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关乎性,除了性以外;性关乎权力。”这句话被作为奥斯卡•王尔德的语录广为流传。
而名剧《纸牌屋》(英文:House of Cards)里的男主人公Frank在剧中遭美女Zoe拒绝后,也恰如其分地引用了这句名言: “Everything In The World Is About Sex , Except Sex. Sex Is About Power.",更一时传为经典。
笔者做了一些资料的搜寻,发现在以上这句话是否真正源自王尔德这个问题上一直存有争议,相关的证据指向并不充分。
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1854年10月16日—1900年11月30日)是出身于爱尔兰都柏林的著名诗人和剧作家,生前创作了不少为人熟知的戏剧作品和名言警句。比如:“人生中只有一件事比被人议论更糟糕,那就是:无人议论你”。(There is only one thing in life worse than being talked about, and that is not being talked about.)
不过,是否是王尔德的原创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解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关乎性,除了性以外;性关乎权力。” 这句话?这句话给世人带来的现实意义是什么?
现代性心理学的奠基人、被誉为精神分析学之父的弗洛伊德首创性地把“力必多”( libido,性动能,性驱力)的概念及其成套理论带给了世人,使得人们开始对性,这个人类自然的生理需求,在社会生活中的意义和对人际关系的影响有了系统性的认识。
人们开始理解,性不仅仅是个体的生理需求,也是政治经济活动中人际影响力的体现和运作手段。人们不再避讳或者是选择性地忽略性驱动在人类社会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存在。同时也意识到:性驱动的重要程度决定了疏导而不是压制,方为明智之选。
弗洛伊德的两篇代表作《文明的性道德与现代人的不安》和《性学三论》的核心论点就是“泛性论”,弗洛伊德将性的驱动定义为人类社会发展的原始动力;这似乎与“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关乎性,除了性以外;性关乎权力。”这句格言有异曲同工之处。
果真如此吗?不论是弗洛伊德的“泛性论”,还是疑似王尔德关于性的语录,其实质是:在凸显人类性的需求在社会生活中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之余,忽略了人类在具备自然属性的同时更具备理智的社会属性这个基本事实。毋庸讳言,在一定条件下,人类的自然属性,比如性的欲望,会如同动物的本能那样占据上风。
但是,人类之所以成为人类,就是因为已经超越了动物的本能,而具有思维和理智。人类社会之所以从一个群居状态演进成一种社会形态,就是因为人类已经就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达成共识,这就是通过理智、道德、法律等要素来规范人类社会的存在方式和运作模式,以实现人类从个体到群体的共存共荣,繁衍生息。
法国思想家帕斯卡尔说过:“人是一枝有思想的芦苇。”人类具有生物界的共同属性,即生命的脆弱性。但是人类更具备了其他生物所不具备的能够思想的大脑,因而人是有灵魂的。帕斯卡尔的论断可以弥补弗洛伊德“泛性论”的不足,将弗洛伊德的理论从心理学的本能层面升华到社会学的思想和道德层面。这就阐释了为何人可以做到发乎情而止于礼,而动物不能做到。
如何解读“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关乎性,除了性以外;性关乎权力。”这句话,其讨论的核心是一切事物---性---权力三者之间的逻辑关联。
![](https://img.haomeiwen.com/i29269345/e04402760a2fce29.png)
权力是对于他人的一种影响、支配的能力。而权力对个人自我的体现在于个人的自由度,即实现自我放纵的能力和空间。可见,权力分为两个维度:第一是对他人的操控,第二是对自身的放飞。
性是人类的生理需求,是人类最接近动物属性的原始本能,也是身心压力的宣泄渠道,和能量的释放途径。性也是一种能力,也同样能够影响到他人,甚至支配到他人。
毋庸讳言,社会性的权力,诸如政治权力、财务权力,人事权力等会对性资源的获取产生优势张力。但这种优势,并不意味着必然。人们对于权力的追逐,更多的是出于对外部世界的征服欲望以及由此产生的荣耀感和满足感。从根本上而言,性的原始本能并不是人们改善自我、支配他人的原生动力。
对于这点,无需具体例证。每一个人在社会生活中,在不时嗅到权力的气息之余,难道没有感受到自己以及他人灵魂深处对于自己不忘初心、坚守本真的承诺?
权力和人类社会相伴相生,如同有人的地方就会有江湖。即便夫妻之间,也有权力的痕迹。恐怕只有至亲骨肉的血缘关系,才可能不容权力在家庭生活中据有一席之地。
人类社会发展至今,权力的更迭反转贯穿始终,权力的影响支配沉重久远,但人类社会并未因此而停下迈向平等大同之理想目标的步履。我们可以自豪地说:人类的文明性正与日俱增,而动物性在逐渐消褪。
不可否认,性的因素包含于众多的事物之中,但并非万事都离不开性。性是必要的,但性不是万能的。有人会追逐性的刺激和满足,但更多的人会寻求理智和道德带来的心灵之安宁。
有一句话耳熟能详:”权力是最好的春药。”这句话不约而同地把权力和性再次紧密相连,强调了权力拥有者对于他人施加影响的能力、以及把这种影响力扩展至性领域的主观动能。但性的本能并非是构筑权力腐败的基本要素,而是权力中的人的私欲、支配欲和权力外的人对于权力的趋附性导致了权力系统的变质。
权力本身并非必然导致贪婪,而是某些手握权力的人的私欲在权力的加持下得以释放。
人生而平等,是灵魂、人格和获得幸福的权利的平等, 同样包括女性和男性对于性权的追求的平等性。而权力的存在、资源的不均衡分布和阶层的差异性破坏了这种人类信奉的生而平等性。
反观现实,如果我们把客观存在的权和性之间的交易,或者是权力对性资源的强取豪夺无限放大,引为主流,难免会落入弗洛伊德“泛性论”的窠臼。
而如果否定、无视性权力的存在,则会难以防范这种权力的阴暗面对人们造成的伤害,更不能纠正和改变权力的腐败对社会生活的道德规范和健康秩序所造成的破坏。
正如《 偶像的挑战 : 对钱、性和权力的反思 》(Money, Sex and Power: The Challenge of a Disciplined Life)一书中所言:没有一个愿意真诚生活在今日社会中的人,可以避开钱、性与权力的问题,也没有一个人可以免受影响。
权力无所不在。而性是权力的添加剂和调味品。性并非洪水猛兽。但愿两性关系中多一些真情以待,少一点权力留痕。
我们也许不能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改变自我,不负初心,独善其身。在钱、性和权力这三大现世挑战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更具光明面的平衡点。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