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想法简友广场读书
《伊豆的舞女》心灵旅程

《伊豆的舞女》心灵旅程

作者: 山下菜花 | 来源:发表于2023-12-19 23:09 被阅读0次

本文系原创首发,文责自负

我姑且把《伊豆的舞女》叫做作者的心灵的旅行。虽然表面上写的是一个学生在旅途中偶遇了一个美丽舞女的凄美初恋的故事,背后我看见的却是作者一点一点心境的变化。他从一开始的克制,冷漠,别扭,不坦诚,到最后的善良,热情,坦诚,舒坦,他整颗心灵都得到了救赎。

首先,我们从刚开始来说,他设计的是第三次见到了舞女的情形。他明明是刻意追赶的,却装作莫不在意,偶然遇见。可是他“呆若木鸡”地站着,对于舞女给他坐垫,递烟灰缸,他连“谢谢”都说不出来。这里先就给出了他别扭不坦诚又克制的形象。而且,非得是第三次,不是第一次,也不是第二次,这说明他是慢热的,很难打开心扉,就算是初恋这么美好的感情,都不是一见钟情,而是慢慢地,一次一次反复见面,才让他发现了舞女的特别之处。

他一个人来旅行,基调也是悲伤的。他住的房子是阴冷的,浑身湿透了,遇见的第一个震惊我们的场景,是一个像怪物一样的老头。这个老头透着死寂,怪异,绝对不会美。那股热浪向他袭来,不是温暖,还是突兀。他的心是拒绝的,但是,他也在遇见了舞女之后,心有一丝丝变化。

他看见了坏老头面前堆积成山的药方,即便是将死之时,也不放弃希望。这不就是对生的渴望吗?在这里,他的心有一丝松动,走的时候,他给了老太婆五角钱银钱。

这里的他根本没有意识到,他有在变化。在后面我们就能看到,他在得知了男人死了孩子,有悲惨的过去时,他给了男人一包钱,比之前的五角钱要多的多。还有后面分别时,他把所有的钱都给了荣吉,连便帽都送出去了。他真的有在用自己的方式帮助别人。这过程中,他也越来越坦诚。给出去的是善意,也是他自己接受了这个世界,发现了这个世界处处有苦难,也处处有人情味的体现。

再说回来,依然是装作偶遇,巧合,他追赶上了舞女一行人,和他们一起相约去了同一家旅馆。但是同行的男人领他到了对面的一家。他没有说话,明明那么想靠近,但是他没说。他克制又不坦诚。于是,我们遇见了第二个让我印象深刻的片段。

在雨中听见鼓声。那鼓声在撩拨他的心,他一晚上备受煎熬,抓心挠肝,怕舞女被玷污。又害怕又期待的心情在短短两百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淋雨,他去泡温泉,他看月亮,他听鼓声。无法排解,辗转难眠。这里是一个小高潮,爱不能如愿的煎熬,让爱更加浓烈。他一个人的时候是那么赤裸裸,那么坦诚,对面自己的躁动的心,他让雨去冲刷,让鼓声去捶打。他为什么会那么在意呢?其中还设计了一个舞女给他端茶洒掉了的情节。这里很巧妙地设计了舞女对他也有好感,那么,他这些煎熬,也就说得通了。那个美好的穿着明艳和服的,有着漂亮头发的舞女,也是喜欢自己的。两颗心不能靠近,她在那边,我在这边,只能通过鼓声来感受到她。那样的爱而不得,在无眠的雨夜,让情感升腾。

第二天在看见舞女从阴影中跑出来时,他形容她像一棵小梧桐,发现她还是个孩子。一个孩子那样的纯粹,纯洁又灵动,他终于笑了出来,一切都明朗了。他从“呆若木鸡”变成了“快活兴奋,嘻嘻地笑起来”。他因为舞女而发生了改变。他的心情好极了,和之前一个人旅行的状态完全不一样。接下来,他顺势和舞女一起踏上了旅行。

他和她的感情是怎么升温的呢?他们下棋。两个人对弈,是很好的触碰到心灵的一种博弈。他和别人下棋束手束脚,心不在焉,和舞女下棋酣畅淋漓。他们步调一致,在棋盘上只有彼此,是多么好的体验啊!她靠过来,秀发碰到了他的胸脯,他们靠得如此之近,有意无意地触碰也是一种挑拨。这个近是第一次写的如此靠近。之前都是一群人在一起,就算是之前无意间撞见了他们还睡在被窝里的样子时,都是惊慌失措,呆若木鸡的。这里他们自然又美好,靠得那么近。

接着,他自然而然地为她读书了。他是怎么做到这么自然地融入的?不知道是什么时候,但是就是那么自然。他不再呆呆的,而且主动地仔细地看她。她美丽的头发,她美丽的眼睛,连双眼皮都清晰可见。他感觉他们的额头要碰到一起了。她美得像一朵鲜花!这是多么自然地流露,是对一个爱人最真挚的赞美。

之后的鼓声不再是煎熬,他只要能听见鼓声,就心情舒畅。这和那个雨夜,产生了明显的变化。他终于不再别扭,他主动提出了要和舞女一行人一同去大岛。反正心在流浪,到哪里都一样,何不去一个自己觉得舒服的地方?

