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法置信,一代天后歌手李玟CoCo因抑郁症轻生与世长辞,曾经看起来那么阳光、开朗、健康积极向上的她,原来经历了那么多不好的事情...
很多人在朋友圈的刷屏与哀悼,说明对此我们每个人都感到非常地心痛与惋惜,同时,也警示了我们需要对抑郁症、对情绪的重视与反思。
所以这次,我们来谈谈一下关于“情绪”这个话题。
一类:休息时间
01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世界
叶武滨老师经常说“时间管理的基础是精力管理”,精力的高低、正负会影响到我们的效率,而对于情绪的管理,是精力管理的组成部分。
首先,我们先来思考一个问题:“我们的情绪,到底是来源于哪里呢?”
看到这里一定有同学给的答案是:这很简单啊,不就是因为发生一些不好的事情,工作上的生活上的一地鸡毛,还有遇到的一些烂人,导致自己的情绪很糟糕。
亲爱的,如果你是这么想的,你就掉进了情绪的陷阱里,任由自己的情绪自由权交到别人的手上了。
今天我所谈到的情绪,它的来源不是事实的本身,而是我们对事件的认知,其实就是我们的信念与认知的系统。
所有事件、抗拒、信念、自动化反应、我是对的,这些是我们情绪的非常重要的来源。
我们的评判,我们的观点,我们的批评,我们的高高在上,我们的是非对错都是我们的信念系统。
发生了一件事,我们对它有怎样的一个认知,这个认知的背后是我们的价值观、世界观和人生观。
所以,情绪来源于我们的信念系统,而不是事情的本身。
《道德经》的第二章曾写道:“天下皆知美之为美,斯恶矣。皆知善之为善,斯不善矣。故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音声相和,前后相随。”
所以,好坏、对错、美丑是对应的。美与丑,对与错,福与祸,都是自己对这个世界的一个认知。
每一个人都有一个自己的小世界,每一个人的小世界都是不一样的,有80亿的人就有80亿个小世界。
如果你今天能够了解事情是中性的,好坏,对错,美丑,完全来自于我们自己的演绎。相信你对情绪控制,就会有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和体验。
02
自己是一切的根源
接着,我们来了解一下“情绪”:
第一,情绪是我们内心的真实反应。
面对同样的事物同样的情况,不同的人会有不一样的情绪反应。
很多人认为,我生气是因为别人骂我,别人对我不礼貌,别人做错事等等,一切都是别人的原因吗?
第一,我们要学会了解情绪,正视它,然后才能消灭它。
就像有个段子讲的:有两个学生在课堂上睡觉,一个品学兼优,一个淘气厌学。老师看到了以后就非常生气地把那个淘气厌学的学生叫醒,说:“你看看你,一学习就睡觉!你看看人家,连睡觉都不忘学习。”
同样的行为,为什么老师对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情绪反应?
因为,情绪不由外在因素控制,它只诞生于我们的内心。
第二,情绪会消亡,一切都会过去。
有人说:“我天生就多愁善感”、“我天生就是个爆脾气”......这些话咋一听好像是一个人生就带来的性格,是已经无法改变的事实。
但科学证明,这些说法都是错误的。人是环境的产物,你对事物的反应和情绪,大部分跟你身处的环境有关。
美国科学家做了一个实验:把一对刚出生的双胞胎放在不同的家庭环境里抚养。一个家庭由一对有教养的,性格温和的教授组成;一个家庭由一对长年吵架的普通夫妻组成。
多年后,这两个孩子成长为两种截然不同的脾性:一个温和,一个暴躁。
科学家后来又把他们带到一家福利院一起抚养,几年后,他们都变得很谦卑而美好。
这一实验说明,性格或是情绪的好坏,都是可以随着时间与环境的变化而变化的。
第三、情绪的来源跟我们的信念系统有关。
如果你的信念系统是认同:人应该宽宏大度,克己让人,心底无私天地宽、宰相肚里能撑船的,那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你的情绪就不会轻易失控。
在古老的西藏,有一个叫爱地巴的人,他每次生气和人起争执的时候,就会回家绕着自己的房子和土地跑三圈,然后就坐在地上喘气。
爱地巴非常努力工作,他的土地与房子越来越大。但不管怎么样,每次生气,他还是重复那个动作。直到他老了,跑三圈下来就会累到不行。
于是人们问他为什么要这么做?
他说:“年轻的时候,我跟别人争执,我绕房地转三圈,边跑就边想,这房子这么小,土地那么少,哪有时间跟别人吵?我应该努力工作!
年老的时候,我跟别人争执,我绕房地转三圈,心里就想,我的房子那么大,土地那么多,我又何必跟别人计较呢?这样一来,气就消了。”
由此看来,信念影响着我们的情绪。
上面大致了解了“情绪”,接下来我们再谈谈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
第一,定义我是谁。
“认清自己是谁”是控制情绪的总开关。
动不动就发脾气的人,他在内心就是把自己定义为一个“不善于处理关系的人”。他们常常认为自己跟别人是对等的,别人骂自己,自己就应该骂回去。别人是错的,自己是对的等等之类。
在佛家称这种思想为“我执”。
佛陀的想法就跟这类人完全不同,佛陀把自己定义为“普度众生的人”,他认为众生来这世界是带罪受苦的,他们有任何对自己不恭的行为都是可以理解并且原谅的。
所以,如果你定义自己是“宰相”,那你的“肚子里就能撑船”,如果你定义自己是“普通小市民”,那你就会斤斤计较,整天为一地鸡毛的生活琐事烦恼。
第二,学会转移情绪。
当自己情绪非常消沉低落,烦闷焦虑不安时,这时,停下手中的事情,适当转移一下注意力!
