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对于LSM-Tree设计的若干思考(分层原因、same size

对于LSM-Tree设计的若干思考(分层原因、same size

作者: Caucher | 来源:发表于2021-04-22 11:23 被阅读0次

    LSM-Tree是现代NoSQL, NewSQL数据组织和索引的基本结构,一般认为是从1996年Acta Inf.的一篇文章为起源,在随后至今的25年的时间里,对它的研究和优化从未中断过,主要是由于其提供的高超的写吞吐量和时间顺序性,非常契合现代互联网的应用;而较为宽松的结构,为后来开发者提供了非常大的优化空间。下面这张图显示了这些年对LSM-Tree的优化方向。


    image.png

    Hbase/BigTable/LevelDB/Cassendra/InfluxDB,基本都采用了LSM-Tree的结构。

    这样一个经典而广泛使用的数据结构是值得深入学习的。最近我在学习过程中思考了一些问题(不断更新),在这里分享出来,以供复习和讨论。

    0. LSM-Tree的基本结构

    分层结构,每层都有特定的数据结构在磁盘上用以存储数据,各层的Capacity是逐渐放大的,有常量的放大比例。
    在分层结构之上,有一个Memstore,写入时只需写入WAL和MemStore即可。
    MemStore大小达到一个阈值时,会flush到Level0;同理,各层level之间会定期/不定期的进行compaction,整合到下一层。
    类似于日志写,修改和删除不会去找原record,而只是一个特殊的insert而已。
    对于点查询,可以找最新的(最上层的)一条record。
    对于范围查询,要扫描全部的levels。

    MemStore的数据结构:通常为红黑树、跳表等;
    Disk Level的数据结构:通常为SSTable、初版实现为B+树。

    1. 为什么要分层?

    先给出一个统一的回答:为了最小化I/O代价。
    然后我们来解释为什么分层可以最小化I/O代价。
    首先我们考虑不分层的,只有一个Memstore和一个disk level的情景。假设disk level由B+树实现。
    我们分别考虑内存占比很大和很小的情况:

    • 如果内存占比非常大,大到几乎不需要去flush进磁盘,那么此时的性能瓶颈则不在I/O,而是在于内存结构的维护,CPU开销;(此时退化成内存数据结构了)
    • 如果内存占比非常小,小到只能容纳一条entry,那么每次插入都要flush磁盘,则此时瓶颈完全是I/O,每次都几乎要读出所有的磁盘叶子节点,然后再写回去;(此时退化成一颗B+树,甚至比B+树还要慢)。

    在这两种极端的情况下,中间肯定会有一个平衡点,能够使得CPU开销+disk I/O开销总和是最小的,此时内存和外存的比例是适中的,这就是只有1个disk level的最佳情况了。

    上面是一些比较感性的分析,我们把它形式化一下,引入一个重要的参数M。这个M表示,每次merge时写入一个新页时,平均有几条entry来自memstore。或者说,这个新页中,来自memstore的比例。对于一些常见的例子,如果这个比例不足0.5%,这个单level的LSM-Tree就不如B+-Tree的性能好。

    借助参数M,我们可以表示一次插入的代价,假设顺序读写磁盘1页的代价是X,那么做一次merge,就要一读一写2X的代价,这2X的代价可以让M条内存的数据落盘,那么平均每条数据插入的I/O代价就是2X/M

    可以看到,如何降低插入的I/O代价呢?只能增大M,就是增大内存的比例,但是也不能太大,否则CPU开销将成为瓶颈,正如我们刚才所描述的。

    但是这就是问题的极限了么?不是的。增大M还有一种途径就是缩小外存,把disk level那一层的size变小,就可以降低平均插入的I/O代价。但是缩小disk level的size不是相当于把LSM-Tree的承载容量变得很小么?因此我们要分层,形成多级的level,下层都比上层要大,但是相邻两层的size比例又不会很悬殊,以尽可能减小I/O代价。

