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或“亚岁”等。冬至是农历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的一个传统节日。冬至为“冬节”,所以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古时候,漂在外地的人到了这时节都要回家过冬节,所谓“年终有所归宿”。古时有“冬至一阳生”的讲法,也就是说从冬至这天开始,阳气慢慢开始回升。
古人讲: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兴作渐强,即下一个循环开始了,冬至一阳生、天地阳气回升,为“大吉之日”。
![](https://img.haomeiwen.com/i4082112/9c6bffd3f40edf89.jpg)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个最重要的节气,俗话说“夏养三伏、冬补三九”,冬至更是补阳的最佳时机。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及冬至过后,最适合艾灸以驱寒补阳。女性在冬至节气艾灸,不仅能舒经络、治月经不调、痛经,还能排毒养颜,改善体寒体质。
所谓“冬至灸”,是指在冬至这一节气,天气冷到极时,阳气开始上升,此时艾灸可补充阳气,增加人体免疫力,随自然界阳气的提升,天人合一,起到强身健体的功能。对于平时反复感冒,平素虚弱多病而体质偏寒者,均有良好的治疗效果。总体来讲,冬至这天艾灸效果最好,但是,艾灸发挥效力需要一定的时间,所以,最好在冬至前3天就开始艾灸,加上冬至以及其后的3天,共持续7天,若是以前没有做过艾灸的,最好能在冬至灸之前连续艾灸调理预热几天,冬至灸会事半功倍。
![](https://img.haomeiwen.com/i4082112/888cfc5acc3ffde2.jpg)
民俗:
冬至吃饺子,是不忘“医圣”张仲景“祛寒娇耳汤”之恩。至今南阳仍有“冬至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的民谣。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节气灸项目:关元、神阙随年灸
北京冉特中医研究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