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文网首页
《雍也篇》

《雍也篇》

作者: 罗利莎 | 来源:发表于2018-08-14 23:05 被阅读0次

【原文】

子曰:“质①胜文②则野③,文胜质则史④。文质彬彬⑤,然后君子。”

【注释】

①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

②文:文采,经过修饰的。

③野:此处指粗鲁、鄙野,缺乏文彩。

④史:言词华丽,这里有虚伪、浮夸的意思。

⑤彬彬:指文与质的配合很恰当。

【译文】

孔子说:“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

【评析】

这则说的是质与文的关系。一个人有很好的本质,可能他有孝悌忠信的内在品德,但是比较欠缺于礼文的修饰,就显得朴素无华,甚至看起来比较粗鄙,这种人叫野人,如倒拔垂杨柳的鲁智深。虽粗鲁,但至少他不虚浮、虚伪。但若一个人有些许的文采,如古代的史官,但是却不能诚信,歪曲历史,内心本质没有真诚,就显得有虚伪不诚实。文与质是对立的统一,互相依存,不可分离。质朴与文采是同样重要的。文跟质,表面是文,内在为质,内在的和外在的要平衡,言行既文雅又真实,这合乎中道,这才能够称为君子。

【原文】

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译文】

孔子说:“懂得它的人,不如爱好它的人;爱好它的人,又不如以它为乐的人。”

【评析】

这一则讲的是求学问有三个层次。第一层是知之者,就我们知道、我们能理解,对于圣贤的学问,知道个大概,能理解一二;第二层是好之者,对所有之物十分喜好,学过之后,对自己有用,习得了一些方法;第三层乐知者,以求学为乐,真正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如颜回一般。但是很多时候,我们对于所学之物仅仅只停留在第一步,而乐之者并非一步就可做到,所以我觉得这三点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需要我们不断地修炼。

相关文章

  • 雍也篇

    【原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

  • 《雍也篇》

    【原文】 子曰:“质①胜文②则野③,文胜质则史④。文质彬彬⑤,然后君子。” 【注释】 ①质:朴实、自然,无修饰的。...

  • 雍也篇

    子曰:“觚不觚,觚哉!觚哉!” 觚:音gū,古代盛酒的器具,上圆下方,有棱,容量约有二升。 先生说:“觚早不是觚了...

  • 雍也篇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仲弓曰:“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乎?居简而行简...

  • 国学经典《论语》原文分享(20-6)

    今天分享《论语》雍也篇第六 雍也篇第六 6.1 子曰:“雍也可使南面。” 6.2 仲弓问子桑伯子。子曰:“可也简。...

  • 《论语》——雍也篇

    【原文】 季氏使闵子骞为费宰,闵子骞曰:“善为我辞焉!如有复我者,则吾必在汶上矣。” 【译文】 季氏派人请闵子骞去...

  • 《论语》雍也篇

    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译文】 孔子说:“聪明人喜爱水,有仁德者喜爱山;...

  • 论语·雍也篇

    6.1.子曰:“雍[1] 也可使南面[2] 。” 译文:孔子说:“冉雍啊,可以让他做一方长官。” 6.2.仲弓问子...

  • 论语(雍也篇)

    雍也13 子曰:“孟之反不伐,奔而殿,将入门,策其马,曰:‘非敢后也,马不进也。’” 释义:孔子说:“孟之反...

  • 《论语》雍也篇

    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者好学,不迁怒,不贰过,不幸短命死矣,今也则亡,未闻好学者也。” 孔子...

网友评论

      本文标题:《雍也篇》

      本文链接:https://www.haomeiwen.com/subject/yvwbbftx.html