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止一次有人问过我文章标题这个问题。因为当年考上了武汉的公务员,也靠临时抱佛脚得了个某网络公司运维的offer,却最终回了贵阳。
返回小城市的我们,大都进了国企、事业单位、银行、设计院、学校这类父母喜闻乐见的单位,平日五天搬砖,周末聚会吐槽,熟悉了小城市的调性,慢悠悠经营着自己的小生活,颓颓然佛系地看淡工作——“食之无味、弃之可惜”始终是种羁绊。大概我们是90后里“特立独行、随性自由”这个特性残留最少的一群人了;
今年,读研的同学毕业了,经历了顶尖院校的历练,不少选择留在北上深,他们做着让自己有冲劲和热情的工作,干得不开心也可以豪气跳槽;
定居国外的同学无论是爱情(“大姐”的异国恋终于走到了一起),还是工作(“大姐”走上科研之路,“小莽弟”是金融巨子)都堪称励志模范,我们“全村的希望”没错了。
截然不同的人生轨道渐行渐远,我猛然想起“圈层固化”一词。就像前不久,同学“辣妹”结婚,从上海远道来庆贺的“纯儿”所说:“回贵阳的同学现在大都有车有房,也慢慢结婚生子,看到这种幸福会触动、羡慕,又有种恍如隔世的感觉。不知自己留在上海的决定对不对。”
我们大抵都会对自己的选择有所怀疑。选了这个,就落下那个,只能用想象去填充空白的选项。埋头走在自己的路上,偶尔抬头望向远去的另一条轨迹,心中陡然生出一阵怅然和羡慕。
回到小城市,本质是选择安适的小生活。若你觉得人生苦短,抑或赞同“成功没那么严重,做自己反而比较心安理得。”那回到小城市,大概率不会失望、后悔。当然,这种安适是一定范围内、相对意义上的舒适。
来看看回到小城市第三年我的真实状态吧:
25岁这一年,时间过得超乎想象地快,一回神就已8月。我开解自己,现在一年只是生命的1/25,当然显得短,五岁时一年可是生命的1/5呢!看到20岁的小朋友在饭桌上一脸呆萌地苦恼自己怎么都吃不胖,一桌人都感慨年轻真好。
我也很明显感受到精力大不如前,超过12点不睡,大脑就死机,除了立刻睡觉,再无别的重启方法。而大学时刷夜唱k,回寝室补半天觉,就能满血复活。
以我如此低的活力值,在加班是常态的大城市能熬到下班就不错了,再无精力来写现在这些我想写的东西,做其他想做的事。同时,也否定了我当初幼稚的想法:在完成国企工作外的时间,再从事高脑力强度的兼职。8小时的本职工作中,时间的耗散和对心性的消磨是可怕的。
同学“小镜子”说:“羡慕那个只会为考试分数担忧的年代,一切都充满希望...”看到她这条状态下的点赞数,就知道大家都心有戚戚。如今的我像极了一盘“干煸土豆丝”,每天在锅里煸啊煸,煸啊煸。
和不少小朋友谈过,刚毕业的小学霸有这样想法的不在少数:在国企、事业单位从事非教师岗位,幻想着工作会很轻松但工资少,所以打算开补习班。作为老阿姨的我时常规劝:这样的难度很大,首先没有学校的平台背景作支撑,难取得家长信任;其次要考虑自己的时间、精力是否跟得上。
最近P2p爆雷,我也身负重伤,下一篇详细写写,先占个坑。男票以为搭了一年工资(我是否该感谢自己工资少)进去的我肯定要炸,我却没有太多波澜,只是觉得很累。大概是在这懊丧国度,被蹂躏麻木了。很清楚:老百姓就是赚钱最困难,收割起来又最容易的那群人。这种沮丧如同陷入沼泽的人,越挣扎,陷得越快越深。乖乖呆着不动,反而能为自己争取些活着的时间。
升阶是升不上去了,连赚钱之路也步履维艰。于是转投养生、锻炼(不硬派减肥)、好好享受生活。赚得没有别人多,活得比别人长,享受得比别人多,不亏。不能成为资本家,成为生活家也不错。功成名就固然好,可那毕竟是少数人的狂欢,大部分人终将是花光心计也难以企及的凑数分母。“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但很多时候利如水中浮萍,你在水里游得愈勇,浮萍却被推向更远。尤其是当你全心全意搬砖,一转身,队里偷懒那人拆迁分到五套房的时候。
我倒心甘情愿在局促的格局里精心打造自己的小日子。不说了,这就去下单烤箱,还好,可以把大把时间浪费在尚有热情的事上。
—END—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