    我们假设各层的size比例是固定的,都是20倍,分别计算只有1层和2层的插入代价来解释。假设Memstore是1GB,一页有421个条目。

    • 1层:disk level的大小是20*20+20=420GB,一次merge每写一页,要从1层读420页,一读一写I/O代价是840次,平均插入代价=2次IO / 平均1个条目被写入=2(平均每次插入的I/O代价)
    • 2层:disk level1=20GB, disk level2=400GB,一次merge(0->1)每写一页从1层读20页写20页,共40次I/O;一次merge(1->2)从1层读一页写一页,从2层读20页写20页,共42次I/O。加起来共82次。
      平均插入代价(Level1)=2次IO / 平均20个条目被写入 = 0.1 (平均每次插入的I/O代价)
      平均插入代价(Level2)= (2次Level2 IO + 1/20次Level1 I/O)/平均20个条目被写入=0.1025
      总平均插入代价0.2025

    可以看到,2层的I/O,比1层的I/O,少了10倍还多。

    那么我们总结一下,LSM-Tree为了在保证数据总存储容量不变的前提下,尽可能缩小内存和外存的Size比例以减少I/O代价而想出来的方法。

    2. 为什么各层的放大比例是一样的?

    首先说明,各层的放大比例一致是数学推导得出的结论,在这种情况下性能最佳。虽然看上去非常死板,但是在后面的优化中,是一根不能触碰的“红线”,即使会带来一些麻烦。
    第二点要说明的,放大比例一样是基于一个假设,就是在最后一层disk level K的size是固定的,此时放大比例才是一样的能达到最佳。如果要固定各层的size之和,然后确定放大比例,则不是相同的才是最佳的。

    下面我们来证明。
    假设insert是以每秒R Bytes写入LSM-Tree的,那就要求每层之间数据流通速度也是R。一般的,对于C_{i-1}C_iC_{i-1}要有每秒R Bytes的流出,其实就是R/S_p页的读入(for merge),然后因此C_i要有r_i * R/S_p页的读入,然后有(r_i+1) * R/S_p的写入,共有(2r_i+2) * R/S_p次I/O。那么K个层级都有这么多I/O,总共的IO代价称为H,如下式。我们对H求导,找极值即可,最终结论就是放大比例r_i有应该相等。

    image.png

    如果要保证磁盘总容量恒定,则是另外一种情况,结论放在下面,不作证明。层数越大,放大比例越小了。


    image.png

    3. 为什么SSTable要分区/分多个文件存储?

    image.png

    现代典型的LSM-Tree长成上图这个样子,Level0按照Tier compaction,Level1及后面按照Level Compaction。看起来很合理,一行比一行多,下面我们再放一个初版LSM-Tree的样子。


    image.png

    可以看到初版中的B+树实现法,是一行比一行大,而不是一行比一行多。为什么会有这种差异呢?
    还是一句话概括:为了减少后台compaction操作对前台CRUD的影响。
    Compaction对LSM-Tree结构的数据索引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想想看,如果每层仅有一个SSTable,进行层之间compaction的时候就会锁住两层的数据,会阻塞掉大部分的前台的query。
    那可不可以边compaction,边query呢?不太可以,可以的话也很复杂,因为SSTable中包含了许多的meta data(极值范围,blocks位置等)和index data(布隆过滤器等) ,这些数据在compaction的时候都要进行调整,很难做到同时进行。
    那此时就有一个idea,compaction能不能更细粒度一点,也就是说,每次compaction不要把一整个level都合并掉,只合并部分,比如30%,那剩下的70%还仍然可以进行Query。这个思路确实可以,也就是现代的实现方案,进一步,还可以让数据在每一层的时候就有序,这样更容易控制,查询也更快。但是实现中,如何控制一个合适的SSTables数量、各SSTable如何均衡等一些问题也要细粒度的考量。

    那初版实现没有分区,是因为没想到这个事情么?不是的。B+树不同于SSTable,各子树之间天生就存在着独立性和有序性,每次compaction的时候,选择一部分子树,可以达到同样的效果。

    (未完待续)
    (后面继续考虑开一篇新文章对LSM-Tree的各种现代版优化做一个总结,包括软硬件等。本文后面会继续对LSM-Tree设计的核心问题进行思考总结,持续更新)

    相关文章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对于LSM-Tree设计的若干思考(分层原因、same size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uxnll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