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
今天,参加了当地的一家麦当劳餐厅周年活动。我与朋友一家人在这里共进短暂的午餐。
英语老师常常提醒我,要在周末多多走进当地人的生活,在商店、运动场和餐厅里学习生活中的口语,不要老是蜗居在住处,独啃书本。这不,我只好硬着头皮照办了。

我特别接受不了洋快餐,即使是在这里,见到麦当劳、肯德基和泰迪熊餐饮店等等,恨不得绕着走;但对于麦当劳的感觉却稍有不同。多年前,或者说,在多年前的十几个年头里,作为业余版的培训师,我讲管理课时,在很多企业里讲过麦当劳的案例。无论如何,金色双拱桥对我有恩。比如,人家的《员工守则》和《岗位责任书》,虽然是条条框框,看上去太苛刻,但有的条款,颇具管理哲学深意。

就拿麦当劳针对儿童的促销策略说起吧——其前台有一条明确简单的要求:不许直接向小朋友促销产品;即没有成人携领的儿童不可以独自点餐;而与之对应的措施,就是在店里配有空间较大(约占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的室内儿童游乐场所,并辅助以小丑表演和爱心捐款等活动。在全球范围内,其千千万万家基层店,这一点基本都一致。此乃著名的“蓝海战略”的实践范例。环顾四周,相比之吃相很难看的、烦不胜烦的另类营销、促销手段,真的是境界不同。

二
在此地,有一个特别特的现象,澳洲人极其重视儿童的安全、尊严等权利。前三四周,这里的野营地丢了个女孩子。事后破案才知道,偷儿童的賊在夜里潜入帐篷,抱走了那个四岁的娃娃。而后十几天破不了案。电视台,每隔一会播放寻人启事,街道到处张贴小朋友的照片,州政府最后悬赏一百万澳元(人民币500万)。终于,在警察的大力搜索下,侦破了这起几乎让人绝望了的窃童案。

在平时接触中,他们爱孩子的方式与我们不同。人家对孩子不溺爱,男孩、女孩都被鼓励、动员去积极参加室外体育锻炼,而爸爸、妈妈常常就是陪练和教练的角色。闲暇中,他们彼此也是真够温情的,常常于公开场合相拥一起,毫不顾忌他人在场,作秀一般地表达亲情。

三
每当看到这些,都会想起来我的童年,不曾记得爸爸亲吻过我,而老娘平时鲜有主动去亲吻孩子的举止,反之,生气了就又喊又叫,甚至动手暴打也乃家常便饭!
唉,此刻的我,还想到一个细节,老娘打人前,常常吼着说:小子,今天给你过过生日,于是生日礼物从天而降,顺手拿起啥就直接招呼,棍子、扫帚旮瘩(扫床面的用具)等等…有时候打得你莫名其妙!

可是,也是想到了这些,也联想到她老人家跟我的老爹一道,对于儿子的严格教育和精心看养。她是护士出身,我小时候体弱多病,就爱发烧咳嗽,每当那个时候,家里就成了儿童病房,老娘也不睡觉了,一宿陪护,各种物理降温——冰块袋子放在脑门上、酒精绵周身擦抹……此刻,那些几十年前的小细节,一一呈现眼前,也打湿了我的双眼!

而且,心里十分内疚,这么长时间不去看望老娘,按照老娘的理念——是不是该往死里揍儿子一顿、甚至几顿?然而,她的精气神已经不能提供动手打人的能量了……
我命中注定欠老娘的,或者说她老人家当年不仅动手能力强,还有预见,提前打过了、打够了,仅就一个挨打和一个愿挨的俗理点评这个官司,娘儿俩,两不相欠!无论如何,娘儿俩都得认命,在同一个时空间,相遇在认可“棍棒底下出孝子”信条的文化氛围里,或许我们母子之爱比别的文化来得更刻心铭骨和醇厚真挚。
但是,在这里(西澳),大人打孩子可是个天大的忌讳。家长可不敢打孩子,尤其是打得孩子哭天喊地,惊动邻里,这样的话,即使孩子不懂得报警的事,邻居也一会让你吃官司的,也许你要蹲班房的!
一眨眼,已经在西澳一连过了两个生日了,举起酒杯吹蜡烛时,不知怎的,特别想念老娘以及她赐予的独特的生日礼物……

师大铁陀写于西澳2021年11月13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