比如,可以约约朋友出门吃个饭看个电影,陪自己的小宠物玩一玩,回想以前特别开心快乐的事情,出去跑下步运动一下等等。
提不起劲的时候也要强迫自己去做,我们每个人都有自愈的能力,要尽可能地给自己创造一个积极美好的环境,不然任由自己陷入低落的情绪中只会越陷越深,对自己的精力恢复与做事的效率都是极其不利的。
第三,适度发泄情绪。
发泄情绪其实是可以用“哭、喊、诉、动”这几种行为的。
哭泣有时是一种释放,眼泪能够让我们的眼睛明亮,所以常常哭一哭也是一种不错的情绪疏通方法;
喊叫是一种较为强烈的发泄方式,如果要采取这种方法,建议去山林大海,如果是在室内或者室内,你的发泄可能会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倾诉对女生尤其具有减压效果,可以约上好闺蜜好朋友,尽情地说出自己的烦恼,这是非常有效的一种方式。
运动也是一种非常释压的发泄方式,跑步、打球等体育活动都能促使身体分泌出能治疗不良情绪的物质。让全身的细胞活跃起来,情绪就会在不知不觉中被消除掉。
第四,进行拖延评价。
情绪有时来自对“刺激”的评价,也许是别人的一个眼神,也许是别人的一句讥讽,也许是对别人的一个误解......都能使你当时“怒不可遏”,可是过一个小时、一个星期甚至一个月之后再去评论,你或许就会觉得当时的情绪是没有意义的。
林则徐在自己的房内挂着“制怒”的条幅,就是为了提醒自己要及时控制情绪;俄国著名作家屠格涅夫劝人吵架前,先把舌尖在嘴中转十圈,都是这个道理。
情绪过了十分钟,一小时,或者一天之后,你就会对它有更客观的评价。
所以给情绪一点儿时间吧,让它在空中飞一会儿。
第五,写感恩日记。
写过感恩日记的人,应该对这段话不陌生:
感谢伤害我的人,因为他磨炼了我的心志;
感谢欺骗我的人,因为他增进了我的见识;
感谢遗弃我的人,因为他教导了我应自立;
感谢绊倒我的人,因为他强化了我的能力;
感谢斥责我的人,因为他助长了我的智慧……
任何事情的发生都是客观存在的,都是没有对错和倾向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所有发生的一切源于我们对它的反应。
一切的发生都是来成就你的,怀着这样的心态,感恩每一个发生。
控制情绪的方法,就是改变对事情的态度!
学会记录,并感恩它丰富了自己的人生,在书写的过程中,情绪自然就能得到纾解,不妨试下每天3分钟写晨间日记,记录并感恩昨天的一切,让自己用美好的心情开始全新的一天。
我是一切的根源,不管生活给予了我们什么,练习接受、感受、感恩。
时间会过去,好的会过去,不好的也会过去,黑白之间是彩虹。每个生命都有无限的精彩,到最后我们的人生积蓄下来的,就是应对生活的大智慧。
04
让我们永远在“线上”玩游戏
最后,我们来说下情绪的线上与线下,以及线上和线下之间的压线,也就是“黑白之间是彩虹”。
情绪的线上与线下是什么呢?
线下更多是负向的情绪,比如说批判、担心、指责、恐惧、抱怨、比较等等。
线上则是爱、和平、喜悦。
而线上和线下之间的压线有宽恕、感恩等。
当我们发生了一件事情,你是选择向上走还是向下走呢?取决于你自动化的反应,也就是上述我们说的“我们的信念与认知的系统,对发生的事情产生的反应”。
发生了一件事情,如果对方是在线下,比如说他在批判、指责、抱怨,如果你也选择线下的回应的方式,你也批判、指责、抱怨,那这件事情一定是会越持续,甚至会引发更多的连锁反应。
如果你选择是在线上,对方是在线下,这种情况,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会逐步地扭转;但如果相反,对方是在线下,你在线上,你可能会受到波动,会持续一段时间才能转向线上。
但是,我们要知道,如果你在线上,对方在线下,迟早他会到线上来;
不过也有一种可能性,你才刚刚开始在线上,对方在线下,那你很容易被带过去,因为你的习惯,修行,或者说是你对线上线下的认知不够的话,就能量不足,会很容易被带到线下。
最好的方式是你自己的能量足够,有意识地让自己处于线上,而且要永远在线上,对方就被你会从线下逐步引导到线上来。
前提是我们要建立情绪的流动有一个先知先觉。
人的关系有强关系和弱关系之分,强关系带来情感,弱关系带来信息。
强关系是指我们的父母、兄弟、夫妻、事业的伙伴,爱之深恨之切,我们更愿意让我们的亲密伙伴、身边的伙伴去改变,而不是让自己去改变。
但是亲爱的,我们自己才是一切的根源。我们自己的改变都非常困难,我们又怎么可以去要求别人改变呢?
所以我们要对自己,下一个非常重要的决心,那就是,如果事情要改变,我自己要首先改变。
我们要永远在“线上”去玩人生的游戏,然后带领我们的父母、兄弟、夫妻、事业伙伴由线下走到线上。
所以,你要你要学会觉知,经常审视自己到底在线上还是在线下。
这是一个漫长的旅程。如果我们能很清晰地了解这一点,那么我们的情绪控制就会往好的方向发展了。
向您推荐:易效能时间管理课程
时间管理专家叶武滨老师深耕时间管理领域多年,总结出一套非常落地可靠的时间管理系统,从『道术器用』多维度为你解答时间管理的奥秘,帮助你拥有可掌控的幸福人生!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