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认识这位大哥之前,我不相信世界上有这种视工作如生命的人。
后来我才知道,真有。
后来,这位大哥,癌症,死了,死之前,还在工作。
之后,领导找到我,说要为他写一份先进事迹的材料,我问,人已经不不在了,这有什么用吗?
领导说,可以解决一部分丧葬费用。
我说,我写。
以前,我认为这一类的材料,都是凭空捏造,让人尴尬的脸酸。但是给这位大哥写材料,我一气呵成,草稿都没打。
虽然材料很”红色“、很”主旋律“,但我在写的过程中,数次泪目。
以下为原文引用。
一、刻苦学习、勤恳工作的楷模
1996年,张尧同志进入县交通运输系统工作。从此便20年如一日,不分昼夜,刻苦学习,勤奋工作,由一个少不经事的青年成为一个理论水平过硬、业务素质突出的党员干部。由于是技术出身,在进入交通局办公室工作初始,在文字材料工作上遇到了巨大的困难和阻力,对此,张尧同志对分工没有埋怨,对任务没有推辞,而是在文字材料这个全新的领域里开始埋头学习。一方面,努力学习马恩列斯毛邓的经典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等;另一方面,努力学习各种公文写作方法、写作技巧,提高驾驭文字的能力。为了尽快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张尧同志晚上十二点前未休息过,周末、节假日从未放松过,他为自己制定计划,定期学习新课题,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稿纸写了一页又一页。即便是在查出肝癌晚期、生命已经倒计时的情况下,还不忘在治疗间隙掌握最新时政动态,学习关于“两学一做”的精神。正是这种刻苦精神,使他很快成为了文字材料工作的行家里手,由于写作水平日益精进,相继在《中国产经新闻报》、《中国交通报》、《河南日报》、《河南经济报》、《南阳日报》、《旗帜(河南卷)》、中国人大网、岳阳人大网等媒体上发表文章(信息)近百篇30余万字,多次被评为新闻宣传先进工作者,很大程度上提升了桐柏交通运输工作的社会美誉度。在工作上,张尧同志更是勤勤恳恳、兢兢业业。办公室是单位的“神经中枢”,承上启下、连接左右,服务职能显得尤为重要,加班加点是家常便饭。在任交通局办公室主任的十数年间,张尧同志充分做到了统筹协调,合理安排,履职尽责,把“协调、服务、督办”和“办公、办文、办会、办事”作为头等大事,充分发挥了桥梁纽带和参谋助手作用。在病重期间,张尧同志还在关心2016年度交通公路工作会的事情,自责不该有病住院,会议材料没写完,会议准备事项没有做好,这种爱岗敬业精神,一直伴随他到生命最后一刻。
二、敢挑重担、勇于担当的典范
很多人都认为,在机关坐办公室,无非就是“一杯茶、一根烟、一张报纸看半天”。但张尧同志无论是做技术工作,还是做文字工作,都是挑最重的活干,挑最难的事办。年轻时,就积极参加各种劳动,刚刚分配到县运管所时,适逢县里在修县城至刘湾村公路时,张尧同志不要报酬,投身到修路工作中,受到时任领导高度评价。任局办公室主任后,张尧同志更加发扬了勇于担当的风格。交通公路系统每年都有交通公路工作会、农村公路“通达杯”竞赛半年观摩评比和年终检查考核会、全市农村公路三年行动计划工程建设和文明示范路创建现场会等大型活动,这些活动涉及面广,涉及材料多,需协调事项多,是典型的苦活、累活,但张尧同志不说一个苦字,每年都坚持冲在一线,咬紧牙关担起来、扛下来,每次材料都是通宵反复修改,反复揣摩每个句子、每个标点,反复推敲活动每个环节、每个细节,在对工作的严苛要求下,历年活动均收到良好效果,受到了县各级领导的一致好评。2016年3月底,张尧同志在做完一次手术后说:“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啥时间都要想到工作,想到自己的责任,一个人一生要想到待人以诚,处事以公,活一天都要对社会有贡献。”正是这样一种朴素的担当精神、奉献精神,铸就了张尧这样一个纯粹的共产党员。
三、勇斗病魔、视死如归的勇者
“这下我的病好了,又能工作啦,回去我要加倍工作,感谢302医院领导专家和同志们,把我从死亡线上又拉回来,给我重新工作机会。”这是2016年3月23日,张尧同志做胸部静脉支架手术出来,意识还不太清醒时说的话。自从患病以来,这种乐观向上的态度、勇斗病魔的精神一直在张尧同志身上闪烁着,他一直都坚信,自己能够像以前一样,回到工作岗位上,继续夜以继日的写材料,在青灯黄卷下为党的事业发光发热。时间回拨几个月,在2015年,他就经常感到胸口疼痛难忍,母亲和妻子多次催他到医院全面检查,但他毫不在意,依旧天天加班写材料,疼的受不了的时候,就用止痛片缓解一下。2016年2月20日,终于抽出时间到县人民医院初步检查,医生说他病情严重,需要住院详细检查,张尧说:“我不住院,县里马上要开工作会,几份材料我才写两份,我得连夜加班写出来,时间很紧,我等工作会开完在来医院治疗。”在家人的强烈要求下,他做了进一步检查,确诊肝癌晚期,即便如此,在治疗已经刻不容缓的情况下,张尧同志依然在惦记全县大会的材料。在郑州治疗期间,张尧同志病情加速恶化,意识经常不清醒,但在清醒的时候,张尧同志总是在说要回去工作。“我工作没有作好,领导和同志们对关心爱护,我很惭愧,对不起领导和同志”,“病好后回去我要百倍努力工作,报答领导和同志对我的关心。”“我是一个国家干部,共产党员,我每时每刻不忘党的方针政策,每时每刻不忘我是人民的公仆,每时每刻不忘严以律己,每时每刻不忘听领导的话勤奋工作。”……这些都是张尧同志病重期间的心里话。2016年4月2日,郑州医院已经表示张尧病情恶化,无法治疗,张尧依然乐观的对母亲说:“我回来啦,又能上班了,你别担心我,我死不了,我工作还没有作完,阎王爷不会叫我死的。”在弥留之际,张尧还在跟交通局领导表态:“回去后我们在一起大干一场,共同在一起拼博工作。”然而乐观的态度没能挽救张尧的生命,2016年5月3日晚上11:15分,一颗共产党员的赤诚之心永远停止了跳动,国家失去了一位好干部,人民失去了一位好儿子。
四、尊老爱幼、孝老敬亲的榜样
在生活中,张尧同志孝敬老人,爱戴妻儿,下班回家后做饭洗衣,打扫卫生,样样精通,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平凡人。特别在2010年至2014年张尧102岁高龄的奶奶付孝梅,由于年高体弱,神志不清,失去自理,吃喝拉撒,全需家人不分昼夜护理。张尧父母年纪也大了,身体又不好,照顾起来非常吃力,在这期间,张尧加班加点给奶奶喂饭,洗脸洗头,洗澡洗脚,剪指甲,用牙签拨指甲的灰,擦屎把尿,洗脏衣服,伺候得无微不至,直至奶奶去世,孝敬老人的中华民族光荣传统在他身上继承发扬;对妻子尊敬,夫唱妇随,生活幸福;对儿子做模范,严要求,严教育,培养孩子将来做社会有用人才,叮嘱儿子大学毕业后报效祖国,报效人民。
这位大哥走了,我能为他做的最后一件事情,就是为他写一份材料,为这个写材料的人,写一份材料,为他争取一些丧葬费用。
材料写于2016年。
现在是2018年6月,大哥的丧葬费用,依然没有解决。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