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在四五千年前的帝尧时代,贤士黄崖子就辅佐尧王解除民间疾苦,帮助后羿射日,传授养生之道,今时的黄崖村即是黄崖子传道的故里。
唐朝建立之初,秦王李世民征讨宋金刚时,他听从平阳道士吉善行的作战意见,最后在龙澍峪降服了大将尉迟恭,至今这里还有“秦王山”和“安军岭”两处地名,李世民为纪念这次胜利,建庙立碑以传盛事,龙澍峪在唐初已初具规模。
宋朝开国皇帝赵匡胤率兵下河东征战北赵余部时,不幸失利被困在平阳金殿一带,又突生恶疾,背患痛疮,痛楚难忍。便差人到龙澍峪陀郎庙抽药签照方吃药,背疮很快痊愈。赵匡胤为此在龙澍峪重建了华陀庙,并御书《汉宗医华大夫》牌位以示纪念,并凿石庙,修建东岳殿等规模宏大的庙宇。赵匡胤亲手御书的那块牌匾至今犹存。
到了元代龙澍峪又有过一次较大的全面修葺。据明万历壬午(1582)邑人户部给事中李宏道《修龙澍峪记》记载:当时龙澍峪已有主要建筑三皇庙、华陀庙、东岳神庙、灵官庙、真武庙以及峨山桥等大型建筑,尤以华陀庙连以楼阁,悬崖横谷,气势尤为雄伟。可惜就在当年的春季一次失火中,华公祠庙俱毁,因此合邑诸老,四方荐财,鸠工度材,于是年夏初动工兴建,于次年夏庙楼竣工,规模较前尤为宏敞,龙澍峪建设得更加雄伟堂皇。
之后,龙澍峪又经过61年修葺扩建,到明崇祯癸未(1643)暮春,邑人大学士王维屏在《游龙澍峪记》一文中记述,数十年间,龙澍峪又增添新建筑迎薰亭、飞阁云厅、赵元帅府、地藏王府、冥府、关帝庙、土地庙、子孙神宇等庙宇建筑。
到清代中叶山上又修建火龙洞、水龙祠、老君炼丹洞,修复了唐代铸币洞、马安桥、奈何桥、天桥(峨山桥)、梳妆楼、戏台等,连同历代修建的庙、祠、府、宇、楼、台、厅、洞、桥、榭等古建筑群计130余处,而且建成从峪底直达真武顶的360个石砌台阶。这些建筑,依山傍谷,顺壑随峪,分布合理,错落有致,蜿蜒挺立于崴岩峭壁间,望之蓊郁而如云,践之峰回而径转,实闻名遐迩,誉载三晋巍峨雄伟,恢宏壮观的游览胜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