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放学的路上,薯条说她是“女孩公主”。
我问她,“那男孩可以当公主吗?”
“当然可以了。男孩也可以当国王。”
“那女孩能当国王吗?”
“也可以的”。她肯定地说。
我很喜欢牛津树的故事,原因之一就是它没有根据孩子的性别去限定故事情节,没有成年人的思维定势:男孩应该干什么,女孩应该干什么。
牛津树这套绘本故事围绕着由爸爸妈妈,三个娃(两个男孩Chip and Kipper,一个女孩Biff)和一条狗(Floppy)组成的一个温馨的大家庭。故事都是围绕日常生活展开,轻松有趣,但又没有落入stereotype。
比如出去游玩,有时是妈妈开车,有时是爸爸开车。
去海边玩的时候,半路上遇到修路必须改道,也是妈妈在看地图寻找新路线。
可是车陷进泥地里时,却是妈妈和几个孩子下来推车,最后还一起跌进了大泥坑~
妈妈也经常开车,妈妈也会看地图找路线,在爸爸妈妈身上也避开了常见的性别分工。
在大家各自准备拿手节目去参加展示时,Chip这个大男孩在织围巾,而Biff这个女孩在做卡车。在孩子们的身上,这一段小故事更是刻意颠倒了一下成年人司空见惯的女孩应该喜欢女工,男孩喜欢卡车。
类似的这些情节设定,在我们大人眼里看来甚至觉得有一点点反常,这正是因为我们的脑海里有了思维定势,尤其是关于性别的思维定势,尽管已经到了二十一世纪,尽管我们早已远离了男耕女织的生活,我们还是养育这件事上,总会不自主地去想男孩怎么养,女孩怎么养。按这样的思维模式养大的男孩女孩,再怎么谈男女平等都是空话。更重要的是,男孩、女孩都应该有这样一种自由——不为性别所限的自由选择权——自由选择自己所爱的专业、职业和生活兴趣。拥有这样的自由后,才能一起超越狭隘的性别平等,真正追寻个体之间的平等与尊重。
小小童书,责任重大。比传播知识更重要的是传播平等与自由的思想。开卷有益,却是对家长的考验。读万卷书是希望孩子们拥有更广阔的精神天地,这样才不惧前路漫漫。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