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产品的分析指标,各类网站,APP都会有各自的侧重点,不同的经营模式,就会有不同的分析指标体系。以下是我对网站类,移动应用类,电商类和UGC类数据指标侧重点的整理。
一、网站数据指标
几个关键的指标
访问量:一段时间内的访问量就是这段时间内的会话次数
访客数:也称独立访客数(UV),就是访问网站的人数。
浏览量:常称作PV,就是浏览页面的数量。
访问量(visits),访客数(UV),浏览量(PV)是网站的人气指标
页面停留时长:访客一次访问在某个页面上停留的时间,等于这个页面的总停留时长除以这个页面的访问量。
网站停留时长:访客一次会话的时间长度,等于网站的总停留时长除以访问量。
跳出率:非常重要的指标,等于只访问了落地页面的访问量除以总访问量。
退出率:退出率衡量从某个页面推出网站的比例,它等于从一个页面的推出次数除以访问次数。
页面的跳出率和退出率的区别:
退出率是指无论从哪个页面进入网站,最终从这个页面退出的比例
跳出率是指从这个页面进入网站,没有做任何事情,就从这个页面退出的比例。
转化率:达成某种目标的访问量除以总访问量。
对网站的宏观分析:
有多少访客访问网站,访问深度怎么样?
这些访客从哪里来,以及效果怎么样?
访客在网站上做了什么?
二、移动应用类数据指标
用户获取阶段
下载量:已下载应用的用户数量,以及应用商店排名和评分
安装激活量:安装并打开应用的设备数
激活率:激活设备数/安装设备数
新增用户数:如果设备是首次激活应用,那么这个设备就是新增
用户获取成本:每获取一个用户所需要的费用
用户活跃与参与阶段
日活跃用户数,月活跃用户数:一段时间内启动过应用的设备数,表示用户规模。日活跃用户数能体现当天的流量引入效果,但是波动较大;月活跃用户数相对稳定,应用的用户规模一般用月活跃用户数表示
活跃系数:日活跃用户数/月活跃用户数
平均使用时长:平均每个用户一天使用的应用的时间
功能使用率:使用某功能的用户数占活跃用户的比例。
用户留存阶段
次日留存率,7日留存率,30日留存率:N日留存计算指:统计日期新增的用户或活跃用户,在第N天又来使用的比例。
当产品留存率非常低时,如何发现产品的问题?
次日:用户对我们的应用不感兴趣,教程做的太差
7日:用户觉得我们的游戏不耐玩,不好玩
30日:版本迭代不好,没有及时更新。
用户转化阶段
付费用户比例:付费用户占总用户的比例,建议将付费用户和免费用户区别对待
首次付费时间:用户激活后多久才会开始付费,有助于把握转化用户的时间点。
用户平均每月营收:等于一个月的收入除以月活跃用户数
付费用户平均每月营收:等于一个月的收入除以月付费用户数。
获取收入阶段
收入金额
付费人数
三、电商类数据指标
销售额:网站的收入
购买客户数(新客户,老客户):购买了商品的人数,会按照去重计算
客单价:每个用户购买的金额,消费额/购买客户数
购买转化率:访客中购买了商品的比例,购买客户数/访客数
订单数:订单数关系到支付压力和仓库发货的任务量
妥投及时率:妥投到客户的订单中,按照约定时间妥投的比例
重点商品缺货率:爆款缺货的比例。
转化率增长因素——转化漏斗
入站UV—1—浏览商品详情页—2—提交订单—3—支付成功
1. 详情页到达率(影响因素:跳出率,站内引导)
2. 下单转化率(影响因素:详情页的吸引力,加载速度等)
3. 支付成功率(影响因素:支付引导,支付工具等)
四、UGC类数据指标
UGC产品的参与度指标
访客数,停留时长,产出内容(点赞,评论,发表文章)
轻博客的参与度指标
活跃用户规模
访客数,登录访客及占比
留存以及访问深度
沉默用户数及占比
平均停留时长
核心功能使用情况
点赞访客数及占比
推荐访客数及占比
分享访客数及占比
评论访客数及占比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