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我想从更加底层的视角去看“知识变现”,所以在进行这方面的主题阅读。
如果方军老师的《付费》《知识产品经理手册》让我从宏观理念视角去审视知识变现,那么教主和猫叔合著的《知识变现》就让我个体发展视角获得启发。
所以忍不住想写写笔记,算不上书评,就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吧。
书籍梗概
推荐去读本书作者有两位,萧秋水老师和彪悍一只猫。萧秋水老师是著名知识管理管家,自媒体人;猫叔也是知名自媒体人,拥有百万粉丝,前段时间也是刚刚出版《一年顶十年》。
强者渡己,圣者渡人。这两位老师不仅是实战派,也在努力用自己的行动影响更多人。所以他们的建议,值得一看。
本书的副标题叫“开启你的自由工作之路”,按照罗伯特·清崎的“财富四象限”,这本书或许可以看做是从第一现象进入到第二象限的思路指南。
本书从“大势”“透析”“准备”和“竞争”四大模块对“知识变现”做了详细分析,娓娓道来。
最可贵之处就是秋水老师对一系列知识变现大V做了深度采访,将近20人,这不仅是故事,还是事实,真诚满满,我就在里边找到了很多自己想要的模样。
下面我就我感触比较深的点说一说吧。
触动我的16个点
1.自由职业者和和自由职业态
不管是全职、斜杠青年还是自由职业状态,只要自己能够驾驭,只要具备相应的专业能力,只要自己能够感受到乐趣,而非各种不情愿,有选择能力,可进、可退、收放自如,其实就是一种自由职业态。
与之相比,自由职业只不过是其中一种展现方式而已,而且有很多人可能会进入自由职业后发现,这和自己想象的并不相同,在经历一段时间的煎熬后,又回到全职状态。
这两段话道出了自由职业者和自由职业态的区别。
很多人为了追求自由,在没有分析自身的情况下贸然辞职,却不知陷入了另外一个误区。因为自由职业并非我们想象那样。自由职业相比上班,需要更强的自我管理能力以及全方位的商业变现能力。
放纵不等于自由,自律更接近自由。
所以我们不应该追求自由职业者,而应该追求自由职业态。
2.斜杠青年
对于斜杠青年,百度百科的解释是“拥有多种职业和身份的多元生活的人群”。第一次听这个概念是在2017年,Susankuang 还专门写过一本书就叫做《斜杠青年》。几年过去了这个词似乎变成了常态,很多人在介绍自己的时候会用一系列title,比如张三,记者、演员、摄影师。好像没有很多title都不好意思跟别人打招呼。
问题是,斜杠青年真是如此吗?这本书有一句话让我重新审视斜杠青年。
斜杠并不是指多重的爱好,每一个斜杠后面,都代表了一种生存技能,即能带来收入的兴趣和特长。
在我看来,这句话道出了斜杠的本质:每个斜杠都是可以收入变现的。
如果不能,那就只是爱好。比如,很多人的确爱好广泛,但都不精,也不会受到市场的认可,无法获得收入或社会地位,这样的人,是不能成为斜杠青年的。
而且这种变现不是一次性变现,是真的可以有现金流,是有长期的管道的。现金流的衡量有三个标准:长度、宽度、牢固程度。
3.跳蚤
这是管理学大师查尔斯·汉迪在《个人与组织的未来》中的观点,摘录如下:
21世纪将是“跳蚤”的天下,“跳蚤”的重要组成部分就是组合式工作者,另外还包括微型企业和自由代理商等小型的经济体。
到底啥是“跳蚤”?如果把传统的成熟企业比作大象,个体就是“跳蚤”,或者可以理解为古典老师所说的超级个体。
汉迪认为这是未来组织的形式,为此他还有一个深度的思考:
买下人们的时间然后有效地加以利用,这种做法明智吗?如果人们能够远程完成工作,那为何不直接购买他们生产出来的产品和提供的服务,而让他们自己安排自己的时呢?这样的组织能够省去监督,节省办公空间,对双方都有利。
在上世纪这点还是超前思维,但在如今其实早已实现。这是个人品牌崛起的时代。这给我们的启发就是不要用时间来衡量自己的工作产出,而是成果。
要知道,互联网的世界如果只剩一维,唯有产品。核聚老师也曾说过,一个人的能力几乎等于产品能力。
所以夜深人静时不妨思考下:如果要单独作战,我是谁?我可以向这个世界交付什么?
4.KK的一千个粉丝理论
灵魂三问:
你有1000个铁杆粉丝吗?
他们在哪里?
你有哪些产品或服务可以提供给他们?
