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区柯克是世界公认的悬疑片大师,
在当时世界,
美国普遍认为希区柯克是一位商业片导演,
但在法国新浪潮之后,
特吕弗不远万里来到美国采访了希区柯克,
将其称作一位伟大的「作者导演」。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84075/7435ecb2a3fbdab9.jpg)
他的影片绝大多数以人的紧张、焦虑窥探、恐惧等为叙事主题。
电影总是有无处不在的悬念,
充满活力的镜头运动,
变态的男女主人公。
《惊魂记》讲述了一个女主人公玛丽恩偷走老板四万美元驾车逃亡,
路遇大雨只好借宿路边的贝茨旅馆。
老板贝茨是妈宝男,
在母亲胁迫下,
在玛丽恩洗澡时将其杀害。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84075/6a52ec19d040dd83.jpg)
之后玛丽恩男友来到旅馆,
终于发现了贝茨的秘密,
妈妈早已死去,
原来是精神病患者贝茨一人分饰二角。
01
▼
视听语言营造氛围
电影是一门视觉与听觉相结合的艺术,
希区柯克更是操作画面与声音的高手。
在《惊魂记》中,
大量使用了运动镜头和声音来增强影片的悬疑恐怖之感。
比如说,
在影片开头就使用了音乐家赫尔曼的配音,
一段紧张又刺耳的管弦乐
将观众带入了这一个悬念紧张的世界之中。
电影画面出现之后,
影片横摇的观看了城市,
之后将镜头推到了一扇窗户上,
然后钻入了窗户进入了影片的叙事之中,
表明了他们这段关系是见不得人的,
但又暴露在观众面前,
使观众成为了一个偷窥者,
满足了观众偷窥欲望,
希区柯克就是这么一个操控观众心理的高手。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84075/145326482870628c.jpg)
提到视听
就不得不提影片中最为著名的“浴室杀人”片段了。
在女主人公欢乐的洗澡后,
从白色薄纱中,
观众看到黑影来到,
情绪紧张起来,
凶手掀开薄纱举起刀子,
尖锐管弦乐再次响起,
镜头快速切成面部大特写,
之后快速在玛丽恩受攻击的各个身体局部切换,
冲击着观众的心理。
在50分钟女主死亡,
极大的打破了传统的叙事结构,
并且继续给观众带来悬念,
影片该走向何处,
故事要怎么发展。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84075/525154c565551534.jpg)
02
▼
精神分裂制造悬念
希区柯克是第一个将精神分析引入电影的导演,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在他的电影中得到很好的印证。
诺曼就是一个具有三个人格的精神患者,
但与《致命ID》等影片不同的是,
诺曼的三个人格中的变态人格占据了绝对的上风,
控制着他的受虐人格和母亲人格。
在影片最后的内心独白之前,
观众一直认为他的母亲人格才是罪犯,是个杀人狂,
但独白之后,
才发现母亲也只是一个受到控制的一个“标本”而已,
直接带来了一个重大反转:
之前诺曼模仿母亲的声音,
表现自己委屈、受控制也都是变态人格做出来的。
将之前观众所对诺曼做到一切评价、同情统统推翻,
带给观众更加巨大的震惊。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84075/1458f15b95b0fd9f.jpg)
希区柯克的恐怖是一种高级的恐怖,
是脱离了鬼怪,血腥的艺术,
他将人内心深处的幽暗无限放大到观众面前,
引起观众惊呼尖叫的同时也带给了我们对于人性、精神的思考,
并且真正的做到了雅俗共赏,
这就是大师手笔。
![](https://img.haomeiwen.com/i14084075/e2cdeb98504ad8b6.jpg)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