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喜欢字典,字典能给出一个相对基本和准确的定义和解释,这对厘清概念很有帮助。但生活中,还是有很多概念不清楚,概念不清对于自己误入歧途,和他人则容易引起没必要的争议。在反复读了笑来老师的文章后,可以逐步建立起一些“文集”,譬如概念集,原则集。不停记录,反复推敲。这是思考的过程,也是成长的“量化”。
没概念是很可怕的事。对于开车没概念,过马路容易横冲直撞,我曾是这样的人;对于投资没有风险概念,容易成为任人宰割的韭菜,我曾经是。
在任何一个领域,对该领域中重要的概念无知,那就真的与白痴无异——这事儿跟“智商高低”全无关系。
所以,学习就是让自己变聪明的过程。
有些概念是需要主动剔除的,譬如笑来老师引述的燃素,上火等。又譬如快速阅读,这个概念就显得似是而非了,更严重的结果会导致人舍本求末了,我们其实追求的是“快速理解”,阅读的快慢真得没啥重要的。而快速理解,可能就来自于自己不断的积累。如果数学功底深了,看一些教科书简直就像读小说。快得背后还是理解,是CPU处理得速度,而不是摄像头扫描速度。
1.Be good type
2.Be better type
我大概还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Be good type”的困境,我现在努力让自己走向“Be better type”。我成长的环境默认是前者的,根本不知道还有“Be better type”这个概念。
不知道自己不知道是最可怕的。
生理和心理对人的影响是双重的,心理影响在投资显得非常直接。我最近意识到,市场熊市时,我的恐慌也需并不是“真实的我”……理性的话,可能会依据概率,仓位管理去做出一次合理的决策。但任由心理的影响,我又变成了一颗韭菜。笑来老师的举例中,甚至心理的问题甚至可以给人带来生命的危险……我需要补充心理学的知识。
我也是坚持“终生学习”的人,其实这个观念也过时了,应该坚持升级,乃至坚持重生。想起笑来老师曾经的博客名:
Reborn and Reborn
不谈别的,单就这概念就有总为之一新的清爽感。而成长是可以量化记录的:
1.学会了哪些原本不知道的概念和方法论?
2.哪些已有的概念和方法论被进一步打磨了?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