据说Scalers 就是一千粉丝理论的践行者。
5. 透析自己
如果真的想要做知识变现,需要如何做呢?秋水老师和猫叔给出了他们最看重的五条建议,这块就是干货了。
① 先做好单杠青年,有自己的核心优势
②做好自我投资:需要时间、金钱和精力的投入,还需要不断学习知识、练习技能,陷入思维瓶颈的时候,还需要外出旅行一下,开阔视野
③ 做好一样,再攻一样
④自我管理能力非常重要
⑤ 不断开发自己的潜能:对每个领域的追求,都应该是深入的,达到专业水准,达到市场的认可,建立自己的价值回馈系统
分析一下:
基础:自我管理能力+自我投资能力+良好的单杠能力
发展:不断开发潜能,通过刻意练习达到专业水平
心法:一次只做一件事
反观自己,能做到几点,能做到什么程度?果然大道至简,不繁,很难。
不信,我们看看什么叫“良好的单杠能力“。
6.良好的单杠能力
这里又有一个非常重要的论断:如果想要成为斜杠,首先成为一个优秀的单杠。
优秀的单杠需要具备:
优秀的单杠能力所以可以从这几个维度细细反思自己,能做到什么程度。注意,这里所谈论的是优秀的单杠能力。
7.写出高质量文章的三个密码
很多人说写作的秘诀是一直写。这句也对也不对。我们看看秋水老师给我们带来了哪些思考:
第一个密码不是多写,而是确定写作的质量标准;
第二个密码依然不是多写,而是多看一流的文章;
第三个密码还不是多写,而是多想。
竟然没有一条是多写,但是细细琢磨,这三点真的是秘诀。懂的人受益。
以我自己为例,前边尝试了写了几篇,别人认为还不错,但我自己知道还远远不够。但到底哪里不够,我不清楚。当我制定了自己写作的标准之后,我一下子想明白了这件事。我不满意的原因就是没有清晰的标准,写作就是一件需要靠灵感的事,但灵感是没法刻意练习的。但是有了标准,每个点我就知道该往哪个方向去努力,每个点上都可以进行多次迭代,而多个点的数字迭代其效果就是指数增长,怎么可能写不好!
为什么写作的秘密是多看一流文章?乔布斯早就说清楚了:
这就是秘诀如果我们不去看优秀的文章,我们怎么知道到底什么是好文章?不但要看,而且要看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文章,第一流的文章,然后模仿,或者直接“剽窃”!
量变不一定会引起质变,有条件的量变才会引起质变。
所以秋水老师还有一个观点我十分赞同:
作为一个普通写作者,我个人觉得是需要和自己的文字保持一点距离,这样才能在写作过程中思考。
如果文字,真的需要抱有一丝敬畏之心。
8. 七步打造斜杠青年
个人品牌是长期工程前4步不说了,走的就是前边说的“对标”之路。第五步属于技法,也不再多言。
这里我感触最深的是第六步和第七步。
第六步需要的是定义路线图的能力。秋叶大大说:
有些事情很多人顶多只能做一年半年的规划,这已经很棒 了。我可以做五年到七年的规划,因为我知道五年到七年打造个人品牌是很快的事情,可是今天谁愿意等这么久呢?并且谁愿意为这么久的时间做一个这么长远的计划呢?
反观自己,虽说长期计划不容易制定,但是真的有这股勇气吗?如果真的愿意拿出十年人生去做一件事,又会是什么景象?
第七步说的是检验。光有计划还不行。如果总目标是马拉松,要学会给自己设置一个个阶段目标,然后一步步去达成。道理不难,做到的人却少。
路径和计划一旦定义清楚就不要轻易改变,计划可以随时调整,做的快的可以加速,做的慢的可以放慢节拍,等能力跟上来了我再加速。
9. 做好个人品牌的素养
①能表达(能写、能画、能讲)
②能互动(卖萌、合影、应酬)
③能整合(互推、互补、互利)
不解释。
10. 狼牙棒青年
何谓狼牙棒青年?不是努力爬到金字塔顶尖,而是充分利用互联网的扁平化特征,努力在某个点上做到极致,出来就面对整个世界。这应该是最适合普通人的奇袭策略。
以下几句话,是触动我的瞬间,我想是有力量的,所以一并摘录下来。
11.萧秋水的奋起
一起吃饭的时候,朋友B问我是做什么的,我就老老实实的说:“无业游民。“ 他脸上立刻显出很鄙夷的神色,后来也不再和我说话了。后来……萧秋水小朋友就发愤图强了……然后内心就强大起来了。
12.剽悍一只猫
记得猫有次来深圳,明明可以直接约我吃饭,但还是通过在行约见我,他说知道我时间紧张,不能直接打扰,还是在行约见我比较适宜。他那次是从厦门过来,还特意带了厦门的凤梨酥给我。
在很多人的公号文章中,第一个赞赏的,往往是猫。
在猫参与的微信群中,他都是发红包最多的那个人。
他的公号文章,每一个留言都会回复。
粉丝达到50万,众口难调,也有粉丝口出恶言,猫不会骂回去,有时候还会给骂他的人发个红包,倒让骂他的人不好意思。
看完这段我直接被猫叔圈粉了,这样的人不能成事才怪呢!
13.秋叶大叔
听力不好大家可以同情你,但是工作搞不定就没有人会原谅你,你唯一能做的,就是“不要脸”,去解决问题,和正常人一样搞定,你才有说话的资格。
2016年在武汉见过秋叶大叔,他特别的口音让我印象深刻,但却依然挡不住我对他的喜爱。因为他活出了理工男的倔强,同时不断在发散自己的生命之光,去给别人带去正能量;
14. 邹鑫
5个月完成1本书的动力是什么呢?
我11月2日结婚,所以我想把这本书稿当做礼物送给我老婆。
果然,爱的力量是无穷的。
15.Scalers
我个人认为,先把一件事情做好,才有最大的可能性。很多人其实不够专注,焦点散漫,于是低水平重复建设。
16.彭小六
我说我没有退路,混不好,我就要找我爸要钱买房、买车——我工作快10年了,实在不想让自己看起来像一个废物。
从简书关注小六写读书笔记,到他成为简书一哥,再到今天强势品牌之路,起初是多少无奈的驱使。突然想起一句话,这个世界,我只能向前。
写在最后的话
我们不应受限于任何概念,因为生活本身,就是无限。
做自己热爱的事,我坚信,一切皆有可能。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