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节奏,人们往往有一个误区,以为只有声音才有节奏。
比如我们往往能直观地体会到:舞曲一般是快节奏的,歌唱一般用舒缓的节奏,架子鼓的节奏是点状的,合唱的节奏感决定于团体配合的精准一致。
而我认识到不但声音有节奏,动作也有节奏,是在学习舞蹈之后。
学习一支舞蹈,首先是熟悉分解动作,然后再配乐练习。
分解动作本身是没有节奏的,但当它与音乐相呼应,就产生了节奏。
这一拍完成什么动作,下一拍完成什么动作,这样一拍一拍地连接起来,音乐流动,就形成了舞蹈。
虽然舞蹈的节奏与音乐有关,但它并不依赖音乐的声音而存在,关掉音乐,仍然可以感受感受到舞蹈中的节奏。
印度舞女指尖突然伸向你,然后缓缓旋转收回;旋转的舞者,目光注视着你;白衣飘飘的女孩,一个转身,定住,然后背影远去……我们叹服于这些动作在时间的控制如此精妙。
节奏感的本质,就是时间感。
如果我们再做一下相关的联想,就会得出一个结论:任何能在时间上留存的事物都有节奏。
花儿有花开花谢的节奏,月亮有西升东落的节奏,潮水有涨与退的节奏,在我们的有生之年里,山与石的节奏是静止。
而就像音乐有节奏,舞蹈有节奏,甚至书法,插花,写作也都是节奏的艺术。
很多我们难以言传的美,都是节奏美。
记得看过一期节目,讲的是书法的鉴赏。
主持人说,书法之美,不仅表现在呈现纸面的形象,更在于人们根据笔画的形态,墨迹的浓淡和空间的利用,能联想到的书写者完整的运笔过程。
书写者起笔的气势,转笔的动作,开笔的幅度,挥洒的形态,走笔的速度,力度的大小,在时空维度上形成了一幅生动的图画。
这其中,时间与空间的美妙结合,让书法呈现出一种摄人心魄的魅力。
写作的节奏感则更为隐晦。它体现于读者思维活动和情绪活动在时间上持续和变化。
文字调动起来的思考过程与喜怒悲惧惊等情绪体验,营造了节奏感的细节。
Spenser归结了写作中呈现节奏感的四个方法:讲故事,设悬念,能代入,有反转。
方法的套用,确实可以让你丰富节奏的细节。但呈现的效果如何,依靠的是作者的把控能力。
太极大师的行云流水,恋爱高手的极致浪漫,谈判专家的心理搏弈,无不如此。
龙龙曾经在群里提到过这样一个经历:
在日本旅行时,她曾经有幸观摩到一位茶道大师的茶道表演。
大师一出场,一落座,她的整个灵魂就被牢牢定住。那种震撼心灵的宁静和深沉,让她久久难以忘怀。
她说,同样是茶道,其他人表演时就完全没有这样的感受。
其实这就是节奏感的魅力。
高段位的人都是节奏高手,他们控制节奏的过程,呈现出美和智慧。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