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漠智慧课程》(上)
肆 妙观品
三丨如何观
2.事相无常,因果不欺
“观死无定期。”紧接着就要观照死亡。
2009年我在岭南至今已经10年了,在这10年中,我的身边生生死死了很多人,有婴儿出生了,也有很多人死了。死去的人中有年轻的,也有年老的,有些人看上去还很健康。他们死前都不知道自己的生命已经走到了尽头,除了心印法师,因为心印法师是绝症病人。每个绝症病人都要知道自己的生命走到了尽头,死亡随时会来临。
其实,每个人都是绝症病人,因为人终究会死。每个人多活一天,就离死亡近了一天,这是毋庸置疑的。当我们想到这一点的时候,就会思考生命的意义,想用黄金般的生命去做一些更有价值的事情。所以,对死亡的观照是东方文化中非常优秀的智慧。
西方也有类似的智慧,一句西方格言是这么说的:“世界是一座桥,走过去,不要在上面盖房子。”这句话说的很好,但现在的人越来越在乎这座桥了,他们不知道人生永远只是个过程,永远都不是结果,所以,他们才会把自己当成目的,产生了无数执著。
最明显的执著,就是大家对房子的看重。我常谈到中国人的炒房,从很多年开始我们的民族就开始炒房,所有为了炒房不顾一切的人都不知道,自己说不定哪一天就不在了,房子很快就不属于他,而且一个人用不了太多房子,房子多了也是一个很大的麻烦。有些人有几百套房子,光是考虑如何消化它们,就足够那些人烦恼的了。所以我们为啥要给自己增添烦恼呢?如果买得起房子就买下一间自己住,如果还想像我这样用更多的房子来做事,那另当别论,但也要量力而为。买不起房子就租房子住,不执着于任何一个住处,就没有多麻烦。
你想想,谁的房子能多过皇帝?肯定没有,但那些房子最终还属于皇帝吗?崇祯皇帝拥有那么多房子的时候,能想到自己最后会吊死在煤山上吗?李自成占领北京城的时候,更想不到清军会撵得他像丧家犬那样逃窜。所以,当你有了一种观照死亡的眼光时,就会拥有一种超越的可能性。东方文化中的超越智慧,就源于对死亡的观照。
很多有智慧的人都会把死亡作为生命的重要参照物,有些道场还在墙上贴着“死”字,专门提醒人们死亡的存在,启迪人们思考死亡,用死亡来观照自己的人生。在这种眼光的观照下,我们会觉得很多东西根本没有理由执著。……能够正确的对待死亡,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智慧。如果你能时时想起死亡,就会更加珍惜生命,绝不会用宝贵的生命去伤害别人,更不会去伤害你关爱的人。
有个朋友告诉我,有一天她梦见自己的孩子死了,非常伤心,醒来后发现孩子原来还活着,就再也不苛刻的要求孩子了。还有一位作家在作品中写到儿子死后自己的追悔。他说,如果能早点知道儿子这么年轻就离开人世,他就会早一点允许儿子谈恋爱,不会嫌弃儿子以前的女朋友不漂亮,让自己没有面子,反而会让他们早点结婚。可惜,当他意识到这一切,明白自己不再强迫孩子做很多事情的时候,孩子已经死了,因此,他觉得非常后悔。所以人一定要明白死亡的存在,明白自己下一刻就可能会死去,亲人下一刻有可能会死去。这时,我们才会更加明白自己该如何活着。
……
但很多人都不能在活着时想到死亡,就在人们执着于一些小小的物件、小小的事情时,有些人就毫无预警的死掉了。人生就是这样。因此,要把死亡作为参照系,不该执著的就不要执著,不该计较的也不要计较,留一点时间给自己的灵魂,留一点时间给家人和朋友,让自己从容的活着,活的有价值一点。
参照死亡之后,你就会发现生命中的一切都不属于你,属于你的是什么?是你读过的书,你证得的智慧,以及你的行为产生的价值。此外的一切都不属于你。……
“能所皆难觅。” “能”是拥有主体性的你。如果你能时时观察死亡,就会找不到自己,也找不到世界。因为世界在不停的变化,此生彼灭。你看着这些变化,就像看着列车窗外的景物在飞快的后退、消失,你找不到值得执著的东西。拥有了这种智慧,你就会活得非常自由,因为你不在乎世界,只面对自己。你是自己的国王,创造着属于自己的世界。你眼前的世界也只是你的心编写的剧本,其中没有上帝,没有命运,只有你的选择和它们带来的后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