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之道》预告
看看这几点,你也可以做到轻松学习各位书友大家好!
本周由我给大家领读《学习之道》这本书。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日新月异的社会里,不管是学生还是在职场中人,每个人都离不开不停地学习,于是有了现在如火如荼的知识付费,各种微课层不出穷,似乎是开启了全民学习年代。
有些人通过网络的学习,大大提升了自己的知识储备,获得了学习和职场上的快速跃迁,但也有些人兵荒马乱地报了各种课程,但依然收获甚微,个中原因,就是很多人还没有掌握很好的学习方法。
有人陷入了不断学习,仍然迷茫的怪圈,犹如困在了一个黑暗的隧道。我的中学同学强子每天都是在朋友圈晒自己看了多少本书,又去某地参加了哪个大师的课程,朋友圈是满满的正能量,本以为他会一路绿灯,一年多后,再遇见他却得是依然在公司的最底层,免强只够维持生计,他说自己是越学越迷茫,所有的知识也没有任何转化。
你是不是也有这样的困惑?还觉得自己学得很痛苦且没有什么效果吗?还是不会使用一些工具和技巧?芭芭拉,奥克利的《学习之道》这本书系统地讲述了学习上的一些方法和操作实践。利用思维模式,模块学习、如何克服拖延症、记忆技巧、塑造大脑,这几个点对我来说还是蛮陌生的,尤其是专注思维和发散思维这两点的切换,发散思维是大脑在处于松弛状态下,让大脑的不同区域得到相互联络的机会,并反馈给我们珍贵的灵感。
作者把习惯分为四个部分,分别为信号、反应程序、奖励机制、信念。
1. 信号。这就是使你进入“出窍状态”的触发点。
2. 反应程序。这就是你的出窍状态——你的大脑在接到信号暗示时做出的常规性、习惯性的反应
3. 奖励机制。习惯之所以得以发展和继续,是因为它能激励我们,让我们感到愉悦。
4. 信念。习惯的强大效果,来自你对它的信念 驾驭习惯(“小恶魔”),为你所用 。
本书中的一些言论都带给我们很大的思考冲击,也明白了很多人学习越学越累的原因,作者说有时候太勤奋也是一种病,那是一种表象,也是无谓的努力,看似感到了自己也感动了别人,其实只是个笑话。
作者还强调了创造性思考的重要性,就是在专注和发散的思维过程中进行切换,这样不会让自己太累,还能激发更多的灵感。
书是还写到了在我们学习时,要尽可能回想信息进行练习,就是反复学习之前的重要内容,记信关键概念,这种相同时间内,复习巩固知识这样的的学习深度远远超过了其他方法,也是我们的大圣人孔子所讲的“温故而知新”。
而不是东一榔头西一棒子,我们通过这样的深度练习,会发现很多知识就会变得越来越简单。学会从脑科和心理学的最新研究结合中,求知过程中的不同小技巧,实现高效轻松学习,且能丰富我们的人生。
本书的作者芭芭拉.奥克利现为工程学教授,本科专业是俄语,她小学到高中数理成线一路垫底的学渣,因热爱文学,面对职场生活,她不得不学习大量新鲜知识,甚至是头疼的数学,她选择放下工作,回到学校,竟然成了工程学博士,可所谓是成功逆袭,她把自己的经验和学习方法浓缩在这本《学习之道》里。
这本书一出版就高居美国亚马逊学习类图书榜首,被称为学习神书,让无数人拨开迷雾,找到高效实用的学习方法。
本周的共读让我们一起跟随作者的思路来科学的学习提升自己,跨学科解读学习的原理和最全面的思维模式。
我将通过以下十个主题为大家解读这本《学习之道》。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