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以后想当作家。”
“作家?什么时候才能挣到钱?要是你一辈子写不出什么东西呢?你还是好好上学,将来找份工作,有稳定的收入才是正确的。”
2005年关于梦想的第一次对话,那时她15岁,初中在读。
她第一次觉得自己热爱的写作原来是一件这么难达成的事,万一真的养不活自己,该怎么办?
她的内心开始松动,听从了母亲的话,好好学习,争取考个好高中。
“妈,我考第一,荣誉证书下个礼拜回家就带给你。”
“这么棒,我的乖女儿。你看,妈妈让你好好学习还是没错的吧。”
这是她第一次离家住校,她拼命学习,为的就是能得到母亲的认可。
那一年她16岁,关于梦想,好像已经淡漠。
“妈,学校每天的课不多,我现在一有时间就去自习室看书,写东西,大学的生活很自由。”
“学习放在心上,不要整天都写些没有用的东西,将来毕业了还是要找个好一点的工作。”
“还是要工作,考大学就是为了找个好工作,现在大学生那么普遍,上哪找更好的工作?”
“你都已经大三了,马上就要实习了,你抓紧时间多学点知识,将来进入社会肯定有用。”
“我又不是小孩子了,我有自己的选择,我就是喜欢写作。”
“你这孩子怎么就不听呢,将来你是要进入社会的,现在你写作能挣几个钱,你有收入来源吗?到头来,邻居们问起来,我就和他们说,我女儿在家写小说,他们会怎么看呢?”
“你说来说去就是想让我找工作,不让我碰写作了呗。”
“对,妈妈是为你好,你怎么就不理解我的苦心呢?”
“我知道了,我会去找工作的!”
那一次,她们相对深入的谈判,所谓梦想还是被现实打败了。那一年,她22岁。
时间过得很快,眨眼的功夫就要毕业了,关于梦想她一无所得,除了在网站上连载了一部小说没有阅读量,最终还成了个万年坑,其余什么都没有。
23岁,她从招聘网站上找到了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工资待遇都还不错,工作地点也是距离家乡不太远的上海,她毅然决然踏上了求职之路,在这条路上一走就是5年。
5年里她没再提笔写过任何东西。只是拿着每月都必不可少的工资,做着虽然受气待遇却还不错的工作,就这样日复一日没有任何追求。
时光是赠予成长的最好礼物,在她28岁那一年她接触了心理学,是秉着对自己颓废的唾弃,选择了学习心理学这条改变之路。
心理学的学习让她打开了眼界,原来自己认知的世界不是固定不变而是动态的,是可以通过自身的努力去慢慢构建的。一个美好的蓝图,正在等待着她。
突然她从懈怠、安于现状的日子里解救出了自己,那一个被埋藏在心底的梦又隐隐约约地浮现了。
她激情澎湃,因为压抑了十几年的梦想又被重新拾起,这是多么的激动人心,又充满斗志。
她不再惧怕面对自己的梦想,她勇于承认自己的梦想,她要大声告诉全世界,她就是拥有这样一个梦想。
她找母亲谈话,找父亲谈话,她告诉他们她压抑了多久的梦想再次爆发。这是一个追求梦想的时代,不论自己曾经错过了什么,她都不后悔,因为错过的东西可能也已经兑换了其他别的需要掌握的技能。
“妈,我不想再待在这里了,我觉得在这里我也没有更好的发展前景,已经五年过去了,我依旧在这个岗位,没有任何晋升。要是有发展,早就上去了。”
“可是你在那的工资待遇还不错呀,工作虽然辛苦,可是挣的钱也不少呀。”
“妈,我觉得挣钱可以缓缓,什么时候挣都不晚,可是梦想不能等,我等不起,我不希望年老了我再来后悔。”
“既然女儿这么坚决,那妈妈就不再阻挡你了,从你上初中开始,老师就说你文笔好,你也从那时候开始一直热爱着写作,可是妈妈没有同意你干这一行,你是不是特别憋屈,甚至还有点怨恨我。”
听了这些话,她的眼泪顿时就落下了,是终于被理解和认同的感动。这十几年来,她第一次感受到被母亲支持的喜悦,她喜极而泣,带着眼泪欢笑着。
“是的,妈。我有点恨你,可是现在,我不恨了,我理解你,是因为你的坚持,我才能体验不一样的人生,在职场中寻求更多的处事方法。也许我错过了这五年,可是我也坚信这五年是老天给我的另一条更加接近梦想的路径。谢谢老妈迟到的支持,我爱你。”
电话里,她的母亲笑开了,她为女儿真正想要实现的梦想打了个call。她告诉女儿:“妈妈决定支持你,希望女儿的才华被认可被肯定。妈妈相信,是金子总会发光,希望女儿实现自己的梦想,我期待女儿更加美好的人生。”
我说过,我想要实现梦想,不是因为贪恋财富,是因为自我价值的体现才是更大的财富。所以,我追求梦想。
哪怕梦想被十几年“冰冻”过,也藏不住它火热的跳跃,就像一束温暖的光融化着十几年的寒冰。
时光一直在不停地流走,我想说,就让我带着梦想继续前行,不论风雨交加电闪雷鸣,我总愿意相信自己,告诉自己,我能行!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