其实,文中多次提到了关于苦难与死亡的话题,夭折的孩子,苍白的,毫无血色,却也坚强地活了一星期。这里和怪物老头一样,我认为是对生命的渴望。即便濒临死亡,还是不能忘记对生的渴望。做七七是在祭奠死去,也是一种尊重。他平静地听着他们说孩子的死亡,是不是也在想自己的死亡?死亡并不可怕,就像是一个循环,去到了另一个地方。很自然。

我们始终没有看见他写舞女的名字。这是种喜欢却不敢靠近的设定,喜欢你,和名字无关。明明他们一起爬山,一起独处。说了很多无关紧要又有些无聊的话题,但是他没有问舞女的名字。他喜欢她的头发,她脸上略带风情的妆,她灵动的表情。他们那么克制,明明只有两步之遥,却怎么追也追不上。这里爬山的描写,预想了他们的结局。无法更进一步,但是不是苦难。是克制的美好体验,但是结局,已经注定。那么,我们还要不要继续呢?当然要,都说了,这是心的旅程。旅途中,他的耳朵始终长在舞女身上,听她调侃自己装上金牙都好看,听她说自己是个好人。他真的是个“好人”吗?这个时候,可能他自己都没有觉得自己是个好人。这个“好人”可以说是他作为真正一个有感情的人的证明。他可以感受世界的苦难,接受世界的不完美,也发现了不完美的世界无处不在的善意和温暖。只要把心打开一点点,就能睁开眼睛,看见不一样的光景。

我们接下来接着看。他跟着舞女来到了下田港,他主动提出要带舞女他们去看电影。这里也是主动的,和之前的回避完全不一样了。当然,按照正常走向,肯定是能度过一个美好的夜晚的。但是与预想完全相反,其他女孩都不去,阿妈也不让舞女跟着他去。终究是两个不同的阶级,社会现实就摆在那里,终究是要离别的。既然不能在一起,那么就借助这个机会斩断情丝吧。他在黑暗中,看见了“黑暗的街市”,听着隐隐约约的鼓声。他再一次感受到了他与舞女之间的距离,就像那永远不可能缩短的两米,眼泪簌簌地滚落出来。

离别在其他人中是那么稀疏平常,而他放在了心上。这说明,他的心,变软了。他从一个人的旅行,变得在乎离别。他以前是一个孤独的人,虽然害怕离别,但不会那么在乎。因为他对这个世界的情感是迟钝的。现在,他也有了正常人的情绪。所以,他因为离别而流泪,书包的一面湿了翻过来继续枕。他爽快地答应了照顾老太太,觉得这是自己应该做的。他看见了苦难,也接受了这个苦难世界里存在善意。他看见大家围在老太太身边安抚她,终于放下心来。

他现在切切实实感觉到自己变了。他身边的陌生少年问他是不是遭了难?他坦然回答说:“不,我刚同她离别了。”是啊,离别不是苦难,只是正常的情感。坦诚地揭露自己的心没什么可怕。他对着这个陌生的少年,吃了他的饭团,睡他的斗篷。他自己觉得自己是个好人,他愿意帮助别人,也愿意接受别人的善意。

生活中有希望,生活是有温度的。天地不只有他一个人,还有其他很多人,渺小,却温暖。他想通了,再一次泪水泉涌,心却异常清明,畅快无比。

至此,心的旅程结束了。

全文透露出的哀伤让人更觉得人间美好。其中爱是最动人心弦的,不管身在何处,情感之门关得再严实,爱这把钥匙都能打开心扉。然后,把希望放进去,把坦诚放进去,把舒心放进去。

经历爱,去完整生命。和自己和解,和世界和解。

他会记住那个叫薰子的女孩。

相关文章

  • 伊豆的舞女

    内容简介 《伊豆的舞女》收录川端康成的《篝火》、《温泉旅馆》等精致短篇,特别收录名篇《伊豆的舞女》:在东京上高等学...

  • 读《伊豆的舞女》有感

    书名:《伊豆的舞女》 作者:川端康成 著;叶渭渠,唐月梅 译 出版社:南海出版公司 看了川端康成伊豆的舞女,我深深...

  • 空间的美学-川端康成4

    ----以《伊豆的舞女》与《雪国》为例 如果让我想象,我可以清晰地想象出《伊豆的舞女》和《雪国》的空间,我甚至...

  • 伊豆的舞女

    这是一个短篇小说,主要讲述的是:少年的一段初恋。故事就是从汤岛开始的,少年对在旅途中初次见面的舞女一见倾心,我几乎...

  • 《伊豆的舞女》

    当我失去你,即便面对鸟语花香我也兴味索然。一切显得落寞、虚空。善于感知的心变得迟钝,甚至无法捕捉自己的灵魂。失去了...

  • 《伊豆的舞女》

    “舢板猛烈地摇晃着。舞女依然禁闭双唇,凝视着一个方向。我抓住绳梯,回过头去,舞女想说声再见,可话到了嘴边又咽了回去...

  • 伊豆的舞女

    每每想到川端康成,都会把《伊豆的舞女》搜出来读一读。字里行间萌生的情愫像山清水气一样往身体里漫,沁人心脾。主人公穿...

  • 伊豆的舞女

    在《伊豆的舞女》中,作品一开始就以缠绵之“雨”来表达“我”对舞女的无限思恋,且以鼓声一息来暗示“我仿佛想透过黑暗,...

  • 《伊豆的舞女》

    《伊豆的舞女》是川端康成早期的代表作和成名作,也是一篇杰出的中篇小说。1926年1月至2月间由“文艺时代”发表。《...

  • 伊豆的舞女

    “因差别而互相吸引,因差别而分道扬镳。”是我对《伊豆的舞女》的总体感触。小说开篇,便提到了男主人公“我”头上戴的那...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伊豆的舞女》心灵旅程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ltndt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