术的流通与应用范围,从而形成贸易壁垒。
(4)“行业标准垄断化”式的壁垒
其指的是通过实力相当的企业相互合作,进行专利的交叉许可,最后形成企业联盟,对外发布联合许可声明,最终构成对整个行业的技术控制,从而形成事实标准,即“技术专利化、专利标准化、标准国际化”。
3.专利壁垒对产业的遏制——以“中兴事件”为例
美国政府对中兴公司实行了禁令前一段的热点话话题:美国政府对中兴公司实行了禁令,禁止任何美国公司向中兴通讯销售零部件、商品、软件和技术,禁令有效期是7年。
中兴被实施禁令本质上是一个参与了国际贸易的公司多次不遵守签下的协议(贸易壁垒),最后遭到了惩罚这么一个事件。
人们很容易提出疑问:中国为什么没有自己的 CPU?
翻开这段血泪史,除了叹息,惋惜,痛心,就是总结经验,防止悲剧重演。
我国芯片产业研发经历,可以分为两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用足了力,结果发现绕不开专利。
绕开别人的核心专利,本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尤其是在竞争激烈的领域。筛选出来的核心专利都是极具竞争力的,如果打算所有的专利都避开,推倒重来,面临的风险是及其高的。
有点像盖大楼,一栋摩天大楼该怎么盖,其实整个流程都已经很成熟了。有人说,我就不要用钢筋混泥土,因为想避开钢材,钢材价格太贵了。结果是:要么根本就避不开;要么是整个楼都塌了。
第二个阶段:绕开专利,做了规避设计,但就没有发挥的机会。
为什么呢?这就是我们常说的“抢占先机”的战略意义所在。
因为先出现的系统、产品,可能会引导这个技术的方向,并且相关配套的技术,研发都是在它的基础上去继续发展出来的。晚出现的技术,不仅要在性能上超越此前的技术,且要和相关配套技术密切兼容。匹配生态系统的代价是巨大的,成功的几率也就非常的低。
可见真正竞争激烈的领域,正面突围的代价是巨大的!而绕道设计不得不面对重新生态系统的巨大风险。
因此,面对专利壁垒的正确姿势:不是突围,不是绕道设计!
而是换种思维看待问题,想办法“破”掉先发技术优势国家,给我们布好“局 ”!
4.我国藻油DHA技术专利现状(产业专利分析示例)
近年来,我国的不饱和脂肪酸产业迅速壮大,但是我国在该领域的知识产权现状却不容乐观。
以我国藻油DHA技术专利现状为例,相关专利进行检索发现:
(1)2013年后,国内申请剧增,但授权率不高(质量不高);
(2)有效专利比例不高,大量专利处于审查之中;
(3)专利布局在产业链下游(应用为主),产业链上游的原料和工艺类核心专利掌握在国外巨头如帝斯曼、马泰克等手中;
(4)以国内布局为主,国际布局严重不足。比较发现,国外的公司在布局国内专利同时,都积极在中国布局专利。
藻油DHA专利布局态势由此可见,国外(如,帝斯曼)的专利布局,对我国藻油DHA技术研发和推广存在严重的专利壁垒和专利雷区。
藻油DHA中国专利申请、授权情况
但是,也有值得点赞的地方,比如,面对国外巨头的侵权起诉,国内企业开始运用专利“无效”工具积极应对。
比如:帝斯曼的专利CN01806451.5 ,专利CN03814382.8等在中国被提及无效。
5.专利壁垒的破解之道?
面多国外发达国家的专利壁垒,如何有效突破国外的知识产权壁垒呢?
如何有效突破国外的知识产权壁垒呢?
(1)管理中面对困境突围的启示:
管理学的鼻祖是一个叫泰罗( Frederick Winslow Taylor,一译泰勒)的美国人,他是一位面对困境,善于“破局”的高手。
他的核心思维就是:避免所谓的“公平竞争”,他最讨厌的是“ 公平竞赛 ”。
管理学鼻祖,泰罗他做每一件事,都要努力,也就是要想方设法地去创造一些工具或手段,让自己处于一个比较有利的位置,用我们中国人的话来说,就是“以巧破千斤”。
从前面的分析可以发现,专利壁垒的本质在于构建一个“人无我有”的、不公平的领域,从而形成控制。
“破局”的基本思路应该是,打破他人构建的这种“不公平竞争之地”,而后,构建自己能主控的“不公平优势领域”。
“破局” 中,善于构建自己的主现场——“致人而不致于人”,是我调动敌人,而不是敌人调动我。
我国的很多产业(比如不饱和脂肪酸产业),起步都比较晚,西方发达国家本领域的巨头早已做做好专利布局,很多领域甚至是形成了各种各样的“铁桶阵”。
敌强我弱的情况下,如何不被敌人调动,而能调动敌人?
6. 破解之道:专利之“反客为主”战略
兵法:反客为主是指变被动为主动,争取掌握专利布局主动权的谋略。
在专利战略应用:
在进行专利布局时尽量想办法抓技术空白点,插脚进去,控制它的核心专利、基础专利和重要专利;
抓住有利机会,敢于“亮剑”,实现兼并或并购的目的。
具体如下:
第一步,乘虚而入,占据客位
市场先入者的布局尚未完成,还存在一定的技术空白点。这时,积极抢占空白点,布局自己的技术,争取与对方建立“专利同盟军”式合作;
或者是,市场先入者仅完成核心专利布局。这时,找到对方的核心专利,进行“铁桶式”布局,使其核心专利的威胁减弱或者失去作用。从而逼迫对方交叉许可,获得其核心专利的使用权,争取“背靠大树好乘凉”式的合作。
第二步,聚沙成塔,积蓄力量
获得对方技术(购买或许可)后,在其核心专利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改进。通过市场调查、专利信息分析、专利技术追踪、专利技术路线图的实时绘制来掌握相关技术的技术、市场、法律等客观条件,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过程来循序渐进,并最终建立自己的专利技术体系。
这个过程,对于专利的数量和质量,都有要求:
“数量布局”,是形成反包围,迫使对方许可的重要条件之一;另外,反诉中,往往会比双方提供的专利清单的长短,长者胜出!
“质量取胜”,是形成自己的核心专利组合,重点专利布局,能够有效“出击”,是另一关键。
特别值得指出的是,快速积蓄力量的重要方法——构建专利联盟(专利池):
当一家企业力量太弱,或者,行业整体实力不足时,可以通过整合行业互补性专利构建专利联盟,达到增加应对专利侵权诉讼的风险防御能力;同时,也能降低获得国外专利技术的成本。
第三步,乘势而起,破局而出
兵法云:仗不是打赢的,是等赢的,确定能赢才打,这叫先胜后战。
当掌握重要专利能够足够以左右专利布局,(在等待中积累实力,让自己不可胜,越来越强),再配合有利时机,比如:
或者,对方有重大失误(专利失效、侵犯我方专利权等)——敢于反诉和无效对方专利;
或者,对方布局存在漏洞(某些国家没有布局)时,积极布局己方专利,抢先占市场;
或者,对方布局存在漏洞(保护过窄)时,规避设计,或另辟新径,平分天下;
或者,对方出现专利污点,利用媒体或到达谴责;或反垄断法;
这就是等待“机会窗口”的来临。然后,乘势而起、破局而出,这里关键是要赶对节奏。
如何“识别机会窗口”,赶对节奏?
最简单的方法,就是盯住“大块头”(本领域重要企业专利分析与监控)。
为什么?因为大公司通常都会有专门的人员去研判趋势,比如要是国家出台一个政策,最先抓到政策信息,解读趋势的一般都是大公司,大公司会先知先觉,先动作,先受益。
紧跟“大块头”布局,是一种聪明而简单的做法。
总结:
在不占据优势时,甘居有利地客位;
可以采取“背靠大树好乘凉”模式,依托专利巨头发展(技术引进,获得技术使用权、开发权);
或者建立专利联盟军模式,(专利+市场;专利+资金+人力等合作模式), “珠联璧合”,合作共赢;
必要时刻,建立行业专利联盟,增强抵御诉讼的风险能力,降低交叉许可或购买的成本;
善于识别机会创口,在于跟好“大块头”。
乘势而起、破局而出,最终实现反客为主的逆袭。
思考以下问题:
1.对方怎么会愿意于我“合作”?
无非是两个原因:
一是来对他有利,他自己想合作,比如想提升产业链控制力。
二是不合作对他有更大的祸害,他不合作,“核心专利发挥不了”,无法获利;
2. 反客为主的关键在于?
1.找到合适的点(专利布局空白点),切入进去,占据有利的客位(如,产业链上游);
2. 找出转化的条件和时机,以局部制强( “围点打援” ),促进对方让步,最终推动局势向有利己方转化。
3. 找到战略重心,用好“我专而敌分”的道理。
任何事情要做实,就是一个“专”,在局部布局,形成绝对优势,然后,用全部的兵力压跨这个决胜点。(而不是全面出击!)
3. 战略指导原则:
想得到,先放弃!(要选择在哪做实,首先是要选择把什么地方做虚,把虚的地方放弃。)
“人无我有,人有我优”,很多时候,就是一项情愿。
“人有我无,人无我有,你玩你的,我玩我的” 也许才是捷径。 即,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和产品差异化,循序渐进,增强实力,最终建立自己的专利技术体系。
实现以上3点重要工具——专利分析和信息利用:
专利信息利用的场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